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3391

針孔成像與暗箱攝影

18世紀的風景畫,流行用『暗箱』一種工具。它的原理其實就是針孔成像...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0121

分享連結 針孔成像與暗箱攝影@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09:43:09 最後編修
2016-10-31 15:16:42 By zfang
 

教到針孔成像時,突然想到去年參觀科教館『蒙娜麗莎在微笑』特展時,曾經看過一種介紹繪畫技法的動畫,是利用針孔成像將威尼斯的街景投影在畫布上,直接描繪出景物的外框。

查了不少資料,才知道原來這是利用暗箱的方式來作畫。它的原理其實就是針孔成像,當物體的 反射光線從一個小孔進入一個黑暗的密閉空間時,在對面的牆上就會出現一個小的物體倒影。早期的暗箱可以是一個房間,後來經過改良,改進為體積小,輕便好攜帶的木箱,因此在18世紀被畫家作為繪畫輔助的工具之一。

這種方法是攝影技術的前身。從暗箱作畫到攝影,如何提升清晰度?如何保留影像?如何使倒為正?這一段歷程,其實也可以訓練學生科學思維。於是,這篇文章是用我的邏輯,將可能的演變過程做最簡單描寫。

18世紀的風景畫,流行用『暗箱』一種工具。當時是將黑漆漆的閣樓內唯一的窗戶,套上一個大木箱,箱子上有一個小孔對著外面,將畫布固定在木箱後,然後畫布上便出現顛倒的街景,畫家直接描繪景物的輪廓外型。

這是我做的暗箱(針孔成像)簡單示意圖,圖中風景為捷克庫倫諾夫。

不過,『這樣畫出來的景物是顛倒的,怎麼辦?』沒什麼好擔心,只要將畫布翻轉過來就好。

如果在暗箱小孔拴上一條繩子,就能隨意放大或縮小圓孔孔徑,可以調節出清楚的影像,使清晰度提高。甚至,還可以在小孔前加一個凸透鏡或是凹凸透鏡組,使成像更清晰,而從原本的小原孔針孔成像變成現在的光學鏡頭。

稍微複雜一點的暗箱,還在暗箱中加裝反光的平面鏡(或凹面鏡),45度的放置角度可以讓光線有90度的變化,風景物透過鏡頭進入暗箱中後經反射到位於上方的磨砂玻璃上。而上頭舖上畫布,畫家便可以在水平面上作畫,也能把倒像變回成正像。

『除了用作畫的方式,還可以如何將暗箱玻璃上的影像留下呢?』將畫布用感光板取代,記錄下此時此刻的這番光景。這樣所形成的像,被稱為正像,也就是幻燈片所拍出來的照片。攝影技術就此展開……

回歸繪畫,『攝影機、照相機發明之後,就不需要再繪風景畫或人像畫了嗎?』
不是的,相片無法完全取代繪畫,繪畫是有厚度與深度的。

用眼為鏡頭,用心為底片,藝術家透過心靈將所見所思轉化,能以更感性更富有想像的方式,在畫布上呈現出另一種真實!

 

原文:2013-03-22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看影片閒話科學] 消失與隱身~哆啦A夢的隱形眼藥水 隱身?可能嗎?

色光、色料與網點印刷 光的三原色RGB與顏料的三原色CMY有何不同?有何關係?

魔鏡~魔鏡~誰最愛? 照鏡子是所有人的最愛,特別是對正值青春期的國中生而言,面子>>裡子~~『外在』比『內涵』重要...

福科小光點~在廁所遇見針孔成像(中) 成像觀察篇 這段時間總是會見到我在走廊與廁所間穿梭。 『我得去趕三點半了~』因為……男廁正上演”針孔秀”呀! 為什麼光點的位置與形狀都會有變化呢?顯然,這些光點的形狀與位置,是會隨著太陽位置高低而改變

彩色影子與借位接吻 用手電筒玩光學~顯得小家子氣……理化課上演彩色影子秀,咱們來玩大的!

當光與煙霧相遇~石板屋內的神祕光柱(廷得耳效應) 如果沒有踏入這間屋子,永遠不會想到在午後1點多陽光燦爛的山林石板屋裡,有個幽靜的角落.......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功與能的簡易動手做~吸管吹箭與做功 我的活動習慣是完全開放,略講大致方法,其餘由他們自己試。根據經驗,不是那麼容易就成功的活動可以玩比較久,也會讓學生有挑戰性。

不只是『立竿見影』~我在德國的日晷映像 相片是2005年暑假去德國旅遊時拍攝的,將我所看見的日晷整理如下,當時只覺得日晷很漂亮,沒想到其中學問大~

永安漁港的彩虹橋 在港口邊欣賞的彩虹橋,配合落日餘暉,映出不一樣的風采。天色暗了,彩虹橋便會點亮照明燈,成為名副其實的『彩虹』橋

真菌附身!非動物非植物的冬蟲夏草 並非所有被真菌寄生的昆蟲都稱為冬蟲夏草,中醫裡的冬蟲夏草專指

誰的腦袋裝石頭?黃魚的耳石(情人石) 除了讓我品嘗細緻的魚肉外,二尾黃魚還送給我二顆小石頭。這個“石頭”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