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935

那一年,我把蜂蜜搞「ㄗㄚˊ」了!

這篇是噗12的作業,主題是:這些年我搞砸的那些事。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4857

分享連結 那一年,我把蜂蜜搞「ㄗㄚˊ」了!@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最後編修
2020-12-08 15:31:00 By zfang
 

這篇是噗12的作業,主題是:這些年我搞砸的那些事~

那一年,我把蜂蜜搞「ㄗㄚˊ」了!

 

搞砸同學的暗戀、搞砸自己的口試、搞砸原本表達意見卻變成吵架的大小事…這次談的是發生在十年前(2009年),那一年我把蜂蜜搞ㄗㄚˊ了!

2008~2009年客家電視台製播了61集遊客家搞科學:「客家生活中許多物品與生活模式,包括農具、童玩、染布、醃製、秤量…等,都有先人的經驗與智慧,裡頭處處見科學!」與遊客家搞科學的因緣,起因於謝廼岳老師的賞識與邀約。謝老師先安排參觀一次他的拍攝情況,再讓我去支援一個已經設計好活動的單元~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上的節目(超級生澀~)。儘管看了一回拍片,也看到其它幾集其他老師的演出,真要我上場會怕怕!達人、主持人、學生、科學老師,這樣的組合將文化與科學做結合!節目前半部是主持人帶著學生探訪達人,達人進行解說與製作,後半部則是科學老師針對原理設計實驗,帶大家了解其中科學奧秘。

完全聽不懂客語的我,也不知主持人與學生講什麼,更不知道何時該輪我說話,常常在狀況外。加上是單機作業,得先演出一段,導演再補拍老師學生回答問題的特寫,「好,老師妳從剛剛說的那裡再說一次!」愣住了,剛剛我說了什麼呢?經驗不足,心總覺虛虛的,鏡頭面前支支吾吾,遊科家搞科學,這次的科學老師最難搞,NG第一。

還好,小叮噹遊樂區內的龍骨水車可以讓學生踏踩體驗,模仿引水向上的玩水的活動也有趣,這集在忐忑中算是順利完成。

沒想到,第一次上節目平安收工,反而是第二次的"蜂蜜"單元讓我搞「ㄗㄚˊ」了。

能再被邀非常意外,這回很認真地上網找了很多跟蜂蜜有關的科學,活動肯定比之前豐富。抓了幾個與蜂蜜有關的主題,設計了四組共7個小活動。

一、從蜂巢結構談起,做了空間組合與地磚拼貼,針對結果作講評。

二、從離心搖蜜談起,做了迷你脫水機,也用錢幣乒乓球蜂蜜談圓周運動與慣性。

三、提到蜂蜜濃稠度,做了含水量與毛細現象測試

四、最後來到蜂蜜結晶,做了溶解度與再結晶實驗來說明。

這次是雙機作業,一機拍主畫面,一機特寫,為了科學活動的真實反應,學生不會知道老師要帶他們做什麼實驗,而學生會出現什麼反應,科學老師也要當場臨機應變,導演要我就像是正常上課一樣。

拍攝到一半突然出了狀況,以為會看到蜂蜜被甩出,結果卻是一直線!我無法解釋在旋轉盤上蜂蜜出現的變化(裡頭的原裡非常物理),而兵乓球的結果也很意外。趕緊call out 謝老師,他問清楚所有的活動設計後,訓了我一頓:「這個活動跟蜂蜜有什麼關係?」(雖說是訓,但其實謝老師的口氣還是好,是我覺得讓他失望了。)

「為什麼我要把這集留給妳?妳是數學專家?物理專家嗎?想想妳的優勢!」因為搞得又多又雜,還對實驗結果掌握不足。他告訴我,「不要一次把所有的科學都放在同一集。」以製作單位來說,活動越多元越好。但對科學老師來,要先定義出這集的科學點,並由科學點出發設計活動,解釋原理以及延伸應用!雖然是蜂蜜的外行,但我應該是理化的內行。

小活動很多較瑣碎,所以大多淪於科學老師的講述式解說示範,缺乏了讓主持人帶著學生從探索活動中獲得知識連結與啟發的過程。蜂巢結構的活動操作,在科學上也缺乏關聯性,後來更發現六角形的奧秘並非只是我以為的那些。誰叫我只是從網路爬文,就上節目解說呢。「文化與科學結合,文化不能只是情境。少了田野調查,科學老師只是紙上談兵。」實在汗顏。

感謝的是謝老師多次針對後續補正與我書信進行指導,最後透過在棚內補拍特寫與製作動畫彌補。貪心什麼都想做,反而廣度有餘,深度不足,也把後續其他單元可以做的遊戲梗做掉了(很多文化文物間有共同的科學點)。自己對這集的表現評分不好,但輾轉聽說製作單位卻很喜歡這集的多樣化,其實那一集的收視還不錯。果然,科學老師與製作單位的想法有出入!

再回想蜂蜜這一集,其實鎖定「溶解度」,好好發揮就好啊!可惜,這也是我最後一次參與「遊客家搞科學」的演出。

後來又有機會接拍結合原住民文化與科學的「科學小原子」。我參與了拍攝前的工作,從探路勘景到實際拍攝,與幕後工作人員閒聊,看似嚴肅卻時而靦腆的導演,以及年輕有想法自然率真的企劃,博學多聞又健談的主持人道武司,還有熱情的攝影組工作人員…

在阿里山、日月潭、屏東瑪家,見識到不同領域工作者的敬業態度:拍攝前的企劃,勘景、準備、溝通協調;到拍攝時的演出、取景,與後製時動畫製作、配音、字幕、剪輯… 甚至會為了完整性,也捨棄一些已經拍好的畫面。原民台的製作人管姐這麼對我說,「節目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更何況要集合這麼多人的主觀,在節目中呈現出客觀…」真的不簡單!

我這個科學老師不再是在鏡頭前演戲,而是帶著小朋友很自然的上一堂課,關注在小朋友的操作與互動。教學上,也會思考如何帶動發現討論與互動,不再是純講述形式。這個單元在乎什麼?重點是什麼?科學搞太雜,容易失焦、搞砸!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我曾有個博士夢 2007年(我來台中的第二年)曾燃起讀博士班的想法,『再去唸書吧!』 婆婆願意幫忙帶孩子,先生也願意成全我的讀書念頭,於

遇到自己生命中的貴人,也做別人的貴人 以前在國昌,我常常教的不是『人』,而是『能力』。其實當時在教學上,也陷入一個瓶頸,儘管教學生活很充實,我也表現很好(?)

zfang最愛小甜甜與我的學生雨枬 小甜甜是小時候最喜歡的卡通。手邊唯三的少女漫畫,小甜甜就是其中之一。

2002美國行之跟團日記 有人說跟團出國比較不好玩,更何況我常常是一個人跟團,常會被問這樣是不是太寂寞?對我而言,又是個觀察別人、觀察自己的好機會

老王賣瓜(1)我的第一本書:「科學媽媽與孩子們的生活探險」 部落格十多年後,終於在2021.06 出了第一本書。

布拉格映像(四) 查理大橋風光 去年暑假跟團來到捷克,收穫滿滿,但整理相片的速度超慢,連十分之一也不到,而且~隔的時間越久,遺忘越多。這回還是談布拉格,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嘴開開,傻楞楞~輕鬆一下 無聊小玩意,輕鬆一下

投影小時鐘 看到王大胖介紹一個股東會紀念品~多功能開瓶罐器(他的文章內容很豐富,值得推薦),好生羨慕。自己好久沒有去兌換股東會紀念品

立體圖卡與多變幻卡 『用正面的角度看世界,快樂就會無所不在。』翻動會出現二個變換的圖案,你們知道它也是科學嗎?

光學創意作業~下水後圖案變變變? 分別在紙上與夾鏈袋上作圖,二者合成起來看似一個圖案,一旦將夾鏈袋放入水中,神奇的事即將發生……

似是而非的科學~黑金剛花生與花青素 曾看到這樣的影片,說~黑金剛花生是人工染色的黑心花生!但,真的是如此嗎?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