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108

圓周運動小玩意~塑膠版的諾亞方舟

外型像是粉紅色的翹翹板,裡頭有二顆珠珠,玩法是要想辦法讓二顆珠珠站在二側的小凹洞上。思考與操作:如果不是讓它自然停下,而是強迫停止呢?珠珠還會乖乖坐在二側嗎?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710

分享連結 圓周運動小玩意~塑膠版的諾亞方舟@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1-03 18:24:21 最後編修
2019-11-03 18:21:04 By zfang
 

在一個研習場合中,魔術師送給我們這個小東西。


外型像是粉紅色的翹翹板,裡頭有二顆珠珠。

玩法是要想辦法讓二顆珠珠站在二側的小凹洞上。用甩的、搖搖的、抖的、震動的,都不行。可以用磁鐵嗎?如果有的話。


只見二根手指一前一後讓它旋轉...


當它停止時,就自然落在二側的凹洞上了。輕輕鬆鬆,一點也不刻意。

不過呢,小珠子必須要放在二邊,才會在以中間為軸心的轉動後,遠離軸心,一邊一個。
 


二顆小珠子都在同一邊,結果如何?


轉動後二顆珠珠就會一起被甩到同側,擠在一塊。

思考與操作:如果不是讓它自然停下,而是強迫停止呢?珠珠還會乖乖坐在二側嗎?

在王大胖的科學玩具柑仔店找到這個玩意的名字,他的是木製版,稱為諾亞方舟。(請見:科學玩具-運動學-諾亞方舟、另一個類似木製玩意,利用木盒與骰子來製作。)


只是,玩具好玩就是好玩在未知的時候,一旦知道方法了,就不好玩了。


翔翔把它當陀螺玩,就能玩很久~ 

對於有玩過的人來說,一下子就知道要用轉動,樂趣可能就沒了。科學老師與魔術師要做的事是增加它的附加價值。魔術師鋪梗,將簡易的小東西,配上魔術師的好口才,成就了讓人驚喜的魔術!而理化老師則是要引導,有哪些方法可以嘗試?不行的原因是什麼?除了這個方法還能用哪些方法?甚至是,你可否自行製作類似的玩意?轉軸偏離中心、轉軸傾斜,或是二邊重量不均,又會如何?二顆珠子,三顆呢?......

另外,可以觀察這玩意的旋轉模式,也頗有意思。

--

原理與另一個科學玩具(也是魔術道具)"十來運轉"很像,都是藉由高速旋轉,將珠珠甩到二側。

我有一個十來運轉,是謝甫宜老師分享的。只是寫文章時,手邊剛好沒有十來運轉與它的相片。上網找了影片。國語版的影片不少,還加了解說,找到這個"聽不懂的",不錯!

將十元硬幣放入裡頭,這個步驟非常輕鬆。倒過來,硬幣便被四顆至五顆小鋼珠給"封住" 。甫宜老師戲稱是"四小珠守蔣公"。
怎麼讓十元出來呢?甫宜老師告訴我們,困住的蔣公的不是四個珠珠,而是我們的科學思考。將十來運轉用於教學的變化性很多,我也還在思考,這部分就先醬了~~

關於謝甫宜老師,可以見科技大觀園的專訪:科學創意社群的推手─謝甫宜老師  ( 我與謝老師的淵源,另文再說。)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好的碗。壞的碗 『好碗與有裂痕的碗聲音為什麼聽起來不一樣?』有裂痕的碗放上去,這聲音濁濁沉沉的。拿來另一個好的碗來試試,這清脆的聲音明顯不同。

用水晶寶寶玩科學的幾個方法 對科學老師來說,水晶寶寶有很多實驗教學上的應用。

巧克力豆の物理(熔化)與化學(色層分析) 這種牌子的巧克力,號稱『只溶你口,不溶你手』。 背面英文字是這樣的:『The Milk Chocolate melts in your mouth…not in your hand.』

麵非麵~環保積木?『魔麵』(magic nuudles) 魔麵(magic nuudles) 其實是染色的Eco-Foam,利用『水溶性』的特性,環保魔術積木便能做出許多立體造型

會下樓梯的彈簧 二者的軟硬稍有不同,貴有貴的價值,還是玩具反斗城的有效果(實驗時發現~它會偷懶"直接滾下台階呢"),可以讓它下樓梯,當作重心的教材;亦可以用它來輔助說明『波動』,上下擺動製造橫波,前後震動製造縱波。

可擦拭的暗記筆 用暗記筆劃上重點,再利用暗記尺蓋住重點,可反覆背誦幫助記憶,若希望能恢復乾淨,用另一端擦拭即可清潔如新...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針孔成像與暗箱攝影 18世紀的風景畫,流行用『暗箱』一種工具。它的原理其實就是針孔成像...

[scratch新手] 在角色造型中加入中文字 用scratch2繪製造型或角色,插入文字不能輸入中文,該怎麼處理?

[scratch新手] 我的作品~從排紅磚開始變化(2) 親子小遊戲~黑白棋與五子棋(分身、重複、造型切換) 利用排紅磚概念做個簡單的類圍棋遊戲,當成親子活動

葉面上的小寶寶 ~蕾絲姑娘落地生根 這回,看到的不是落地才生根,而是『葉還未落地,小葉芽就先準備好了』的

[探究教學] 2016.12.14探究教案分享@埤頭國中 2016.12.14探究教案分享@埤頭國中研習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