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985

信的旅行~ 西屯郵局郵務中心參觀記(下) 平信篇

每天回家,都會繞到管理室去看信箱有沒有信。看信箱對我來說是很無聊的事,但小朋友喜歡,有取出寶物的感覺。現在的信件要嘛就是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4424

分享連結 信的旅行~ 西屯郵局郵務中心參觀記(下) 平信篇@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最後編修
2020-01-17 09:05:09 By zfang
 

每天回家,都會繞到管理室去看信箱有沒有信。看信箱對我來說是很無聊的事,但小朋友喜歡,有取出寶物的感覺。現在的信件要嘛就是量販店DM,不然就是帳單(電話電力瓦斯水費手機有線電視信用卡…),很少有以前手寫的書信。之所以會覺得無聊,是因為少了年輕時收信的期待感啊!

現代人已經很少寄信了,到底還有哪些信要寄送呢?信件寄到家前是經過怎樣的處理程序呢?這裡記錄我參觀西屯郵局郵件處理中心的過程,建議先看前篇( 一封信的旅行~ 掛號信篇)。

-------

來到郵件中心二樓是平信處理區,少了刷掛號條碼的逼逼聲、報表聲,顯得較安靜。另一方面,時間也比較晚,郵務士出發去送信了。


對郵局郵件處理中心的印象就是櫃子,一格一格的櫃子。
跟掛號信一樣,郵件得先進行第一次分類。


西屯區分成三十個投遞區(平信掛號是不同人投遞),眼前所見至少有八個櫃面在做整理。

 
看到櫃子裡這麼多的信件會不會嚇到?一格是一個投遞區,記得,至少要乘以八!


郵務士再按自己的投遞區,去各櫃子取回屬於自己寄送的信件。


現在看到的櫃子多已空了,早前處理完一批。


接著回到自己的區域進行分類排序。


依各人投遞習慣進行郵件整理,社區大樓的信會集中後打包。


這裡的分隔較掛號區密集,不是每一戶有掛號信,但平信幾乎是大家都有。

這些不是信的信到底是什麼?

 
看一看這些包著薄薄塑膠袋的廣告信件,有沒有覺得很熟悉?


沒錯,就是他們增加了郵務士的負擔,也製造一堆垃圾。

帳單(很多耶~不同天一輪流送出),量販店又厚又大的型錄(真的是垃圾,但偏偏很好看,長輩的最愛。),廣告宣傳單、雜誌、書刊、特殊節日的卡片,競選時候的文宣。不是信的信,一點都不輕鬆。


以前郵差騎腳踏車就可以,現在商業信件這麼多,沒有摩托車怎麼有辦法載。

專員有空了,就跟我聊一聊。我告訴他,『我以為大家用網路之後,郵件量會變少,沒想到還有這麼多,甚至處理一封信其實是這麼費工。』

『而且我們的郵資還是最便宜的。』專員說。一封信郵資便宜,印刷品2.5元,平信是五元。大宗郵件甚至還有折扣,而偏偏這些多是最重、最累、標示又小又最麻煩的廣告郵件。『很多民營業者後來都取消平信服務,改遞送快捷包裹,利潤比較高。』

我想起郵局服務大學生暑假裝箱的包裹,郵資不貴,民營貨運有時還貴一點。民營的送貨時間比郵局彈性。
『臺灣的郵資便宜,若要調漲得要立法院同意,偏偏很多委員服務處都常寄送垃圾信。』
專員又說,『郵資調漲意味著他們的成本提高,當然是不肯。』

他再問我,『如果給你一元,要你送信到阿里山,你願不願意?』我不願意,但我知道~郵局做得到。
『郵局的郵政業務很虧錢。你知道光是去年我們就虧多少嗎?』他說了個數字,不知道真還是假,這裡能不能寫?反白:( 28億 )  
幸好(或不幸?) 郵局是公營,雖然公司化,但屬於國營事業。

聽我說會把相片放在供教育使用的網站上,專員特別叮嚀,『既然是要教育,就請老師妳一定要提醒大家:橫式(西式)信封的書寫方式要正確,正中央偏右的是收件人,寄件人要寫在左上方。

  
『很多人都以為把直式的向左轉90度就是橫式,而將寄件者寫在右下角,這樣信隔天又會寄回自己家。』

給了我一張影印的資料,彩色版是郵遞區號手冊上的。希望每個大小朋友再寄送賀卡或信件時,都是以正確方式書寫喔!回到家,恰好收到一箱包裹,本想去看五碼,卻發現是民間貨運寄送的。

希望郵局多努力,有這麼棒的配送系統與專業人員,不要只是寄送帳單DM!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國中小英文常用單字有多少? 最近在上週期表,提到那100多個元素與元素符號,也提到一些化學式。其實常用的元素符號不多,30個左右吧!這些元素可以組合

誰比它更敬業? 『有稻草人!』行經農地,刻意停下車讓小孩子看。 穿著衣服的竹竿,不是想像中用稻草紮的『稻草人』,麻雀會這麼笨嗎?怪的是,

形近字與文字辨識 歡迎來到莉芳的科學小玩意,一起來做文字辨識吧! 最近在精讚部落出現了一個小活動,「不正常人類人腦智慧研究所,分析你的文字

軟埤坑實察記錄(2)~參觀賴先生與花談心農場 到軟埤坑探查岩層,經過一處佈置充滿綠意的建築,好奇走上去拜訪,男女主人正在包裝柿子。大夥從柿子開始閒聊,對催熟柿子的電石

[城市微旅行]二市場與回憶~台中。六角路口、左營。碗粿粉腸 那天趁著陽光,利用小孩不在身邊的空檔,展開我的城市微旅行。第一站,來到中正路(臺灣大道一段)與三民路口的台中二市場。 半

餐廳吃到飽的價格與分級 自助式餐廳,小孩的費用怎麼算?吃不多的長輩又該如何計費?吃很少啊!

隨機好文

在牙科遇見光學~光固化機的藍光與橘色遮光片 帶小孩看牙醫,看到有著橘色遮光片的光固化機...

針孔成像與暗箱攝影 18世紀的風景畫,流行用『暗箱』一種工具。它的原理其實就是針孔成像...

魔鏡~魔鏡~誰最愛? 照鏡子是所有人的最愛,特別是對正值青春期的國中生而言,面子>>裡子~~『外在』比『內涵』重要...

孤陋寡聞?汽車抬頭顯示器 有開車的人都知道,在前方平台上放一些物品,常常會因為反射而造成視線干擾…,如果有這麼一個東西把干擾變成賣點,豈不又是一種創意?

體感溫度與溫度溼度計 第一次看到這種體貼的溫濕度計,在溫度濕度紅色交會區顯示會有食物中毒的危險。溫度高,濕度高,就容易孳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