前陣子出遊,經過一個海邊的木橋,橋柱木頭上看到不一樣的年輪。
經過風吹雨打,暴露外的木頭慢慢崩解。
海風加速風化,年輪的紋路與刻痕變得有立體感。
腐朽的程度各異,橫面縱面產生豐富變化。
這樣也算是一種差異侵蝕吧!
崩解龜裂的情況不一,讓我聯想到乾涸的大地。
側面觀之,岩層的險峻陡峭,彷彿置身大峽谷呢。
年輪的層次感是因為木材細胞大小及顏色差異而來,通常在溫帶地區的樹木因季節變化大,生長速度不一,顏色的深淺差異,就變成一圈圈的年輪,根據年輪,可以推算樹木或樹枝的年齡。較寬且顏色較淡的環顯示春季的快速生長,顏色較深的則表明秋冬季節緩慢的生長。數數立體年輪,才二十出頭,還正少年,難怪因為材質不密實,特別容易被風化。
年輪是樹木斷面上的環狀紋理,每一對深淺的線路構成一條年輪。
(這張相片也令我產生疑惑,上方是黑心白邊,下方是白心黑邊,怎麼會有此差異?)
有些樹木生長緩慢,如紅檜,它的年輪紋路就相當密集。而在熱帶地區四季如夏,木材整年內的生長速度都差不多,細胞差異小,就沒有清楚的年輪了。
除了數樹木有幾歲之外,有經驗的人還能從年輪的疏密排列判斷樹木生長的環境,例如年輪特別寬闊顯示說明那年降雨量大,樹木生長得較快;年輪特別狹窄,則表示當年氣候乾旱不利生長。
或著,有些樹木的年輪在南北側會長的不對稱,能讓在森林中迷途的人找到北方,以北半球來說,南側因為陽光充沛,生長得快,年輪因此較寬,反之~年輪較密集處則是生長緩慢的北方。
誰說『朽木不可雕』,木頭在腐朽的過程中,仍能顯現另一種美.....
不必人雕,這是『天雕』呢!
分類:生活觀察(小花小草、景與物) 2010/11/17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