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式為什麼有的要加2,有的不用? 為什麼有些又要括號?
最近終於做了簡單的紙卡配對,把以前腦中的想法具體做出來。
即使市面有許多類似卡牌,記得有些版本還有紙卡,但還是選擇自己做比較合用,也在這裡分享檔案。
這個活動比元素配對( 課堂小活動~元素符號配對與應用@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有難度,也需要一些時間挑戰與補充。(是否使用請自行評估喔!如果第三冊第六章沒有時間可操作,也可以在第四冊3-1談電解質解離時操作。)
活動目的:
化學式為什麼有的要加2,有的不用? 為什麼有些又要括號?
前言:
國二上第六章,學生接觸了原子與分子,自然少不了元素符號與化學式。以往擔任N版第六章撰寫者時,市場老師總是會提出希望在課本裡就加入價數與化合物配對的觀念。
會議討論結果是,第六章的分量不少,增加價數觀念免不了又會牽扯到電子排列、八隅體等,反而增加學生負擔。而且有些物質並非離子化合物,以分子化合物來說,就要用共價的概念來了解組合規則,內容已經是高中程度。老師會補充的內容,不見得都要放課本裡!否則分量過多,折磨學生與老師自己。
回頭看英文單字學習背誦,一開始也是多念多熟悉,並未刻意在初學階段就加入字根概念。考量國中出現的化學式,多是常用的,加上離子化合物的內容與電解質有關,於是幾年前就在電解質單元裡放入正負離子與組合或解離的內容。所以在八上第六章,要解釋為什麼氯化鈣的Cl要2,而氯化鈉只要1呢?就簡單的以比例"本來"就這樣來說明,氯化鈣堆積出的鈣與氯是1:2,所以寫成CaCl2;氯化鈉堆積出的鈉與氯是1:1,所以寫成NaCl。
參考:
[95年基測考題] 老師在講解化學式時,以元素得失電子的觀念來說明,他利用凹角與凸角的模型作為教具,如下圖所示。甲模型表示失去一個電子的鈉離子和得到一個電子的氯離子之組合,乙模型表示失去兩個電子的鎂離子和得到一個電子的氯離子之組合,則丙模型最可能表示下列哪一種化學式?(A) CO2 (B) Mg3N2 (C) Al2O3 (D) CaCO3
說明:
這二屆的國二班因為有操作LIS牌卡,學生會注意到常見元素的電子軌域除了第一圈2個,其他每一圈都可以填8個。進而可以討論化學性質、族與周期表的關係,補充離子化合物比較容易,所以都會補充。今年,不想用說的了,有過之前元素配對的操作經驗,於是將化學式與中文做了紙卡配對,另外再加入正負離子與價數的概念做為補充,時間上比較有效率,到八下第三章電解質會更容易上手。
為了簡化製作:
- 形狀上都是長方形(鋸齒狀不好剪),離子或根離子的價數與寬度成正比,比較容易觀察。
- 顏色分為藍色、綠色、黃色,藍色部分為基本的化學式與化合物中文名稱,綠色是負離子,藍色則是正離子。
- 內容上盡量標示詳細,目的是讓學生從操作中發現,而不是考倒學生。
- 操作中注意到,學生對於鹽酸與氯化氫關係不懂,所以修改後以文字輔助。
這樣的好處:
- 學生很忙、老師只要檢核配對是否成功,偶爾提示注意正負離子數目。(我讓學生可以翻課本)
- 時間有限,也可以只組合藍色部分(化學式與化合物中文名稱),但其實加入離子並沒有花多少時間,方便解釋為什麼有些化合物的組成原子下方要加2。
- 以挑戰方式進行,很有趣!之後再到個人版,速度變快。
水的部分,有二種組合法,可以O2- 配2個H+,用OH-配H+,藉由操作順便帶學生了解。
缺點:
少數學生會問價數問題,就要看老師要點到哪裡了。(這些內容第四冊第3章會學到,N版之前版本3-1就有這些正負離子,便於組合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寫出解離方程式。)
教學過程:
我會先說明元素符號右側上下標的意義。
二上,熟悉這幾種離子化合物配對就可以。重要的是:學生是否明白化學式為什麼有的要加2,有的不用? 為什麼有些又要括號?
這個活動的第一個操作的班級202,最辛苦。(另一個班211也很努力,創下8分鐘的紀錄。而我還沒教化學式,因為先上第六章,他們只能查找元素符號)
牌卡都是他們自己先剪好試做與改良~然後才有後續大家的方便!
對了,這個活動不適合教室,教室雜物多加上桌子高低不平,牌卡容易遺失也不容易操作。
所以後來都在實驗室了,空間大一點,學生也比較專注。
挑戰結束,學生再進行空格配對練習(個人版學習單)。
檔案:
- 老師用的投影片:彈性理化化合物配對說明.pdf (以離子化合物為例,不包括分子化合物的原則)
- 學生版的學習單與解答:彈性理化_認識化學式與化學式組合配對(個人版學習單).pdf
- 活動版本以及牌卡資料:彈性理化_認識化學式與化學式組合配對(小組操作資料).pdf
以上是自己整理並經過操作修正,如果有錯誤或補充請自行更正。有些離子會多出來未使用到。
並建議老師多備份一份,有時候操作過程會因為前一個班級弄丟一二張,可隨時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