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迺岳老師客家文物館參訪記(1)~龍骨水車

URL Link //n.sfs.tw/11301

2017-06-14 14:09:05 By zfang

『台灣地狹人少,要能在國際上與人接軌競爭並不容易,』 謝迺岳老師曾這麼說過, 『科學人人會做,若能將科學設計與傳統文化結合,便有機會與人比較!甚至~我們的創意更優質!』

許多科學人都知道謝迺岳老師與原住民文化有深刻的關係,除了原住民文化,其實客家生活裡的衣食住行也處處可見科學。謝老師早已將科學與客家文化相結合,除了透過遊客家搞科學的節目外,並提供收藏的客家文物,在新竹高峰國小設置"客家文物館"。(目前~他的收藏經整理展示,已經布置了五個展館,位於高峰國小的是玩具館、客家館與原住民館)

今年寒假,便參觀謝老師的客家文物館。原本陌生的展品,在謝老師的說明之下,變得有趣許多。

除了客家特有的飲食之外,古早農具也吸引我這個鄉巴佬,在金屬機械取代木製的年代,保留這些古早文物顯得格外有意義。


地上有一架迷你的木製龍骨水車,吸引我的注意。


撥水板的接合處,並沒有使用金屬釘子,部分卡榫已經脫落。

龍骨水車是傳統農業社會灌溉作物的工具,利用齒輪帶動串聯的刮板,產生連續動作,沿斜面引水向上,是中國人在二世紀的智慧發明。不僅乾旱時能引水向上,積水時也能做為排水工具,將低窪地積水清除。關於龍骨水車的科學原理,請見之前文章:引水上流的龍骨水車 。從早期梯田引水的實用農具,到目前龍骨水車已經成為博物館級的收藏品了。

對於龍骨水車感到熟悉,是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參與科學節目的主題(客家台的遊客家搞科學)。拍攝之前,對龍骨水車是陌生的。錄影現場(小叮噹科學園區)雖然有龍骨水車展品,但那裡擺的是塑膠加金屬的機械,並結合現代的腳踏車為動力,感覺上與傳統,或著說是古色古香差很大。


手邊也有一個超迷你的龍骨水車模型(玩具?),在跳蚤市場找到的。


用橡膠繩穿過一片片的撥水板。


模型畢竟是模型,雖然可以動,但搖著轉著~卻是常常會卡住呢。

至今尚未得緣見過古色古香且實際能用的龍骨水車,仍一直惦念著,希望有一天能帶孩子趴趴走尋訪科學,在青青稻田畔,看到木製龍骨水車引水向上,瞧瞧老祖宗的科技發明有多厲害!


科博館雖然也有木製龍骨水車,但它是不會轉動的"展品"。


帶孩子湊近觀看時,發現水車上面有一個帶斗笠的人在踩踏著!


原來~這是假人,在昏暗的燈光下,猛一見~還真的會被嚇到呢!

 

 

分類:自然領域與研習心得 2011/02/24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