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732

巧克力豆の物理(熔化)與化學(色層分析)

這種牌子的巧克力,號稱『只溶你口,不溶你手』。 背面英文字是這樣的:『The Milk Chocolate melts in your mouth…not in your hand.』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0829

分享連結 巧克力豆の物理(熔化)與化學(色層分析) @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07:30:02 最後編修
2017-02-23 17:13:25 By zfang
 

在教『物理變化』單元的時候,會特別強調『ㄖㄨㄥˊ』,溶解、熔化、融合融化與少見的鎔化。
『溶解』,水字旁的溶,一般需要水(或溶劑),例如:鹽溶解在水中。
『熔化』,火字旁的熔,物質的狀態由固體變成液體,因為需要吸熱,所以從『火』部。
至於『融』,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用呢?水乳交融!族群融合!

這種牌子的巧克力,號稱『只溶你口,不溶你手』。
背面英文字是這樣的:『The Milk Chocolate melts in your mouth…not in your hand.』

melt,『熔化』,牛奶巧克力的熔點30多℃,透過外面包糖衣(蔗糖熔點160℃),
就算裡面的巧克力熔化,也不會污染到手,除非吃到嘴裡,糖衣先溶解(或咬碎),
所以從巧克力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只熔你口,不熔你手』

『喜歡吃哪一種顏色?』紅色~誘人的糖衣,咖啡色的~好像比較單純,真的是這樣嗎?
為了科學買巧克力豆,可是自己不愛吃又不希望小朋友蛀牙,怎麼辦哩?
我們就挑出咖啡色的,來做『色層分析』實驗吧!

用少許水溶解表面的糖衣色素,巧克力變白了(撈起來吃掉)。我們要的是這些咖啡色的液體。

    

參考步驟:
(1)用鉛筆在一張圖畫紙的底部2cm高劃一條橫線。
(2)將巧克力豆外面的色素點在橫線中心點上。
(3)不讓水與色素相接觸,讓水慢慢上升(毛細現象),直到水到頂部。

翻過包裝背面,漂亮的糖衣全都是色素構成的,咖啡色~當然不例外!
約用2mL的水將6顆咖啡色的巧克力豆表面色素溶解,
家中沒有圖畫紙或濾紙,我用的是報紙(吸水力還滿快的),用牙籤沾色素(可惜暈開了~),
放在杯中讓水慢慢上升,持續一段時間……

最後,巧克力豆的『咖啡色外衣』,經色層分析出現:藍、紅、黃,其中紅、黃二色的辨識效果最好。

家裡如果有其他裹著糖衣的糖果~也來做一做實驗!

 

附註1.『色層分析』是利用不同物質隨溶劑在紙上的移動速度不同,而達到分離混合物的效果,
如果混合多種色素則呈現多個色點。

附註2.關於溶與熔,更深入內容可參考『生活與化學2』,p45,余岳川教授著
附註3. 這行英文字,在舊包裝大包(158g)的背面還可以看的到,小包(50g)的或新包裝就沒有囉!

 

 

分類:科學動手做 2008/12/26 20:50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勁爆喇叭與養樂多大聲公 利用養樂多大聲公或許可以解釋勁爆喇叭,原理簡單,吹氣、集氣à振動橡皮膜發聲à再透過共振放大音量。

立體圖卡與多變幻卡 『用正面的角度看世界,快樂就會無所不在。』翻動會出現二個變換的圖案,你們知道它也是科學嗎?

紙樹開花 記得小時候就有紙樹開花這種科學玩意了,最快樂的是等待長出時候了。很神奇,小小一棵樹下,倒入神奇液體,隨著毛細現象上升,等

氧化還原與偽鈔辨識筆 不知你可曾有這樣經驗:『碘酒遇到紙,也會變藍黑色!』難道是『碘』與『纖維素』也會反應?當然不是,主要是因為紙漿中為了增加平滑、潔白與膠合能力,所以添加了澱粉喔!(變色是因為澱粉!)

魔法魚?豐年蝦&神奇水馬騮【玩具篇】 上網以豐年蝦為關鍵字查詢資料,才知道原來它在香港還很有名哩!因為飼養容易且生長變化明顯,所以適合作為科學探究活動

會下樓梯的彈簧 二者的軟硬稍有不同,貴有貴的價值,還是玩具反斗城的有效果(實驗時發現~它會偷懶"直接滾下台階呢"),可以讓它下樓梯,當作重心的教材;亦可以用它來輔助說明『波動』,上下擺動製造橫波,前後震動製造縱波。

隨機好文

嘴開開,傻楞楞~輕鬆一下 無聊小玩意,輕鬆一下

乾的沙濕的沙 帶小孩玩沙,他們發現:乾沙濕沙顏色不一樣...

生活中的彩虹 地上有彩虹!在餐廳落地窗前,陽光以某個角度穿過玻璃,而投影出彩虹。

越夜越迷人~螢光、磷光與夜光書 小蒨的『夜光書』敘述不聽話的東東,不小心打翻爸爸工作室的螢光漆,而變成在黑夜中發出黃綠色光線的怪物…..

立體圖卡與多變幻卡 『用正面的角度看世界,快樂就會無所不在。』翻動會出現二個變換的圖案,你們知道它也是科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