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902

度量衡與其相關影片

為什麼要測量呢? 度量衡三個字閃過眼前。 有了標準,測量就變得有意義。 這篇整理了幾段與度量衡相關的影片。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2599

分享連結 度量衡與其相關影片@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8-08-09 15:23:21 最後編修
2018-08-07 10:42:44 By zfang
 

在學習測量之前,是否有想過~為什麼要測量呢?

度量衡三個字閃過眼前。

度量衡分別代表長度、容量、重量。現代對度量衡的廣泛定義則是任何表示物理量(如溫度、時間)的公制單位。

之前到日本,看到他們有度量衡紀念日。

日本的是在11/1,不過世界計量日是在5/20。這是1999 年的國際計量大會的決議,將每年的 5 月 20 日訂為世界計量日(World Metrology Day)。

有了標準,測量就變得有意義。我也看到長度與質量的標準模型。

以下參考自維基:

關於長度標準:1公尺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通過巴黎的經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至今,公尺的長度已經被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1/299792458秒內行進的距離」。

關於質量標準:公斤是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中唯一仍使用實物進行定義的單位,即被定義為國際公斤原器的質量。法國在1795年4月7日頒布了關於度量衡的法律,其中規定克為「在冰融化時的溫度下,體積等於邊長為一公分(1/100公尺)的立方體的水的絕對重量」, 後來又改以4 ℃時一立方公寸水的質量為目標,製作了一件純鉑的公斤原器,之後再改用鉑依合金作為國際公斤原器。2018年之後,據說會以物理量(普朗克常數、亞佛加厥之類)重新定義公斤。

 

找了幾段與度量衡有關的影片,是教學補充,也長知識。(原來統一度量衡也方便賦稅啊!)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

 

這段也不錯

另外,提到長度與質量,就想到英制與公制。查資料時發現了這個跟公制英制換算有關的烏龍故事:

某個火星氣候軌道器(Mars Climate Orbiter)突然失去了聯繫...... 後來才發現,原來火星氣候軌道器的飛行軟體用的是公制單位(米,千米),而地面工作人員輸入的某幾個數據,卻是忘了把常用的英制單位換算成公制。這個忘了換算的數字,導致這個價格昂貴的軌道器進入低高度軌道,最終被大氣壓撕碎(有沒有變成流星呢? 我就不知道了。)。

 

延伸閱讀:

  1. 泛科學 此「斤」不等於彼「斤」 台斤市斤差異從何而來?——科學史札記(五)
  2. 世界計量日│科學史上的今天:5/20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理化實驗課側記] 未知物密度的測量 這個密度的測量實驗看似簡單,卻蘊涵了專注用心耐心團隊合作的重要。要專注,才能準確的測量出結果;要用心,才不會忘了小細節;要耐心,才不會因為太急使實驗失敗,要有團隊合作,才能快速而精確的完成實驗。

[影片] 科學方法 網路上找到幾段介紹科學方法的影片。

[密度補充影片] 金屬立方體(鎢與鋁)的質量與密度、密度浮力相關影片 整理幾段談密度的影片(鎢與鋁)、密度浮力,以及密度小活動,作為教學補充。

比重計 我有二個與密度相關的小玩意,二種不同形式的比重計,是從水族館買的。二者都是密度與浮力的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刻度』。指針型的讀數是越上面液體密度越小,而浮標狀玻璃比重計則是剛好相反,它的刻度是愈往下愈大

[認識天平] 古早天平與創意天平 找到幾個有古早天平的網站 如果是愛斤斤計較的科學控,應該會跟我一樣很愛。 好多已經是精品了!

[測量補充影片] 關於測量的一些影片(垃圾袋容積、測量神器、雷射測距) 測量是進入理化的第一堂量化的課。 為什麼要測量?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測量的東西?而那些是如何被測量出來?

隨機好文

讓光線轉彎~光纖玩具 這是常見的光纖玩具,像是半透明的塑膠線,點亮它會看見每一根細絲的前端,均會發出光點。

凸面鏡是魔鏡? 我就在車上捕捉到這個鏡頭,相片本身只是小ㄚ頭的背影,可是吸引我注意的是~左方汽車後視鏡所清楚呈現的景象……

生活中的彩虹 地上有彩虹!在餐廳落地窗前,陽光以某個角度穿過玻璃,而投影出彩虹。

杯與盤的對話~倒影杯 不銹鋼杯子本身就是曲面鏡,透過杯體的反射效果而形成有趣的圖案。

不只是『立竿見影』~我在德國的日晷映像 相片是2005年暑假去德國旅遊時拍攝的,將我所看見的日晷整理如下,當時只覺得日晷很漂亮,沒想到其中學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