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肯特管(下) 科展分享心得與迷你肯特管實作

URL Link //n.sfs.tw/14079

2019-12-22 15:34:12 By zfang

2014.10.17上午,在熟悉又陌生的福科視聽教室(會議室)進行一場全市科展指導經驗研習活動。『為何而來? 為誰而戰?』科展~對很多老師來說是挑戰,而對我來說,這場研習也是挑戰!

很多年沒在公開場合談科展這個主題了,加上我們這一場只有二小時,『能談什麼?要談什麼?』如果是實務技巧與分科討論,時間根本不夠。高中端(台中女中)早已和大學教授合作,進行連續好幾場的專業科展指導工作坊;而國小自然領域輔導團與北師一同合作,也將在隔周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中小科展指導工作坊......困難還不只時間,還包含參與研習的對象。文都發了,老師們也報名了~ 才知道,會出席的老師並不是我原先預期的對象,一開始還以為是全市對科展感興趣的國中小老師。原來公文上各校必須指派來"開會"的是全市各國中自然領域領域召集人!他們來此的重點,極可能是為了後面一小時的領召會議......(為何會如此?別問,這是秘密。)

後來發現,甚至連題目都是被定好的:『差異化教學理念下的科展指導與推展』我還要講那些...為什麼要做科展?輪到你怎麼辦?怎麼找題目、挑學生?怎麼設計實驗、如何寫報告?之類的內容嗎?

『對一群可能不是為聽科展而來的全市領召談科展,該說什麼?』直到前二天才毅然決定拋開原本想講的科展指導技巧與撰寫報告方法(捨棄那些無聊的投影片),改分享我的經驗與理念。也因此,重看這個題目:『差異化教學理念下的科展指導與推展』突然發現,它...非常適合我。差異化?正是差異化!為什麼要跟人家一樣?想講不是為了科展得獎的科學探究,講"理念"。

於是這一場研習,從過去在國昌學到的科展指導經驗談起,順便自我介紹,同時間讓老師們動手做出一個迷你肯特管製作的動手做,分享我在教學中如何帶學生去探索這個玩意兒,並以肯特管為例,談如何將他們設計成一份科展作品。再以福科經驗、評審經驗,以及高雄市與臺中市科展比賽做法比較,最後用JSP做結尾,完成五年來我的第一場"另類科展分享"。

這篇的文字不多,重點不在於那天談了什麼,而是想放一些過程中的照片當作紀錄。與其說是心得分享,不如說是用相片說故事吧!感謝輔導團夥伴提供相片。特別是分享過程中參與老師的肯特管製作,當時沒見到台下畫面,現在才從雲端共享看到,覺得頗有意思。

********

喜歡動手做,雖然不能讓大家帶一堆有趣的科學玩意回去,但好歹來參與研習也做點什麼,於是簡易的迷你肯特管就成了首選!可以談裡頭的科學,也能分享它在聲音教學上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它適合用來講科展的實驗設計。

迷你肯特管 材料與製作方法

  材料:二塊小紗布、二條橡皮筋、一點兒小保麗龍(1mm)、一根減去尖角的粗吸管。
  步驟1:將小紗布套在一端粗吸管上,用橡皮筋固定。
  步驟2:倒入約1/4-1/3高度的小保麗龍,然後再用紗布與橡皮筋固定另一端。就好啦~

受限場地是視聽教室,要讓參與的老師們在座位上輕鬆做,又不想提供剪刀或製造垃圾......所以在步驟與流程上做了一些簡化,用塑膠油罐裝這些保麗龍微粒,並且用橡皮筋代替膠帶...,事前將粗吸管的尖角剪去,也將紗布裁減適當大小。研習老師報到時直接領取半成品材料,在進行前二十分鐘分享時,老師們傳著四罐事先裝好保麗龍微粒的塑膠油瓶。


研習開始前,夥伴們分工協助剪裁紗布與發送材料(感謝大偉俊穎)。
紗布是跟保健室借來的,一包10*10大小的紗布,可剪成5*5,8份


相片裡頭默默做著剪吸管尖角的是動手做天王~宣安。非常謝謝他。


其實我很害羞。這個地點~我一向是習慣坐後頭,還不曾拿過麥克風站在前面。


什麼是差異化?不想講傳統的科展,我談自己的科展經驗或帶學生科學探究的想法。

先邀請台下的福科同事香容老師分享她的指導經驗。前一天跟她聊,她說,這二年實際帶學生做科展,雖然得了獎~但投入越多越發現,這跟她原先想的不一樣。這種科展比賽模式,不是她要的。就是欣賞這種說法! 因為,我也不太喜歡現在的科展!喜歡科學探究並帶有興趣的學生一起做科學實驗,但不想為比賽而逼學生或是勉強自己....

於是,『為何而來? 為誰而戰?』就成了這回經驗分享的主軸。在制式科展比賽之外,還有哪些方式能讓我們甘心或開心帶學生去探究實驗?


謝謝福科國中設備組香容老師的理念分享~有她現身說法,接下來就順利了。


第一張投影片,秀自己!不喜歡這樣做~全國經驗五年而已,優質的老師們多的是。

如果要談自己心目中的科展,就不得不先藉由這些光環(?)證明(?)自己是有資格站在台上跟大家談科展理念的。以前老師告訴我,如果你要批評一件事或某個活動不好,那麼你得先做到或是拿下第一,然後才能回頭說這個活動有什麼缺點、你有什麼意見,別人才會信服。(不喜歡推銷自己,秀出得獎記錄又怎樣?那些是以前的!覺得自己還做得不夠,懂的有限~而且會的東西全放在網路上了。這不是客氣,而是大家誤會我了。錯覺~)


就算是科展研習,也來動手做!先講解操作步驟,才進入主題。


看到研習老師拍下這個罐子的畫面,覺得很有趣。


保麗龍球很難倒入吸管,裝在塑膠油罐中用擠的就好。
前一天才去五金行買的,保麗龍珠非常難倒入罐子中~被它整慘了。


一邊聽講一邊操作。當大家差不多完成了,研習就進入肯特管的玩法與教學!


這位老師吹得好專注,她的神情好美!


抓抓頭的zfang播放帶學生在課堂上嘗試吹大肯特管的過程影片(肯特管準備與315實驗花絮)


並利用虎尾高中的科展報告為例,講解如何將科學玩具升級為科學探究題目。


這是我走入科展指導之路的最重要經驗,而且過程雖然辛苦,但結果非常美好!
(美好的不是指得了什麼大獎,而是和可愛的學生們共同努力建立自信的過程令我回味。)


41屆(民90年),當時的海報還是純手工製作,這張是建中(全國科展會場)。

還記得隔壁海報是居仁國中由白榮銓老師指導的作品。白老師有個網站:科學與藝術的對話(現在轉型變成5E 資訊融入科學教學),對初執教的我提供許多專業知識與教學養份。十年後,居然有機會跟白老師一起合作科學小原子、編寫自然教科書......現在想來,真的是緣份!當年教學還常看Flash理化練功房,有意思的是,後來與"站長"在前一間學校當過同事,而在現任學校他變成我的長官了。


學生們靠著機智與用心,拿下物理科全國第二。從這個經驗之後,我好像突然開竅了。


這個也是難忘的一次指導經驗。45屆全國科展在花蓮。

這孩子(曾理)非常不簡單,獨立又主動的優質學生,指導她,是老師之福。從國二做到國三,沒有任何壓力,將國二曾經受挫的舊實驗(只得高市佳作)重新數據分析,這一次我們拿下了高雄市第一,也拿下了全國第三。


右上的組合很有趣,我的搭檔~惠玲,帶著二個孩子,五人根本就是去玩耍的。
右下角是在花蓮市區的英雄館(舊館)。討論海報就是這麼隨性,坐或趴在床上。


這個則是在福科,又一個神奇的經驗~ 不過是一顆蓮霧,我們將它小題大作!
一路吊車尾闖進全國,拿了台中市第二、全國最佳創意獎。


相片的他們在闖國際科展並嘗試用英文分享發表~過程對我也是初體驗。

雖然沒得獎,但因著他們也感受到這些科展比賽的"可怕"!來此的都是菁英中的菁英,而作品的水準之高,很多都是與大學實驗室合作,甚至內容都有研究生等級......比過這一場之後,靜下來思考,為何而戰?那不是我想帶學生一起做的科學探究!那我要怎麼定位我的角色?為得獎而指導,我不要。只帶金字塔頂端的學生,花超級多的時間做那些"錦上添花"的事,我也不要。(當然,也可能被人認為是我做不到啦~那又怎樣?) 

如果要指導,要為喜歡科學探究的學生指導,而不是為了要在科學展覽比賽獲獎而勉強去做!希望所謂的喜歡科學研究~是真心喜歡科學而進行探索,或是從探索中能看見他們因喜歡而主動探究。對我來說,不想靠著這些學生累計自己多少得獎紀錄,而是衷心喜歡跟可愛又努力的學生一起討論著新發現。即使累,也會覺得開心!


附上最後幾張投影片縮圖參考,大多是相片。(說到投影片製作~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JSP,打照我們自己的發表舞台!』為什麼會用JSP最結尾呢?因為JSP是老師們自發的學生科學研究成果發表會。沒有得獎壓力、純粹交流分享。以第49張的那個刺蝟男孩為例,他愛研究飛機, 發現與改良厚得成果不太可能在科展比賽中勝出。但我們可以說他沒有科學探究精神嗎?如果不是官方的科展,而是民間自辦(老師們主動發起的非官方交流),那麼他就有機會分享他的心得與發現,JSP給他們發表空間。在2014二水那場JSP上,就讓這位學生當老師主講一場科學課程,將他的研究成果以動手做教 學方式呈現。雖然不是作得獎等級的那種科學研究,也沒有海報或厚厚的一本報告,但讓國中生將研究成果教會其它的國中生,我覺得更棒~!

三年前就跟著彥文、小P、阿簡、月鈴等老師們,一起帶學生參與JSP;這一年也跟幾個同事一起開了校內的科學研究社,慢慢培植一群學生,希望撒下種子,以學生帶學生的方式,讓科學探究在學校慢慢發酵。

喜歡這句話:『一個人雖然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久走得遠。』

謝謝輔導團給予這次分享機會與協助,並感謝福科自然領域夥伴們到場鼓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