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看到了有趣事物的小編過路君子
乍看一眼這程式語言好像是來鬧的,但,它真的就是來鬧的
廢話不多說,小編直接上 Github 頁面。
(所有圖片點擊都可以放大、變高清)
就 Github 描述,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種符號語言。
從 Github 上面下載之後,我們開啟 cmd 直接找到剛剛下載的資料夾。
對了,這個語言依賴 D 語言,所以如果各位還沒有安裝 D 語言。
可以參考小編的這篇文章:【D語言】D language 安裝及使用。
然後接下來讓我們輸出 hello world 吧!
成功!
然後根據 Github 頁面,這個語言還支持些其他的符號:
指令符號 | 功能說明 |
! | 複製堆疊頂端的元素 |
@ | 將堆疊頂端元素彈出並作為「字元」輸出 |
# | 將堆疊頂端元素彈出並作為「數字」輸出 |
$ | 交換堆疊頂部兩個元素 |
% | 將堆疊旋轉一次 (即頂部元素移至底部) |
^ | 將堆疊頂端元素加 1 |
& | 彈出值作為索引,並將該位置的元素彈出再推入堆疊 |
* | 從標準輸入讀入 1 字元並加到堆疊頂端 |
( | 開始迴圈;若堆疊頂端為 0,跳至相對應的 ) |
) | 結束迴圈,跳回對應的 ( |
_ | 將堆疊頂端元素取負 |
+ | 將堆疊頂端兩個元素相加 |
? | 輸出堆疊狀態資訊 |
若該字元不屬於上表,則直接堆入推疊。
到這邊還沒有什麼問題,這語言最大的問題是:它是用 ASCII 來做編碼的!
所以如果使用類似 + 的運算符號的時候,就會拋出錯誤,因為超出一個字元的寬度,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好玩的東西,沒有什麼實際用途。
後記
為了要實際地跑一下這個特別的「程式語言」,小編還特別去研究如何使用 D語言,相關的過程也有寫成文章保留下來。
實際可以參考右邊這篇文章:【D語言】D language 安裝及使用@小編過路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