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7813

動手搖冰沙 (親子篇)

這篇記錄親子動手搖冰沙的過程。另外也帶學生做過,以及寫成探究版本發表在科學少年的實驗遊樂園。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2817

分享連結 動手搖冰沙 (親子篇)@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13:13:12 最後編修
2018-10-14 20:01:56 By zfang
 

『我想做冰淇淋!』小朋友拿著圖書館借來的科學書,指著上面的內容跟我討論。以前都是我主動帶他們做,或是跟著我上課順便做科學實驗,隨著他們長大,開始看科學節目、科學雜誌,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嘗試書上的結果。

看了一下,這是冷劑的應用,一般的冰水溫度僅有0度C左右,利用鹽溶解吸熱使冰鹽水的溫度能降到更低,如果冰與鹽的比例為3:1,則更能將溫度最低降至-20度C。這時在其中放入果汁,就能更快結冰了。

記得小時候上自然課就有做過這個實驗。『好啊,去找找看有沒有材料,我們來做看看!』器材準備不難,一個可裝冰、鹽的容器,另一個可以裝冰淇淋材料的較小容器。有趣的動手作通常是方法簡單,也容易找到各種材料做為代替品。只是冰淇淋除了要牛奶之外,還需要一點生蛋黃(乳化劑)與鮮奶油,家裡沒有鮮奶油,這次就用調味乳來做。

  
調味乳就放在3號夾鏈袋裡。裝鹽冰的容器用我的保溫杯,先放冰再灑上鹽。如果容器大一些,不必加水,冰塊自己會熔。

關於冰塊~發生了小插曲。因為最後會加鹽,不想浪費可以吃的冰塊,所以帶小孩先用自來水製作冰塊,還特別放在冷凍庫另一側……不過呢,還是發生了尷尬的事,製冰盒裡的自來水冰都還沒完全結成冰塊,就被阿公放回原位,轉動製冰盒旋鈕,就這樣~自來水冰沙混入了下方收集冰塊的容器裡......

在保溫杯裡倒些冰,灑些鹽,將裝有調味乳的夾鍊袋放在裡面,蓋上蓋子,然後開始搖~就這麼搖啊搖。


小蒨邊看電視邊搖,搖得姿勢很美~可惜相片在鄉下室內拍攝,因採光問題品質普通,

搖是增加趣味感與加速熱平衡,如果冰塊夠多,用冷劑"覆蓋"的方式將果汁包浸泡,只要夠冷~ 果汁也會結成冰。或是在冷劑上放金屬鍋,以炒冰的方式進行。剛開始小孩搖得很開心,但搖一搖手酸了又還給我。『好吧~讓我來搖揮手肌囉。』

『搖夠了沒?』打開來檢查時,他們很期待,看看牛奶是不是會變成冰淇淋。當最後一次看到終於結冰變硬時,他們超開心的。先給柚子,他拿個小湯匙,就直接在夾鏈袋裡舀。時間不夠久、溫度不夠低,沒有變得很硬,舀起來像冰沙。

 
從上午製作冰塊,一直到下午吃到冰沙,這一口冰沙讓小朋友等好久。

『這種有比較好吃嗎?』柚子忙著享受,微點頭。
『真是一群傻孩子,如果冰冰塊時順便把調味乳一起放冷凍庫,不就可以吃到冰了嗎?』

以能量觀點看,製作手搖冰沙過程的能量虧很大。在小朋友眼中可一點也不傻,他們覺得好好玩,自己手搖出的冰淇淋比較有趣也比較好吃!很簡單的『食』驗,也是親子的科學遊戲。

這天家中有五個小朋友,一罐調味乳分裝在五個夾鏈袋中,保溫杯放不了一次五個,只好一個一個搖。一個正在吃一個就搖,搖到前一個吃完就可以開獎。因為容器小,鹽冰溫度很快就降了,隨時要將冰水倒去再加入冰塊與鹽才夠冷。

最後要收拾時,得將鹽水倒掉,『好浪費~』
『鹽水可以用來泡蛤蜊啊!』小蒨聰明,『也可以洗菜。』後來又想一想,其實不需要用自來水,用平常可以吃的冰塊就好,鹽水可拿來煮湯煮菜!

如果在學校大量做這個實驗,不想輕易倒掉的鹽水還能怎麼用?我是這樣想的:將接近飽和的鹽水過濾後拿來"養晶",或者是給肥皂實驗做"鹽析"!不想浪費也能用粗鹽,順便加做溶解過濾。

腦袋中閃過實驗室做許願瓶時地上掃出的一堆髒鹽.....

將鹽水倒掉很浪費,如果用糖,糖水又可以喝了。可是,糖適合嗎?也會溶解吸熱嗎?
參考解答請反白:
(要當做冷劑需要溶解時會吸熱,通常是用離子化合物的溶解破壞晶格能吸熱。糖是分子化合物,就算溶解會吸熱,也是降溫有限,並不適合喔。)
 

補充:
1.關於製作手搖冰,可以看這段新聞影片:

2.用於教學或是親子都可以一起輕鬆玩,也可以參考邱小峰人文與科學的邂逅的自製冰淇淋文章。

3.不過,千萬不要學我用真空保溫杯,最後杯子被搖壞了,裝熱水後外壁發燙跟裡面一樣燙,失去保溫效果,還真的成了小朋友單人搖冰專用杯。(終於可以"光明正大"買一個漂亮有品味的隨行杯啦!) 上面影片的塑膠環保盒就頗好用。

 

 

2014-09-12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生物『食』驗~滲透作用與速成高麗菜泡菜 今年帶一年級配導師班生物,又遇上家政課老師請假,於是乎~做了一項小小冒險,帶學生做泡菜! 為何說是冒險? 因為我從來沒做過,也根本不會做。

[糖的影片資源] 製作篇~甘蔗甜菜楓糖如何變成糖 找了一些甘蔗甜菜楓糖如何變成糖的影片,長知識。

用糖果來學科學~熔化、溶解與物質變化 這堂甜蜜蜜的科學課,分成幾個部分,先用巧克力來上熔化與溶解的概念,再用跳跳糖溶解釋出的二氧化碳,對比發泡錠的反應,來進行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比較。

[ZF科學食驗] 簡單好做又好吃的黑糖涼糕DIY 黑糖涼糕,簡單好吃。很適合科學食宴客來做,搭配澱粉特性或是非牛頓流體的現象,可以結合科學原理。

咖啡(四) 壓力下的香醇~用摩卡壺煮咖啡 我喜歡摩卡壺的懶人裝置,當咖啡由下壺逐漸移轉到上壺的過程也讓我驚訝連連。

黑白無双蛋~茶葉蛋與茶焗蛋 手邊有二顆熟雞蛋,恰巧一黑一白。 一個是黑殼白蛋,一個是白殼黑蛋... 黑蛋?是什麼蛋呢?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乾的沙濕的沙 帶小孩玩沙,他們發現:乾沙濕沙顏色不一樣...

針孔成像與暗箱攝影 18世紀的風景畫,流行用『暗箱』一種工具。它的原理其實就是針孔成像...

燃燒五月雪~木棉花驚『焰』 那陣子木棉花棉絮滿天飛,我想試著把困擾變成教學應用,不知道燒起來會如何?就燒燒看吧

氣泡不見了?當汽水遇到冰塊 為什麼把不冷的汽水倒入裝冰塊的玻璃杯,二氧化碳氣體一下子就散失了?

體感溫度與溫度溼度計 第一次看到這種體貼的溫濕度計,在溫度濕度紅色交會區顯示會有食物中毒的危險。溫度高,濕度高,就容易孳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