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811

日偏食~浴室裡的親子觀察

在浴室拍的日偏食方向怎麼跟在後陽台拍的不一樣?除了日偏食的針孔成像,小丫頭自己也玩起影子遊戲。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411

分享連結 日偏食~浴室裡的親子觀察 @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7-06-30 22:20:25 最後編修
2017-06-30 22:14:23 By zfang
 

家裡可以被日出的陽光灑進地方,除了後陽台還有主臥房的浴室。做完電鍋蒸盤針孔成像實驗後,想起小二的女兒昨晚還說今天(20120521)有日環食,她想看…..

於是帶著蒸盤跑去房間,叫起女兒。小蒨一叫就起來,弟弟翔翔則是怎麼叫也起不來,繼續在夢鄉裡。



帶著她,母女倆在主臥房的浴室做起實驗了。



方法簡單,把蒸盤放在光會通過的地方就能觀察。



配合媽媽的取景,小丫頭手舉得超高,她很敬業。



整理相片時發現,在浴室拍的日偏食方向怎麼跟在後陽台拍的不一樣?

讓小蒨來看相片找找有什麼不一樣,『好像左右顛倒耶!』這是什麼原因?
明明都是針孔成像,為什麼二個地方做出來的結果不一樣?由針孔成像結果(上下左右相反),可以反推當時的太陽。在後陽台拍攝的時間為6:03,而在浴室和小蒨一起做實驗時是6:19,看樣子,應該是在食甚前後。

其實這答案很簡單,關鍵不在地點,而是時間。在網路上找到當天網友pe91boow拍的日偏食(中部彰化地區,應該與我在台中看到的相近,中部看不到日環食。)

配合影片,整理彎彎月亮(其實是缺角的太陽)的弧度變化,試著想找出我所觀測的那個時間點。
 



實際的太陽,一開始是由右邊(西邊)先食缺。



至於這個示意圖,則是參考金門地區所觀測的日環食相片而繪製的。

然後,我開始對照,找到了和6:03時候的太陽,但是~搜尋影片卻找不到6:19符合我所推算出的太陽方向與角度!

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令我百思不解。隱隱覺得是否有什麼關鍵沒想清楚......與蒸盤角度或受測量位置的影響而有異嗎?即使是post文的現在,卻仍是未能釐清。(其實因為自己不是這方面專家,所以遇到問題時我會做些功課,找參考資料或進行思考,然而~還是不免有所疏漏,這時,將問題或移或拋上網,或許從不同角度去詮釋,能獲得大家的建議了。)

除了日偏食的針孔成像,小丫頭自己也玩起影子遊戲。

 

快七點才醒來的翔翔渾然不知啥是日偏食,要帶他去看蒸盤的投影,他也沒興趣。只是一直問我:『為什麼天上有一個狗要吃太陽?為什麼我的卡片上會有一個星星的洞?』

那天回到學校分享我的觀察結果,也做了調查問學生,『有沒有人在家有進行日偏食觀察呢?』學生搖頭,不是忘了有這回事,就是認為手邊沒有可以觀察的器材而不知從何下手。只有二位學生舉手,問他們如何觀察,他們說拿家中的X光片來觀測。數位相機的年代,傳統相機底片稀少了。若家中沒有底片、X光片,也沒有觀測用的眼鏡怎麼辦?告訴大家:『以後,即使沒有特殊道具,也能用針孔成像來觀測日食!』

後來,又一次太陽的盛會~金星凌日(2012金星凌日觀測記),學生們就沒有再錯過了。透過事前的功課,我們才知道原來只要有望遠鏡就能投影太陽,進行間接觀測。這又是另一個科學活動了呢!所以囉~若是錯過這次,下回日食時別忘了先準備道具,做些手邊就能進行的科學實驗!

 

2013-03-20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我的日晷映像(2011東歐篇) 當別人在景點前留影,在名店中購買衣服、包包與水晶時,我總帶著發現的心去尋訪日晷。尋找日晷與發現科學,使我常在旅途中自得其樂!

夕陽無限好 新家的夜景很迷人,面對著大度山,抬頭便見寶成裕元花園酒店的璀璨燈光。站在窗邊,看著上弦月與金星,星月相伴,彎彎的月好漂亮

不老的愛心陀螺!在國美館遇見陀螺阿公 去年某個冬日午後(2012.01.27),帶小孩來到美術館。廣場上剛好遇見一個阿公在表演陀螺,地上擺了一堆的大小陀螺。相

甘蔗渣的乾餾實驗 一年多前在阿簡的生物筆記中,曾看到阿簡介紹甘蔗的維管束,以及用顯微鏡對甘蔗渣進行觀察(甘蔗渣也可以很美麗),便一直在想,

熱對流熱氣上升~自動吸金爐(上)現象與原理篇 『為什麼金紙會自動進入金爐燃燒?金爐裡面是否有特殊裝置?』

日偏食~浴室裡的親子觀察 在浴室拍的日偏食方向怎麼跟在後陽台拍的不一樣?除了日偏食的針孔成像,小丫頭自己也玩起影子遊戲。

隨機好文

跟光玩遊戲~魔術骰子 乍看之下,它只是一個像骰子的鑰匙圈,再一看原來有一面是鏡子……然後呢?

眼花撩亂~萬花筒實驗 『想想~三面鏡子其中之一夾角為45°的萬花筒,得到的圖案會是什麼形呢? 』

[scratch新手] 用開關控制手電筒明滅(二)貓咪影子 燈亮貓咪就有影子,燈暗影子就不見

神奇的力學魔術~手指也能抬人? 這是合力的展現,一鼓作氣,齊心齊力,

體感溫度與溫度溼度計 第一次看到這種體貼的溫濕度計,在溫度濕度紅色交會區顯示會有食物中毒的危險。溫度高,濕度高,就容易孳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