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843

醬料發酵?另類爆炸包 次要群組

食材放冰箱可以延長保存時間,但並不表示不會壞。 整理冰箱時,清出一些『陳年醬料』。例如:羊肉爐的醬包,這是上個冬天的~現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862

分享連結 醬料發酵?另類爆炸包 次要群組@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最後編修
2019-12-01 11:40:32 By zfang
 

食材放冰箱可以延長保存時間,但並不表示不會壞。

整理冰箱時,清出一些『陳年醬料』。例如:羊肉爐的醬包,這是上個冬天的~現在呀,已經夏天轉秋天 了,這包醬也快要過一歲生日了。


拿出來時,有些怕怕~『因為已經膨脹了。』

隨手放在桌上,室溫下又放了幾天。


這下可不得了了,包裝袋更鼓脹了,變得相當緊繃。

用手捏一下,相當硬,顯示裡頭壓力非常大。

曾經在山上拍過膨脹的麵包袋,那是因為氣壓變化而造成的物理變化。而這個羊肉爐醬料又是為何而膨脹?

『這是生物作用~發酵!』只要是因微生物或微生物所含酵素而引起化學變化,將大分子分解轉變成小分子的過程,都可稱為「發酵」。食品加工過程中常見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乳酸菌,例如:釀酒是利用酵母菌分解糖分而產生酒精、芳香物質與二氧化碳,利用微生物醃漬或發酵的方法,不僅可以增添食物美味、提升營養價值,也能抑制其他害菌滋生。

未添加防腐劑的天然醬料包,裡頭仍有不少微生物,透過冷藏只能減緩微生物的生長,如果未經高溫殺菌,或是殺菌的手續不完備,就有可能使其中的害菌作用,產生臭味與氣體,使食物酸敗。

*******

無獨有偶,在我家的冰箱裡,又清出另一包韓式泡菜。泡菜是利用乳酸菌自然發酵而成,在醃製完成後,仍會隨時間持續發酵,時間愈久泡菜愈酸,也會產生一些氣體,因此包裝會膨脹是正常的。


通常在包裝裡頭會附一包氣體吸收劑。

但因為我們這包是已開封後未食用完的,氣體吸收劑已經失去效用。


雖然在低溫下,乳酸菌經過『漫長時間』的努力工作,也形成泡菜爆炸包。

氣體只有二氧化碳嗎?發揮實驗精神,科學老師打開這二包"爆炸包",好好地聞一聞......
啊~@@。。。除了二氧化碳,從味道判別,有沒有可能還有氨氣?(其實~氨氣易溶於水,真要產生,我想應該也很快會與酸性泡菜醬汁反應吧.....)

*******

題外話:這篇文章命名為另類爆炸包,那麼~真正的爆炸包又是怎麼一回事?

爆炸包是利用小蘇打與檸檬酸產生二氧化碳的化學變化,使得塑膠包裝袋受不了壓力而爆開。相同變化的,還有自動充氣的氣球。要讓爆炸包爆炸容易,只要反應物過量就能讓反應快速且量多;而自動膨脹的氣球,則需適度控制氣體的產量(反應物適量),才能讓它可以膨脹卻又不至於爆開。

曾在班上示範講解過爆炸包與自動充氣的氣球,也許是買到品質不良的山寨版氣球......


這一頭看來膨得恰恰好。

而另一頭卻發現…..


其實早已瀕臨爆炸邊緣,.變成開口笑!

也因為如此,才讓我們觀察到,能夠讓氣球達到膨脹緊繃又不會爆開的秘訣,其實便是在於內部加厚且密合的塑膠層呢!

 

分類:科學五四三 2010/09/25 10:11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石來運轉、滾石生財 這是滾石生財。除了放對財位外,還要將球滾向內才行。(旋轉方向必須旋入,不可旋出。)

[功與能] 從『小蒨的豌豆』談起~拉鍊 の科學 (下) 小蒨的豌豆遊戲與拉鍊......這二者有何關聯?原來是因為豌豆仁左右交錯配置的組合,咬合的形式像拉鍊。

謝迺岳老師客家文物館參訪記(1)~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是傳統農業社會灌溉作物的工具,利用齒輪帶動串聯的刮板,產生連續動作,沿斜面引水向上,是中國人在二世紀的智慧發明。

食品鮮度保持劑~『酒精包?』 提到了食品保存,我們常在食品包裝內看到脫氧劑(鐵粉)或是乾燥劑(石灰、矽膠),在購買食品或是逛超市時,總是特別注意是否有

[光學] 哈哈鏡鏡前的親子光學實驗 先想想這個問題:媽媽站在凹面鏡焦距外,小孩站在凹面鏡焦距內,則二人的成像看起來是正立?還是倒立?

火焰五四三~焰色、氧化焰、還原焰 放在抽氣罐中持續震動的鬧鈴,隨著空氣越來越少,傳出的聲音越變越弱,終至無聲……這個有名的實驗

隨機好文

養樂多大聲公與多多笛選美大賽 便宜不起眼的多多罐,有辦法變身成聲音教具?這個不難。還有方法能提高它的價值喔!

神奇的力學魔術~手指也能抬人? 這是合力的展現,一鼓作氣,齊心齊力,

[scratch新手] 在角色造型中加入中文字 用scratch2繪製造型或角色,插入文字不能輸入中文,該怎麼處理?

碗卡住了,怎麼辦? 從烘碗機裡拿碗的時候發現小碗被卡在大碗裡。小碗還勉強能動,但怎麼拿都拿不出來。這下,該怎麼辦

科學家變臉了?! 在理化課本上塗鴉創作! K版用活潑的漫畫呈現發展過程幾個重要的科學家。上課到此處,忍不住就在科學家的臉上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