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躲在陰暗角落裡的好人」寫過,某些人:表面上好來好去,溫文儒雅,溫良恭儉讓,私底下是否是假道學偽君子就不得而知。只想當好人,不當壞人。
先說個故事:競賽的重點,不在於勝負
女兒第一次將男朋友帶回家裡,父親在客廳裡迎接他們,陪著女兒和男朋友,天南地北的聊著。
父親問女兒的男友:「你喜歡打球嗎?」
男朋友回答:「不,我不是很喜歡打球,我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看書,聽音樂。」
父親繼續問:「那喜歡賭馬嗎?」
男朋友:「不,我不賭博的。」
父親又問:「你喜歡看電視上的田徑或是球類競賽嗎?」
男朋友:「不,對於這些有關競賽性的活動我沒什麼興趣。」
男朋友離開後女兒問父親:「爸,你覺得這個人怎樣?」
父親回答:「你和他做朋友我不反對,但如果你想嫁給他,我則是堅決不贊成。」
女兒訝異的問:「為什麼呢?」
父親:「一般人養黃鸝鳥,絕不會將黃鸝鳥關在自家的鳥籠裡,主人會帶到茶館,那兒有許多的黃鸝鳥。這隻新的鳥兒,在茶館聽到同類此起彼落的鳥鳴聲,便會不甘示弱,也引吭高歌。這是養鳥人訓練黃鸝鳥的訣竅。」
女兒問:「這和我的男友有什麼關係呢?」
父親:「養鳥人刺激黃鸝鳥競爭的天性,來訓練黃鸝鳥的展露優美的歌聲,若是沒有競爭,這隻黃鸝鳥可能就終生暗啞了,不能發出任何叫聲,主要是因為,沒有其他的鳥兒來與他比較。」
女兒似有所悟地點點頭。
父親繼續道:「你的這一位男朋友,經過我剛剛與他的一番談話,發現他既不運動,也不喜歡運動,也不喜歡賭博、球賽,排斥一切所有競賽性的活動,我認為,像這樣子的男人,將來恐怕難以有所成就,所以反對你嫁給他。」
還記得小時候,老師在打評語,就德性這項有個看起來非常不錯的評語:「個性隨和,不與人爭」。如果同學得到這個評語,心中難免會沾沾自喜,表示自己德性很好,大家都喜歡和他作朋友,甚至會把這個德性當成終身努力的目標。
但是,這個真的是好的德性嗎?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想討論的重點。
我們大家所處的時代,是個競爭的時代,為什麼會有競爭?道理很簡單,就是有限的資源,無限的需求。在有限的資源下,大家為了求生存或為了求取最大的利益,就得競爭。在學校時,有著各式各樣的比賽,大家努力表現求取「榮譽」或是升學的機會;出了社會,有著各式各樣的挑戰,需要大家去完成。要和別人拚業績、拚績效、拚成績,求取加薪或升遷的機會。因為第一名只有一個,所以要競爭,也因為被拔擢的機會只有一個,更要競爭。
人與人之間要競爭,民族與民族、國與國之間都要競爭。我們為什麼一直在乎gdp排名、出口排名、生產力排名、大學排名、世界xxx排名?能不能不要比?不行,因為就算你不競爭,別人還是會把你算進排名,就像一個班30個學生,每個人都有排名,就算你完全不在乎成績,排名還是有你。只要有排名,就會有是非善惡,在前面的被羨慕、景仰、忌妒、學習、榜樣;落後的被恥笑、排擠、瞧不上、殷鑑。沒錯,這本是一個競爭的世界,動物的演化本來就是要來競爭、汰弱留強,讓好的基因因為競爭留下來,壞的基因自然消失或隱藏,天擇如此,誰能夠自免於外?
試問商場上,哪人不競爭,不競爭的叫藍海,殺紅的叫紅海,藍海是進到紅海能中存活下來的。如果不敢競爭不想競爭,就不可能做得了生意。
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競爭,因為競爭要花費力氣和腦力,還可能要傷到荷包或身體。學生時代,大家努力爭取成績,為的可能是升學、獎學金,所以得努力讀書。頭腦差的率先就出局了,就算是天生頭腦聰明的人也不喜歡競爭,因為他們得為了成績犧牲原本屬於他們的休息時間,或是強迫自己讀不喜歡的學科,只為了保持領先。
有些不喜歡競爭的人會選擇逃避,個性上不與人爭的人,很大部分是因為恐懼失敗,害怕失敗的感覺。失敗的感覺不美好,帶有痛苦、懊惱、沮喪、挫折,沒個人喜歡這種感覺;成功的感覺也許美好,但是會造成別人的不愉快、失落,有時也會於心不忍。沒錯,既然競爭會帶來痛苦,最好就不要競爭,各據山頭,各擁資源,但這可能嗎?
好吧,偽善人說:「我不和你們競爭,我做我自己,人比我強不自卑,人比我弱也不自傲。」算了吧,偽善人表面上這樣說,但心中自是有一把量測的尺,會歧視黑黑瘦瘦的東南亞外勞、貼上白白帥帥的歐美白人。偽善人總是有兩套標準:自己弱無法和人競爭,就說自己不與人爭,不卑不亢;自己強就把人打趴、瞧不起別人,典型的欺善怕惡。
方才提到的偽善人不是充斥 在你們身邊嗎?逃避對自己無利占不到便宜的競爭,在旁邊說別人勾心鬥角自己不與人爭,好像自己很清高,冰清玉潔。遇到弱者就往死裡打。下次遇到這種口頭上說「不與人爭」的人,還是小心點。
有些人不與人爭是個性,個性上不喜歡和人比輸贏,無可厚非;但是很多情況是這些人活在自己的舒適圈,才有資格這麼悠哉的不與人爭。舉例而言朋友A當年獨自一人拿著少少的錢隻身到美國讀碩士,家裡也沒有什麼支援,如果不能拿到下年度的獎學金,就準備要打包回家了。所以A非常的在乎成績和比賽,要他不與人爭把機會讓給別人?不可能,因為爭不到就前功盡棄,他可不像別的同學可以靠爸靠媽借貸款來讀書。所以當我們在不競爭就會死的情況,誰會不與人爭?假設現在要逃難,一張船票一張機票大家也是爭得你死我活,什麼不與人爭根本是個屁。
話題講到現在的釣魚台,李登輝說:「釣魚台是日本的」。這就是典型的躲在自己的舒適圈,享受別人爭取來的福利例子,他自己有優厚的退休金,享受全民提供的奉碌,說著事不關己的蠢話,想想看,一個釣魚台地是沒有多大,但是代表著極大的領海和空域,漁民可以不必擔心的在自己的經濟海域補魚,回來養活一家子的人。再說前陣子火熱的廢死議題,提出廢死主張法務部長王清峰,也是躲在自己安全的堡壘中,要拿掉讓犯罪者恐懼的法律。
本喵很不爽但是我不說
人生要懂得「讓利」,讓利就是不要所有的東西都要抓著,什麼都要爭,有些東西可以讓給別人,有些東西一定要爭。什麼東西可以讓給別人?別人更需要我可有可無時可以讓。什麼東西不能讓?讓給別人我會死,讓給別人連累他人時就要緊抓,就算賠上性命。
都不競爭的人會被當成懦夫,被當成懦夫的人就會被欺負,所謂軟土掘深,因為好說話,就會被說話;因為看起來好欺負,就會被欺負,也就是說謂的爛好人。爛好人是別人最喜歡的,但卻是自己人的災難。尤其遇到爛好人主管。
現實社會中,你不去競爭,就會被別人看得扁扁的,人家只看你怯弱好欺負。像這近菲律賓掃射漁船的案子,自己海軍夜不操艦、日不備戰,貪生怕死、息事寧人,當然被人家騎到頭上來,想看看菲律賓2011年時,我們中華民國的嫌犯送到中國去時,我們要的那個道歉,到現在都還沒等到,你想巴望什麼鬼?道歉代表政治上的退讓,要賠款,要談判。最有作為的方法就是派海軍去巡邏,三不五時開火,像以色列一樣有種,人家才會怕你。
回到一開始所提:有人只當好人不當壞人,這種偽善的好人,就叫他「偽善人」。當別人在爭取權益時,「偽善人」在旁邊斥責這些人吃飽太閒、無仁義道德、不知足且過得太爽。例如天然氣公司不合理的違約金文章中所提的違約金4%太高我97.9月向經濟部反應,雖然得到個官話回答,但98.2月經濟部的的確確調降了違約金比例,難道這不是爭取來的嗎?可怕的事,當我在調降前把這事和別人說時,有人只給了我這些答案:
「你不會去辦自動轉帳啊,就不會有違約金的問題。」(避過問題就不會有問題)
「你自己不準時繳錢,被罰錢是活該。」(典型的道德魔人)
「才4%違約金,又沒多少錢。」(反應遲頓還是無感都算,活在自己的舒適圈)
「你吃飽太閒喔,反應這個沒人會理你的。」(風涼一族或事不關己)
當調降後,這些人給我這些說法:
「反正我自動轉帳,降多少沒差。」
「自己準時去繳,就不會被罰。」
「是沒差多少啦,反正我家用量不高。」
「我本來就覺得4%很高,早應該降。」
當別人在爭取權益時,你是什麼心態?當我們享受權益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多少人的付出?
最後引用愛睏斯坦的一句話作結:
「這世界不會被那些作惡多端的人毀滅,而是冷眼旁觀、選擇保持緘默的人。」
The world will not be destroyed by those who do evil ,but by those who watch them without doing anything.
你說你沒享受到什麼權益,我說幾個你看看,看看是不是別人爭取來的:
1. 以前行動電話費是「以分計費」,經過很多人的努力才變為「以秒計費」。
2. 以前國高中髮禁、鞋禁、服裝禁,現在都沒有了。
3. 以前火車誤點活該,現在可以求償或減價。
4. 很多和消費者有關的權益和法規例如食品成分標示等是消基會爭取而來的。
5. 超過100多個國家免簽待遇。
6. 兩岸直航、直運、小三通。
7. 酒駕嚴懲立法。
8. 網路業者降價及升速。
參考資料
原文 2013-05-02 0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