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噗12的作業,主題是:這些年我搞砸的那些事~
那一年,我把蜂蜜搞「ㄗㄚˊ」了!
搞砸同學的暗戀、搞砸自己的口試、搞砸原本表達意見卻變成吵架的大小事…這次談的是發生在十年前(2009年),那一年我把蜂蜜搞ㄗㄚˊ了!
2008~2009年客家電視台製播了61集遊客家搞科學:「客家生活中許多物品與生活模式,包括農具、童玩、染布、醃製、秤量…等,都有先人的經驗與智慧,裡頭處處見科學!」與遊客家搞科學的因緣,起因於謝廼岳老師的賞識與邀約。謝老師先安排參觀一次他的拍攝情況,再讓我去支援一個已經設計好活動的單元~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上的節目(超級生澀~)。儘管看了一回拍片,也看到其它幾集其他老師的演出,真要我上場會怕怕!達人、主持人、學生、科學老師,這樣的組合將文化與科學做結合!節目前半部是主持人帶著學生探訪達人,達人進行解說與製作,後半部則是科學老師針對原理設計實驗,帶大家了解其中科學奧秘。
完全聽不懂客語的我,也不知主持人與學生講什麼,更不知道何時該輪我說話,常常在狀況外。加上是單機作業,得先演出一段,導演再補拍老師學生回答問題的特寫,「好,老師妳從剛剛說的那裡再說一次!」愣住了,剛剛我說了什麼呢?經驗不足,心總覺虛虛的,鏡頭面前支支吾吾,遊科家搞科學,這次的科學老師最難搞,NG第一。
還好,小叮噹遊樂區內的龍骨水車可以讓學生踏踩體驗,模仿引水向上的玩水的活動也有趣,這集在忐忑中算是順利完成。
沒想到,第一次上節目平安收工,反而是第二次的"蜂蜜"單元讓我搞「ㄗㄚˊ」了。
能再被邀非常意外,這回很認真地上網找了很多跟蜂蜜有關的科學,活動肯定比之前豐富。抓了幾個與蜂蜜有關的主題,設計了四組共7個小活動。
一、從蜂巢結構談起,做了空間組合與地磚拼貼,針對結果作講評。
二、從離心搖蜜談起,做了迷你脫水機,也用錢幣乒乓球蜂蜜談圓周運動與慣性。
三、提到蜂蜜濃稠度,做了含水量與毛細現象測試
四、最後來到蜂蜜結晶,做了溶解度與再結晶實驗來說明。
這次是雙機作業,一機拍主畫面,一機特寫,為了科學活動的真實反應,學生不會知道老師要帶他們做什麼實驗,而學生會出現什麼反應,科學老師也要當場臨機應變,導演要我就像是正常上課一樣。
拍攝到一半突然出了狀況,以為會看到蜂蜜被甩出,結果卻是一直線!我無法解釋在旋轉盤上蜂蜜出現的變化(裡頭的原裡非常物理),而兵乓球的結果也很意外。趕緊call out 謝老師,他問清楚所有的活動設計後,訓了我一頓:「這個活動跟蜂蜜有什麼關係?」(雖說是訓,但其實謝老師的口氣還是好,是我覺得讓他失望了。)
「為什麼我要把這集留給妳?妳是數學專家?物理專家嗎?想想妳的優勢!」因為搞得又多又雜,還對實驗結果掌握不足。他告訴我,「不要一次把所有的科學都放在同一集。」以製作單位來說,活動越多元越好。但對科學老師來,要先定義出這集的科學點,並由科學點出發設計活動,解釋原理以及延伸應用!雖然是蜂蜜的外行,但我應該是理化的內行。
小活動很多較瑣碎,所以大多淪於科學老師的講述式解說示範,缺乏了讓主持人帶著學生從探索活動中獲得知識連結與啟發的過程。蜂巢結構的活動操作,在科學上也缺乏關聯性,後來更發現六角形的奧秘並非只是我以為的那些。誰叫我只是從網路爬文,就上節目解說呢。「文化與科學結合,文化不能只是情境。少了田野調查,科學老師只是紙上談兵。」實在汗顏。
感謝的是謝老師多次針對後續補正與我書信進行指導,最後透過在棚內補拍特寫與製作動畫彌補。貪心什麼都想做,反而廣度有餘,深度不足,也把後續其他單元可以做的遊戲梗做掉了(很多文化文物間有共同的科學點)。自己對這集的表現評分不好,但輾轉聽說製作單位卻很喜歡這集的多樣化,其實那一集的收視還不錯。果然,科學老師與製作單位的想法有出入!
再回想蜂蜜這一集,其實鎖定「溶解度」,好好發揮就好啊!可惜,這也是我最後一次參與「遊客家搞科學」的演出。
後來又有機會接拍結合原住民文化與科學的「科學小原子」。我參與了拍攝前的工作,從探路勘景到實際拍攝,與幕後工作人員閒聊,看似嚴肅卻時而靦腆的導演,以及年輕有想法自然率真的企劃,博學多聞又健談的主持人道武司,還有熱情的攝影組工作人員…
在阿里山、日月潭、屏東瑪家,見識到不同領域工作者的敬業態度:拍攝前的企劃,勘景、準備、溝通協調;到拍攝時的演出、取景,與後製時動畫製作、配音、字幕、剪輯… 甚至會為了完整性,也捨棄一些已經拍好的畫面。原民台的製作人管姐這麼對我說,「節目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更何況要集合這麼多人的主觀,在節目中呈現出客觀…」真的不簡單!
我這個科學老師不再是在鏡頭前演戲,而是帶著小朋友很自然的上一堂課,關注在小朋友的操作與互動。教學上,也會思考如何帶動發現討論與互動,不再是純講述形式。這個單元在乎什麼?重點是什麼?科學搞太雜,容易失焦、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