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脈標本製作

URL Link //n.sfs.tw/13581

2019-10-07 10:16:50 By zfang

在校園有時候會撿到天然的葉脈標本,整個葉片只剩葉脈,網狀脈絡分明,像蟬翼;也有人說它像是『被照X光的樹葉』。葉的維管束稱為葉脈;其他綠色部分則是葉肉細胞,利用葉脈和葉肉的腐蝕差異,除去葉肉,留下堅韌的葉脈。傳統要製作,得把葉子丟到水溝,讓葉肉自然分解……

在實驗室製作葉脈標本 ,我們則習慣以強鹼加熱軟化葉肉,再用牙刷刷去葉肉(或用水沖)。(鹼可以除油脂,利用鹼破壞角質層(主要是脂質)與葉肉組織,使葉肉軟化,加熱則可以加速反應。)

既然在生物課上到葉脈(微管束),就帶學生做個葉脈標本。

*******

首先選擇葉子:以菩提樹、桂花較常見,我喜歡用桂花葉,它密集網狀的葉脈,刷出一層還有一層,很耐刷不易失手!而且最後的成品是金黃色,又細又密,不必染色就相當漂亮。(即使邊緣有殘留葉肉,乾燥後也別有韻味。)

接著是用鹼性溶液浸煮葉子:一般是以3~5% 的氫氧化鈉溶液煮葉子,煮至葉肉軟化(30-40分,看火力)。我則是隨喜~倒一些氫氧化鈉入水中,若濃度高~加熱時間就縮短,濃度不足加熱就久一些。葉子放入鹼液中(要浸入液面下)煮一段時間,這時會慢慢散發出煮青草茶的味道。溶液顏色變綠(葉綠素被煮出)又變褐色…… (以下相片似有色差~不會變紅磚色)

最後刷洗葉脈:如果葉肉夠軟爛,水沖一沖或許葉肉就掉了,不然得用牙刷,由輕而重,避免及葉脈….以水沖去葉肉,漂亮的葉脈標本就產生了,多做幾次就可以拿到訣竅。學生很喜歡刷葉子的感覺,令我訝異的是,居然是男生刷出的效果又快又好呢!可以就這樣夾在書中,或是費工些,用雙氧水漂白、再加以染色。

註1氫氧化鈉溶解在水中是放熱反應,濃度高的鹼性溶液易造成手有滑膩感,記得提醒學生要以清水洗淨雙手。
註2在課堂上要省時間,可以全班份量一起煮(每人至少2片),先上課,最後再利用10-15分鐘刷葉肉。

*******

家中如果要做,鹼性溶液怎麼找? 可以用乾燥劑中的石灰,把葉子浸泡其中一段時間(看濃度3~5天)。也有利用肥皂的環保做法較安全,肥皂湯的濃度:7.5~15%,加熱加速軟化葉肉。

 

*******

 

延伸思考:

  1. 自然界形成的葉脈標本的原因?
  2. 校園中容易形成葉脈標本的植物有哪些?其葉子有什麼特色?
  3. 葉脈粗或細、葉片薄或厚、軟或硬?
  4. 還可想到哪些方法代替牙刷去除葉肉?
  5. 平行脈植物的葉子是否也能製作成功呢?
  6. 酸性溶液也可以用來代替鹼性溶液嗎?

(暑輔活動則可以讓學生在校園蒐集葉子,讓他們去體驗什麼葉子最適合,柔嫩大片的葉子未必不能做,去除葉肉時記得手法要更細膩。)

 

分類:科學動手做 2008/11/24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