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198

[書摘] 癌症探秘-揭開最深沉的醫學謎團

介紹癌症的科普好書,深入淺出引人入勝不可錯過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0982

分享連結 [書摘] 癌症探秘-揭開最深沉的醫學謎團@Axer's World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7-11-16 01:11:58 最後編修
2017-04-16 10:20:19 By Axer
 

自動目錄

書本

癌症探秘  揭開最深沉的醫學謎團
原文書名 The Cancer Chronicles: Unlocking Medicine’s Deepest Mystery
ISBN:978-986-320-821-1
作者:George Johnson 譯者:張瓊懿

出版社:天下文化

介紹癌症的書不少,要我們怎麼飲食怎麼過生活才能防止癌症的方法更多,而且每一個都信誓旦旦但是毫無根據。讀完這本書,疑惑肯定比原來更多,原來我們以前認知的癌症觀念,很多都是錯的,或者說,偏頗的。作者本身是一個科學作家,他寫醫學方面的作品,對於病理有深度的著墨。

本書分為十三章,從考古的化石記錄開始講述古生物的癌症,再講人類對癌症了解的發展史。接著說明許多現代癌症的相關知識及病狀、癌症的醫療等。非常有系統的一步步介紹,貫穿全書讓我們對癌症有一個通盤的了解。

這是一本好書,尤其是作者寫這本書時肯定做了許多的研究和文獻。本畫的最末頁有引用的文獻和參考資料來源,我第一次有看到有書的引用資料竟達64頁,占了整本書1/5。這些引用和參考得資料給了這本書一個非常有力的理論基礎,你可以知道作者不是憑自己的感覺在寫書,而是閱讀了大量的資料、統計、期刊和文獻後才整理出來,這和坊間那些毫無根據的健康書來比,根本不一樣。

我把內容也依我粗分的主題摘要如下。

考古的證據

考古的證據放在最前面作為書的起始暖場,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癌症是不是文明病?換句話說,現代的人因為受到總總因素影響,所以得癌症的機率大於古生物;或是說,古生物不會得癌症,因為那時候沒有污染。

要解答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化石當證據,可是一者古生物的化石非常少,二者癌症侵襲的部位多半是軟組織,三者化石被挖掘出來的數量更少,有些證據被忽略。但是也不完全毫無找到證據的可能:骨癌就是能留在化石中的證據。就有一個這樣的侏羅紀恐龍化石,被人發現挖了出來拋了光,轉了幾手後最後在石頭店和一位骨癌有研究的邦吉醫生相遇。

這個腫瘤並不是邦吉懷疑的骨肉瘤或尤恩氏肉瘤,它沒有骨肉瘤特有的邊界或層狀的洋蔥皮外觀。也不覺得它是骨髓癌,因為漿細胞的病變會「從骨頭突圍而出」,這個瘤雖然導致骨頭凸起,卻還有保留一層薄薄的骨頭外殼,因此推論這是侵略性高的多發性骨髓癌。排除了「痛風病變造成的硬化」、「肺結核留下的骨吸收痕跡」、「梅毒造成的梅毒瘤硬化痕跡」...沒一個符合的,所以這個瘤細胞應該源自於恐龍身體的其他部位,後來才轉移到骨頭,換句話說這是轉移癌,是癌症中最令人害怕的一種。

後來又有出土一些骨頭證據,無可否認的,古生物也是會得癌症。

要確認現代人身體裡的惡性腫瘤多少是因為污染、化工製品等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又有多少是不受年代影響無法避免的?要是能找出古代的癌症發生率,也許能回答部分的問題,但是難點在於足夠的樣本。羅斯柴爾德去了北美的博物館等多處機構,檢視了10312件標本,尋找轉移癌的證據,再比對聖地牙哥動物園進行的屍體解剖,發現二者罹癌機率差不多。

所有的生物都會得癌症,癌症是細胞的突變,體型大的物種通常比體型小的要長壽,但龐大的恐龍顯然有漫長的歲月可累積突變,所以罹癌的機率最高?事實不然,至少在哺乳動物的世界不是這麼回事,提出這個理論的是牛津大學的佩托爵士,他的「佩托悖論」:

  何以大象這類體型大、壽命長的動物,罹癌的機會並不高於體型小、壽命短的老鼠?

另一個癌症之謎也是:哺乳動物不論高矮,頸部都有七節椎骨。鳥類、兩生和爬蟲類不受此限,天鵝的頸部多達22~25節頸椎骨,而牠們罹癌的機率相對較低。曾有胎兒罕見的在第七節頸椎處長了肋骨,容易死於腦部腫瘤、癌、胚細胞瘤和肉瘤。

撇開古生物不談,古代的人類是否也會得癌症,得病的機率和現代人相比如何?這是一個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倫敦大學考古病理學家沃竹倫評估各種癌症侵犯到骨頭,就可以留下證據。由現代驗屍報告得到的近似值:直腸癌,骨頭受影響的機率是6-11%、胃癌2~18%;轉移機率高的是乳癌57~73%和攝護腺癌57~84%,因此,沃竹倫以教堂墓穴中的六百二十三具屍骨進行確認,他們去世時間約在1729~1857年間,結果發現一位女性身上罹癌。再由埃及(-3200~-500年間)、德國南部(1400~1800年)的三千多具骨骸進行研究,發現無論英國、德國或古埃及,罹癌的機率都差不多。

古代留下的證據並不多,所以只能參考,畢竟樣本數不足,無法代表全體。接下來談談癌症的發現史。

癌症的的成因

我們身體每秒都有四百萬個細胞正在複製他的DNA,這些細胞分裂不可能萬無一失,只要活得夠久,每個人最終都會罹患癌症,這並不是說我們一定會罹癌。遺傳錯誤不但是無法避免,更是演化的動力。我們的細胞已經發展出辨認並修復破損DNA的能力,萬一這個修復機制百無一失,那麼演化就停止,為了讓演化持續進行,我們只能以癌症作為交換的條件。

2000年哈納翰和溫伯格(Douglas Hanahan、Robert Weinberg) 發表了一篇名為〈癌症的特徵〉的論文,將癌症的形成機制做了非常精闢的描述:

十多年後,這篇論文依舊是知名期刊《細胞》獲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甚至可說是癌症生物學上最具影響力的論文。哈納翰和溫伯格的這個理論又稱為單株理論:癌症是由正常細胞累積突變所形成的,在發展成癌細胞的過程中,必須具備六種特徵,如此才能從複雜的演化環境中突破重圍,發展為腫瘤:

第一、它必須要有促進自己生長的能力,這是致癌基因扮演的角色
第二、它必須對於告誠它減緩速度的信號(這是腫瘤抑制基因扮演的角色)視而不見
第三、它必須學會逃避計畫性細胞凋亡的自毀行動
第四、它必須戰勝細胞內部的計數器,也就是限制細胞分裂次數的染色體端粒
第五,它必須啟動新血管生成機制,發展出自己的血管
第六,它得想辦法侵入周圍組織,才能夠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這樣子說起來,一個細胞要突變成為癌細胞的難度相當的高,要諸多條件的配合才能成功的躲過身體嚴密的檢查機制。但是,機會雖然小並不代表完全沒機會,只要有一個細胞成功的突圍,一個腫瘤就會產生。現在對癌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約在100多年前,人類對於癌症是完完全全的不了解。

1868年10月9日,一名病人住進了澳洲墨爾本醫院。醫師的診斷認為他罹患的是風濕病以及體質虛弱。他的胸部和腹部皮膚約有三十個凸起。此外,他的身上還有兩個腫瘤,一個位在兩邊肩肝骨之間,另一個在左大腿內側距離膝蓋大約十公分的地方。他的身體不斷消瘦枯竭, 五個月後就過世了。死後,當時的住院醫師亞胥沃斯 (T. R. Ashworth) 決定看看病人的血液長什麼模樣 ,於是他取了血液樣本觀察。 觀察的結果讓他嚇了一跳:和白血球、紅血球一起在血液中漂動的細胞,居然和在腫瘤組織裡看到的一模一樣 。它們怎麼會出現在這兒呢?血液樣本並不是從有腫瘤的那條腿抽取的,而是從完好的那條腿抽取的。

亞胥沃斯報告中最後的觀察對醫學史極具重要性:「這些血液中的細胞和腫瘤本身的細胞是相同, 這或許可以為解開為什麼同 一名病人身上會有多處腫瘤之謎 。」當時的醫師相信癌症是藉著腫瘤分泌的某種「致病的液體」而擴散的。但是亞胥沃斯提出了一種獨到的見解:「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如果這些細胞是來自原有的腫瘤組織, 那麼它們肯定已經通過了一大部分的循環系統」從壞掉的那條腿到完好的另一條腿打算定居下來。

一直到十九世紀,醫師才確知癌症是一種異常細胞造成的疾病。過去,希波克拉底稱它為「體內的轉移性感染」。他將癌症等疾病都歸因於我們體內的四種體液一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失調的結果,而且這四種體液和宇宙的四元素一空氣、水、火、土,以及熱、乾、濕、冷四種基本特質相呼應,而我們的世界就是建立在這四個元素和四種特質的基礎上。當黑膽汁的製造量過多時,就會淤塞形成腫瘤。經過加倫的宣揚後,這個觀念在整個中世紀都很盛行。

到了十七世紀,笛卡兒(René Descartes)觀察到淋巴系統與癌症之間的關聯後,才逐漸取代了四種體液的說法。這確實是癌症醫學的大躍進,畢竟淋巴和黑膽汁不一樣,它不但是確實存在的東西,還可以實際觀察到。這之後當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得走,只可惜醫學界卻走錯了方向,認為腫瘤是由壞死的淋巴造成的,這和黑膽汁淤塞理論比較起來,似乎也没有高明到哪去。

直到了1860年代,德國的外科醫生狄爾許指出腫瘤是藉由產生新的細胞,並把它們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來傳播,他並且說:「癌症是不治之症,它根本無法醫治;因此 如果有人說他曾經治好癌症,唯一的可能就是那個癌症原本就不存在。」狄爾許的「癌症轉移」現代理論有了雛形,但後來大家又發現,移動的細胞並不會到處落腳,而是有所偏好,例如乳癌會轉移到肝臟,大腸癌也常轉移到肝臟,膀胱轉移到腦。英國的外科醫師帕傑在1889年指出 癌症的轉移並不是因為癌細胞就剛好卡在某個地方的微血管,或是有什麼障礙非得使它們停下來,癌症的轉移是需要適當的環境的。

雖然轉移的事實在一百年前就被觀察到,但是一直到現在,科學家還是沒辦法完全搞懂這些癌細胞如何決定要轉移到哪?

沒人知道為什麼,但是他就是發生了,這就是癌症,接下來談談飲食和癌症的關係。

飲食和癌症的關係

兩位牛津大學的流行病學家多更和佩托進行研究,並於1981年公布「癌症的病因」,成為癌症流行病學界最具影響力的文獻,結論指出,大部分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病因也是人們可以控制的,有30%的癌症死亡是由抽菸引起的,飲食造成的癌症占35%,酒精占3%。另外7%的死亡案例如「生育及性行為」有關,這包括生育年齡延後或不生育及濫交(當時尚未發現人類乳突病毒),10%是其他感染造成的,3%是屬顧地球物理現象(紫外光或天然輻射)。人工致癌物死亡比例相當低,職業上暴露致癌物占4%,空氣、水和食物污染占2%,1%是醫療副作用,最後有不到1%的比例是工業產品像油漆、塑膠、容劑或食品添加物造成的。

這樣的結果讓我們很沮喪,因為我們總認為現在癌症病例的增加一定和食品添加物、污染或是職業病有關,事實上,只有不到7%的癌症是如此產生的,更讓人驚訝的,由統計數據的觀察,癌症病例的增加和平均壽命的增加、檢測技術的進步有很大的關係,過去很多人可能有罹患癌症,但是在癌症造成死亡之前,可能就因為其他的原因而過逝。

記載在2007年報告中的部分結果,完全顛覆了大家對蔬菜與水果 原有的期許。令我們驚訝的還不只這樣。我和芮伯利見面時,這些人當中約有六萬三千人罹癌。吃不吃蔬菜水果幾乎沒有任何差別,蔬果既沒 有降低總癌症發生率,也沒有降低特定癌症,例如乳癌、攝護腺癌、腎 臟癌、胰臟癌的罹患率。似乎只有在吸菸者罹患肺癌、口腔癌、鼻咽癌 和食道癌等癌症的情況,提供了一點保護作用;但是現在做任何猜測都還太早。除了吸菸外,飲酒過量也是促成癌症的一大風險。而吸菸和飲酒過量的人,好像注定就是不太吃蔬菜水果。一份初步研究發現,蔬果或許可以稍微降低罹患大腸癌的機率,但這效果也一樣有爭議

「歐洲癌症與營養學前瞻性調查」(EPIC)從1990年代起,針對十個國家、五十二萬身體健康的參與者進行監視,發現「多吃蔬菜水果與癌症罹患風險之間,就算有關聯,也是極其微弱的關聯。」多爾和佩托的研究告訴我們,合成的致癌物質不是罪魁禍首。現在看來,蔬菜水果也不是靈丹妙藥。

不過也不是說,吃什麼東西都毫無影響。根據EPIC研究人員的推 測,一名五十歲、每天吃一百六十公克紅肉和加工肉品的人,十年後罹患直腸癌的機率是1.7%,比起攝取量低於二十公克的人要高了043%。 但是你每天得吃不少漢堡和熱狗,才會吃超過一百六十公克,而且當中仍然有許多複雜的因素得考量。

當然,我認為不正常的飲食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影響絕對遠遠超過得癌症的影響,所以飲食上還是不能肆無忌憚。

要明白身體如何貯存與使用能量

EPIC其中一項研究發現,比年輕時(二十多歲時)胖了十五到二十公斤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了50%。就像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的,不管造成肥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肥胖本身就一個風險因子。有25%的癌症是肥胖加上缺乏運動造成的,飲食細節的影響則只有5%。經過了幾十年的營養學 與醫學研究,我們得到了這樣的結論:與其追究我們吃了什麼東西,不如明白身體如何貯存與使用能量,會更有助我們瞭解癌症。

在吃了東西後,我們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濃度會升高,這時,胰臟會分泌胰島素來知會身體細胞,直接以血糖為能量來源,並且把過多的血糖以肝醣或脂肪的形式貯存起來。血糖濃度降低時,細胞則採取反向操作,將肝醣又轉變回葡萄糖。如果使用肝醣還不足以應付所需的能量時,脂肪細胞便會釋出它的庫藏。但這個機制也有出錯的時候,例如胰島素的分泌量過少,或是身體對胰島素的作用麻掉一這種情況發生時,身體會分泌更多胰島素,但是這樣的結果只會讓細胞對胰島素更具抵抗力,於是身體只好更加拚命製造胰島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都和這種惡性循環般的代謝症候群有關。

胰島素和關係很密切的似胰島激素生長因子(IGF)可以藉著提供癌細胞能量、甚至促進新血管生成,來刺激腫瘤生長。 此外,胰島素也和性激素有關。胰島素的分泌量提高時,會加速身體脂肪的貯存,而脂肪細胞可以合成動情素。因此,胰島素、動情素、肥胖與癌症,在新陳代謝中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芮伯利(EPIC計畫主持人)從他的書架抽出一個檔案夾,指出「在1800 年代末期,大部分歐洲國家的人民,每人每年大約吃二到三公斤的糖, 反觀現在動輒五、六十公斤。」我想像著一座用糖堆積成的小山,然後在十二個月內慢慢把它吞下肚。

記者陶布斯(GaryTaubes)曾經寫過, 導致現代人肥胖的,不是我們吃了太多脂肪或是吃了太多東西,而是太多的碳水化合物。這樣的飲食行為,顛覆了身體使用能量的方式,也導致了包括癌症的各種疾病。 芮伯利和同僚認為,所有高熱量的食物都是問題。這些食物的熱量雖然高,卻無法帶來飽足感,會讓我們想要再多吃一點。

或許多吃水果、蔬菜和纖維的理由其實在這裡,它們的熱量雖然不高,卻填飽了肚子,身體也就不需要製造過多的胰島素了。 但是現代人 愈吃愈多,活動量卻愈來愈少。」運動不單純只是熱量的燃燒而已,它還會讓你肚子餓,想要吃東西把消耗的熱量補回來。更重要的,運動可以讓胰島素等荷爾蒙受到控制。 減輕你的體重,增加你的活動量

坊間眾多防治癌症的飲食書籍講得頭頭是道,可惜卻都沒有足夠的理論和證據基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運動能讓我們更健康。

癌症的治療

美國國家毒物學計畫(NTP)列出來的致癌物清單中,有一個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分子,叫做順鉑(cisplatin)。它是由一個白金原子與兩個氯原子、兩個胺基,鍵結而成的。1844年,一位義大利化學家在進行鉑鹽實驗時,首次合成了這個分子。一個多世紀消逝了,順鉑一直沒沒無聞,直到1960年代,大家才赫然發現了它驚人的生物影響力。

就像許多科學發現一樣,順鉑的發現也是純屬偶然・在無心捕柳柳成蔭的情況下,它回答了一個大家從來沒有問過的問題。密西根州立大學裡,羅森堡(Barnett Rosenberg)正在研究電對細胞行為的影響。

羅森堡先把問題簡化,在培養大腸桿菌的培養血裡放置了兩根金屬電極,接著通以電流。沒多久,大腸桿菌的細胞分裂停止了,但是細胞卻不斷拉長,並製造起新的原生質(protoplasm),細細長長的原生質度甚至可以比寬度多三百倍。當羅森堡把電流關掉時,細胞便恢復正常分裂,這個電流的開關彷彿就像控制細胞分裂的開關一樣。

沒想到,精采的還在後頭,羅森堡最後發現,影響細胞分裂的根本不是電流,而是電極的白金成分。當初選擇使用白金電極,是因為它不容易和其他物質起化學作用。但是因為電解的關係,有些鉑離子還是進到了溶液裡,並和其他原子合成了順鉑。羅森堡接著在後生動物(metazoans),也就是和我們一樣的多細胞生物身上,測試順鉑的影響。結果發現,只要一點點順鉑就足以殺死小鼠,但是濃度低到某一個程度時,順鉑可以縮小肉瘤,對其他癌症也有抑制作用。

又過了幾年,科學家オ我出順鉑的作用機制・在細胞進行分裂生長前,DNA必須先進行複製,才能將基因訊息傳給下一代。複製時,DNA的雙螺旋結構得先鬆開來,這時,順鉑會在兩股DNA之間形成橋架,正是這樣的阻礙導致細胞陷入無法進行分裂的苦境。細胞會試著調度DNA修復酶來挽救,但是挽救行動一旦失敗,細胞便會啟動凋亡機制。順鉑的這種作用可發生在我們門身上的所有細胞種類,但是癌細胞因為分裂快,成了傷亡最嚴重的對象。消滅了癌細胞後,身體的其餘組織可能會踉蹌好一陣子,才能恢復原有的健康。

1970年代,歷經了幾次臨床試驗後,研究人員訂出了最適合人體使用的順鉑濃度,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也核准了順鉑的使用。有人把它稱為癌症的盤尼西林。由於順鉑同時也會作用在其他快速分裂的細胞,像是毛囊、消化道內襯和骨髓細胞,因此會有些令人不適的副作用。病人可能會有嚴重的嘔吐現象、頭髮脫落,另外,腎臟和神經也可能受損。除此之外,由於順鉑影響的是DNA,因此利用順鉑治療原有癌症的同時,也有引發另一種癌症的風險。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情況下・這麼做多半是值得的。順鉑治療睪丸癌的成功率將近百分之百,在其他癌症的反應或許沒有這麼好,但是搭配放射線治療,通常可以減緩癌細胞的生長速率,延長病人的壽命,甚至可以救回一命。

另一種俗稱「小紅莓」的注射劑也是干擾DNA複製的藥物,它是一種細菌製造的紅色素。這種細菌發現於義大利,因此這個藥物還有一個根據亞得里亞海命名的別名,叫亞得里亞徽素(Adriamycin,中文簡稱為阿徽素)。名字固然取得很美,但是一樣在官方的可能致癌物清單上,榜上有名。除了有嘔吐的副作用外,阿徽素還會降低白血球的數量,增加病人感染的機會。更糟的是,阿徽素還可能損及心臟,特別是和另一種南希也會使用的細胞分裂抑制劑--紫杉醇(pacitaxel,商品名Taxol)一起使用時,發生率更高。不過再怎麼說,這些副作用都好過死亡。

紫杉醇原本是從一種太平洋短葉紫杉的樹皮,分離出來的萃取物。紫杉醇具有細胞毒性,但是它的毒性是在人體可以忍受的範圍內,就算是忍受度非常低也會使用,這就是化療殘酷的本質。第一個化療藥物氮芥(mustargen,雙氯乙基甲胺)是從芥子氣分離出來的,它抑制細胞分裂的作用是在某次化學戰的受害者身上發現的。具有毒性的氮芥,後來使用在霍奇金氏淋巴瘤等癌症的治療上,並登錄於1993年的聯合國禁用化學武器公約。

這裡又再印證一件事,其實藥就是毒,毒也可以當成藥,差異在於劑量,沒事不要亂吃藥,接下來談談放射線的治療。

以放射線對癌細胞開火,聽起來就像是拿著散彈槍狂掃,

但事實上,整個計畫的周密與準確度,都令人驚嘆。

首先,醫療人員會利用各種掃描儀器,包括電腦斷層攝影、磁共振造影、正子造影等精密儀器,描繪出腫瘤以及周圍器官的立體構造。瞄準時,也會避開最脆弱的器官,採取最適當的路徑與角度。劑量的計算更是馬虎不得,有些器官對輻射比較敏感,有些腫瘤也是如此。所以,照射的強度必須強到足以破壞癌細胞,卻又緩和到讓健康的細胞有時間進行修復或替補。一般會採取為期數日到數週的低劑量輻射治療。電腦輔助操控的機器人手臂,可將不同劑量的輻射,使用在不同的組織。而且,為了降低穿透健康組織的輻射量,醫護人員會將放射線分成幾個角度不同、但是劑量微弱的射束來發射,等於是分進合擊,在目標處讓輻射能量匯集起來,做最有效的攻擊。

該注意的都注意到了,計算過程也盡可能精細了,但是仍然無法避免造成傷害。病人會有身體疲應、皮膚灼傷、神經抽痛或腹瀉的情形。穿腸道的放射線,使得腸道內部像曬傷一樣,在大塊食物通過時,痛楚會更加嚴重。

結論

越讀越令我驚嘆,這本書所介紹的內容就算到了今天都不會過時,無論古生物、動物、人類的癌症、癌症的治療或癌症的用藥,廣泛又不失透徹的介紹。現在流行的標靶藥物,作用的機制,對抗的癌症種類甚至是藥品研發的發展史,都能給普羅大眾很清楚的說明,無法想像作者在這方面的涉獵和工夫有多深厚。

縱貫全書,除了一些證實的致癌因子如抽菸、石棉、戴奧辛、輻射、遺傳和病毒外,一般食物會導致癌症的關聯性並不明顯,同樣的食物能防治癌症發生的關聯性也極為微小。

文中提到了標靶藥物,彷彿就是戰勝癌症的利器,事實上,標靶藥物能適用的癌症都有侷限性,會帶來的副作用也不少,能治療的效果是有限的,最多能延長一點壽命。腫瘤還是有可能因為突變而產生抗藥性。肥胖、年老、未生育都是導致癌症的危險因子。身體自己有極佳的防禦癌症的策略,肌餓和運動是最佳的防禦方式,常運動的好處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人口族群夠大時,我們可以預測有多少比例的人可能罹患癌症,但是我們沒辦法推測,究竟是哪幾個人會得癌症,將來,基因組掃描、蛋白質組掃描及那些未問世的技術,都會讓我們的推測更加精準,我們能做的也就只有這麼多了,一個人究竟會不會得癌症,最終還是隨機的。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書摘] 癌症探秘-揭開最深沉的醫學謎團 介紹癌症的科普好書,深入淺出引人入勝不可錯過

[書摘] 死亡的臉 「正如生之不易,離開也同樣困難」。這是一本寫死亡的書,他告訴我們哪種死法會怎麼死

[書摘]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死亡是不可逆的過程,如何面對死亡,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課程

[書摘] 生命的臉 努蘭的另一本好書,生命的臉,非常值得一看。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Vivian
請問大大,為什麼癌症幾百年前就有出現了,但是20世紀的醫學界卻没有重視,研發疫苗?反而是21世紀才獲醫界關注? @2017-04-28 22:42:33

Axer's World
二十世紀的醫學非常努力的想要治療癌症,也得到了不少的成果,例如睪丸癌、淋巴癌五年存活率都相當的高。現在所有的治療癌症方法都是在二十世紀才建立的,包括化療、放射線、標靶等。大部分的癌症並不是由病毒所傳染,所以沒有疫苗的問題,因為癌症的產生是細胞自己變異的關係,直到最近才發現人類乳突病毒會傳染癌症,但是傳染力很受限,也才催生疫苗的誕生。至於21世紀的醫學在治療癌症上進步其實非常的緩慢,我們對於癌症的未知還是遠遠超過已知,也是醫學想努力的方向。
2017-05-01 23:22:05

隨機好文

笑話第3彈 員工 某大公司老闆巡視倉庫,發現一個工人,坐在地上看漫畫書。老闆最痛恨工人在工作時間偷懶,便問: 你一個月的月薪多少?工

中打練習 題一,常用字練習(出現率70%) 題二、句子練習(基本)梅豔芳--似水流年 參考資料 [1] tqc 中文檢定規定 ht

保持低調和隱藏的態度 當我們常常認為別人的成功是運氣的因素時,我們就離成功越來越遠,而離憤恨和不滿越來越近..

幅射單位:西弗、貝克、居里 幅射常聽到的名詞:西弗、貝克、居里到底是什麼?

到底是態度重要還是成果重要? 做得完的事情,成果比較重要;做不完的事情,態度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