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擠壓扁扁的圓形鋁箔,幾秒鐘後居然發現它的體積慢慢膨脹,變成一個氣球了……它,是一個『自動充氣的氣球』。
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自動氣球的相關產品,強調優點:自動充氣式,省時、省力;球體内部氣體為二氧化碳,不氣爆,無毒,不傷人體;未充氣使用前,有效期可達10年以上;充氣後可保持一個月以上,不漏氣、不消氣。 這些氣球外層為鋁箔製,通常放的都是『酸』與『碳酸氫鈉』(小蘇打),平常二者並不相混,要充氣時只需將氣球內部檸檬酸水包壓破,與蘇打粉混合,產生二氣化碳,氣球便會慢慢膨脹。裡面的化學藥品的量要控制準確,否則產生的二氧化碳太少,氣體就無法充滿氣球,太多的話,又有充爆的可能。 市面上同樣也有類似產品『開心砲』,同樣是利用『酸』與『碳酸氫鈉』,它的量更多,且在鋁箔的一邊稍加設計,氣體迅速膨脹~最後終於沿特定方向爆炸!(不過真的很危險~雖然『檸檬酸與小蘇打』算是常見的食品,總是擔心小朋友誤傷眼睛。萬一用的是鹽酸……)
透過這類型玩具,可以帶學生思考:要作為自動充氣氣球,鋁箔製的球體可承受多少壓力?是否只要能產生氣體的實驗,都可以作為自動充氣的氣球呢?如何控制比例,調整氣體產生的速度?如何控制二氧化碳的產量,而使氣球不致撐破?可以用理想氣體方程式PV=nRT計算...... 安全氣囊也算是一種自動充氣的氣球,利用疊氮化鈉瞬間爆炸分解,速率極快。將乾冰(固態CO2)放入氣球中,常溫下昇華成氣體,也能使氣球自動充氣。 關於自動充氣的氣球,可參考"生活化學網"影片內容http://www2.nsysu.edu.tw/sysuchem/expt/life/
|
自動充氣的氣球與開心砲(爆炸包)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817
分享連結 自動充氣的氣球與開心砲(爆炸包)@zfangの科學小玩意(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最後編修
2019-11-30 12:53:49 By zfang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半圓形的橡膠小玩意 在一個戳戳樂遊戲盒中,找到這個小玩意。 『它是什麼?』這是一個典型的彈性位能轉為動能、位能的小玩意。
附放大鏡的指甲剪 指甲剪加放大鏡,簡單的創意!但~我總是擔心:在陽光下剪著剪著,會不會就發熱起來了?
在二手商店找尋科學小玩意 愛逛奇怪的店~去尋寶,尋找科學小玩意,跳蚤市場(二手商店),便宜好買,自然首選。那回,逛了一圈,撈到寶了。
磁浮陀螺 磁浮陀螺很炫,只要旋轉它,當高速旋轉平衡時,陀螺即會騰空飛起浮在空中,直到陀螺不在旋轉為止,才會慢慢降下來。 這種陀螺不
可擦拭的暗記筆 用暗記筆劃上重點,再利用暗記尺蓋住重點,可反覆背誦幫助記憶,若希望能恢復乾淨,用另一端擦拭即可清潔如新...
眼花撩亂~萬花筒實驗 『想想~三面鏡子其中之一夾角為45°的萬花筒,得到的圖案會是什麼形呢? 』
隨機好文
科學人的名片~房漢彬教授的光學名片 房老師的名片叫做『光學名片~幻鏡出色卡』,主題是『出色與感動』,透過光學幻鏡名片的協助,就可以還原出它原本就具有的特色,就是出色!
神奇的力學魔術~手指也能抬人? 這是合力的展現,一鼓作氣,齊心齊力,
進入轉動與力矩單元的課本小活動 搭配N版課本的warm up,來做個小活動。很欣賞這個設計,藉由隨手可以做的小活動,讓學生體會轉動。
[也是紀念] 遇見幸運草與曾經的第一個10萬人次紀念 『遇見幸運草』,這篇文章是科學小玩意當年(2009)在yahoo的第一個10萬人次紀念
[在scratch發現與學習] 迷宮遊戲切換關卡的三種方法 帶學生製作迷宮遊戲發現,要切換關卡有好多注意事項,這是學生常見的問題,所以就記錄下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