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後感: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本戰爭片是以史詩般呈現,「存活就是勝利」

URL Link //n.sfs.tw/11483

2017-07-21 21:59:57 By Vivivan

導演:  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

編劇:  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

主角: 菲昂·懷海德(Fionn Whitehead)(飾演英國二等兵湯米)

         湯姆·哈迪(Edward Thomas Hardy)(飾演英國戰鬥機飛行員法雷爾)

         馬克·勞倫斯 (David Mark Rylance Waters)(飾演商船船長道森先生)

         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Charles Branagh)(飾演英國高級軍官)

        傑克·洛登(Jack Lowden)(飾演英國戰鬥機飛行員柯林斯)

         哈利·愛德華·斯泰爾斯(Harry Edward Styles)(飾演英國二等兵艾力克斯)

         阿奈林·巴納德(Aneurin Barnard)(飾演假扮英國二等兵的法軍)

         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飾演受到創傷被救起的英國戰鬥機飛行員)  

劇情簡介 

        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以二次世界大戰為故事背景,當數十萬名英軍與盟軍被敵人的武力團團包圍,他們的背後只有冰冷的大海,而敵軍正從四方進逼,隨時可以一舉殲滅盟軍。敵軍利用大規模空襲的方式攻擊海灘上無處可躲、彈盡援絕的盟軍。為此,英國下令出動各式大小船隻,冒著猛烈的戰火,出發拯救盟軍...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在上映前,

V小編就很期待,

導演如何重現這個二戰初期發生的歷史事件,

因為這並不是一個討好的劇本,

一來並不是兩軍對戰的英雄戲碼,

二來是要演出英法軍節節敗退等待救援的悲愴孤鳴感~

如果運鏡沒有掌握好,

不僅得不到觀眾的共鳴甚至會變得沉悶,

所以導演選這個題材,

選這個角度(英軍),

在在考驗導演的功力,

結果,

這部磅礡史詩戰爭片,

就在導演擅長的多線敘事展開~

 

電影一開始就以第一個敘事支線:陸地展開,

首先就以菲昂·懷海德飾演的英國二等兵湯米在躲避猛烈的德軍戰火,

他的同袍都在逃亡時被射殺,

只有他順利逃到海邊...

這位年僅十九歲的年輕演員菲昂·懷海德,

在演出那種年輕大兵被追殺的稚嫩、驚恐、害怕的眼神,

非常的到位,沒有油條感~

導演找一位從未演過電影,但有豐富劇場演出經驗的新生代演員,

把平凡的士兵角色忠實表達出來,

或許是導演要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也確實做到了

好不容易看到海岸後,

就遇到正在埋葬死去士兵的偽英國二等兵(原是法國二等兵),

兩人就在沙灘展開一起合作搭上艦艇的旅程~

沙灘上到處可以看到一排一排整齊排列等待坐上艦艇的士兵

可以看到英國、法國士兵雖然等待撤退,

仍然還是遵守紀律,

但是隨時會因為德國的戰鬥機轟炸,

而面臨死亡,

當轟炸結束後,

一位一位躺在地上沒被炸死的士兵,

就紛紛站起來再重新列隊,

等待搭上艦艇,

 

搭上艦艇又可能因為被德軍轟炸,

只好跳到海哩,

重新游回岸邊,

等待撤離的日子就在

排隊、被轟炸、再排隊、游回海岸邊排隊的日子度過,

那種孤寂、等待、艱辛、難熬、被割宰的命運,

導演藉由這幾位年輕英國演員:

菲昂·懷海德、哈利·愛德華·斯泰爾斯、 阿奈林·巴納德樸實無華的詮釋~

導演使用15/70mm IMAX與Super Panavision 65mm攝影機拍攝,

讓畫質表現出更清晰的細節、

更具有臨場感,

讓觀眾彷彿處在當下,

眼前的畫面伸手似乎就能觸及,

IMAX底片最適合拍攝視野廣闊、規模龐大的動作場面。

第二個敘事支線:空中的救援~

 

因為德軍採用空中轟炸策略,

帶著士兵的艦艇陸續被炸毀,

可以停泊艦艇的港灣也一直遭受德國戰鬥機轟炸,

所以英國派遣皇家空軍與德國戰鬥機對戰,

延長軍艦以及民間商船、輪船、帆船等船隻救援士兵的時間~

這時空中主角英國皇家空軍法雷爾(由湯姆·哈迪飾演),

 

與同袍柯林斯(由傑克·洛登飾演)一同出戰,

敵我兩機纏鬥的畫面,

非常精采,

另外,儀表版事件(V小編不劇透),

帶動緊張的氣氛,

使得空中這一段急速追逐的連續畫面,

與陸地上時而拉長鏡頭的緩慢運鏡,

交織出不同的敘事節奏,

更帶出要在短暫數天救出龐大人數的一種壓迫、懸疑、緊張感,

導演把陸與空的片場節奏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真是神手無誤啊~

空中畫面幾乎都是透過法雷爾之眼看,

導演在這也是大量使用15/70mm IMAX與

Super Panavision 65mm攝影機拍攝,

飛行的視角也突顯了空中的臨場感,

在戰鬥機的封閉空間,面臨被擊中機翼,

尾部冒著白煙劃過天際,

飛行員必須設法爭取時間迫降、

或開降落傘等實際應對,

那些體驗都是極為真實與驚悚。 

所以看的視覺效果,

好像進入VR實境體驗~

 

V小編很討厭看3D電影,

因為每次看完後,

耳朵都會因為戴了3D眼睛痛痛的,

眼睛也會很酸,

但是看IMAX卻不會不舒服,

IMAX攝影機所拍出來的畫面更逼真~

第三個敘事支線:海上的救援~

 

被困在沙灘的英四十萬盟軍,

等待坐上軍事艦艇回國,

尤其英國國土就在相距四十公里的地方,

遙望可及,卻伸手未及,

因為軍艦艇一艘艘在海中被德國戰鬥機炸毀,

而可以停靠艦艇的港口也被炸毀,

 

(導演細緻的把士兵臉上的痛苦掙扎表情表現出來),

英國邱吉爾首相下令召集民間大大小小的船隻,

一起參與救援行動,

飾演商船船主的馬克·勞倫斯帶著兒子和一位雇員,

駛向敦克爾克港,準備參與救援,

在行程途中,

遇到戰鬥機墜毀在海上漂浮的飛行員(由席尼·墨菲飾演),

因為生還後患有創傷壓力症候群,

不願意再回到敦克爾克...

馬克·勞倫斯和席尼·墨菲在海中有許多精采對手戲~

馬克·勞倫斯是本片少數的資深演員,

生動地在舉手投足間表現出堅毅、不屈不饒的船長風範,

尤其在娓娓道來自己大兒子戰死時的悲傷、冷靜,

拿沉著內斂的演技,不愧是以"間諜橋"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以及第6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獎~

 

 

 

而席尼·墨菲飾演面臨重大事件後的巨大創傷,

演來絲絲入扣,

在創傷壓力症候群下,

不願意講話,封閉自己,

與外界隔絕,拒絕好意的情緒和表情,

非常入戲,

可以看出席尼·墨菲在這個角色下過很多功夫。

所以在看這兩位資深演員對戲時,

V小編彷彿在品嘗椒麻雞,

又辣又嗆又過癮~~

V小編覺得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被評為藝術商業兼具的導演,

實至名歸,

因為真本片雖然主軸是放在英、法士兵這些"小人物"身上,

但是卻以肯尼斯·布萊納所飾演的英國高級軍官帶出"英雄人物",

總是與現場士兵同在,

讓英軍都獲得救援後,

仍要待在海灘做最後的防線,

英雄式的筆觸串連其他小人物,

但有趣的是,

本片的紅花是平凡小人物(二等兵、飛行員、商船船長)

綠葉是英雄(高級軍官),

紅花藉由綠葉的襯托更具商業性~

最後,

V小編想講的是這一部片的配樂,

由導演的老搭檔:漢斯季默(Hans Zimmer Asia Fans Club)製作,

整個配樂是以時鐘的滴答聲串聯出緊張、刺激,以及無止盡的等待感,

聽起來非常驚悚,

也帶出戰爭的殘酷與無情。

 

最後以兩句話作為結語,

英國首相邱吉爾在敦克爾克撤退後的演講提到:

「我們必須非常慎重,

不要把這次援救說成勝利。

戰爭無法靠撤退贏得。

但是,

這次救援中卻蘊藏著勝利的可能,

我們應當注意這一點。」 

「我們將戰鬥到底。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

  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

  我們將具有愈來愈大的信心和愈來愈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

  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

  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

  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

  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

  我們將在山區作戰;

  我們決不投降。」 

以及

孫子兵法說:

「昔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