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回鄉下,洗碗時赫然發現:煮飯電鍋的內鍋居然已經損壞,甚至還可以剝下一層『皮』~心中暗叫不妙:『哇~鐵氟龍內鍋一旦破損,裡面有毒物質容易釋放,會對身體有害…』照電鍋的破損程度來看,只怕我們吃下毒飯已有好一陣子了。
婆婆說:『因為電鍋是在台北的X-go百貨買的,很貴~內鍋壞了,丟掉可惜,又不知道要到哪買…』回台中趕緊上網去查,因為用的是『長鼻子動物』牌,在線上購買內鍋很容易,一天後,新的內鍋就寄到鄉下。
******
『炒菜不沾鍋,鐵氟龍安全嗎?』上到有機化合物,恰巧可以把這件事當作教材。
上網收集些資料:『鐵氟龍(Teflon),聚四氟乙烯,擁有極強的碳-氟鍵結和高分子量,具有抗黏特性、抗腐蝕性它在攝氏250℃下極為穩定,也不怕酸鹼,只有在溫度到達327℃時,才可能會開始分解,高溫下若乾燒~可能會裂解成極具毒性的氣體PFOA(註)。烹調時宜用木製鍋鏟,避免尖銳及金屬鏟具,清洗時也避免用金屬刷具清洗,以避免鐵氟龍薄膜損傷。』
註: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 PFOA),或全氟辛酸銨,是製造多氟聚合物的原料。製造鐵氟龍成分很多,如果含有全氟辛酸,科學家經動物(鳥)實驗發現,它可能導致免疫力系統受損…等不良作用。至於目前使用的四氟乙烯,尚未有證據顯示有毒性。
根據手邊書籍『生活週遭的100個秘密』說明,鐵氟龍的發明也是意外。1938年,當時研究佛利昂(氟氯碳化合物)的杜邦公司,在應該要灌滿氟氯碳化合物的高壓氣體容器裡,意外發現這個光滑、防熱的塑膠~就是鐵弗龍。最早因為它無法加工(不溶於許多溶劑中、高溫雖變軟卻不會熔化)而曾被視為無用,後來反而利用其耐熱與抗藥品侵蝕的特性,將它覆在物品表面,不沾鍋或是一些物品的包裝、衣服及家具的防水、管線的絕緣體……都有利用鐵氟龍與氟加工物。甚至,還用在二次世界大戰,原子彈的容器便是利用鐵氟龍做出的。
近幾年來,鐵氟龍已經利用在『熱水瓶的內膽』與『電鍋的內膽』,不會讓水垢與米粒附著在器壁。
******
原先擔心是鐵氟龍材質怕有毒~在準備資料時發現,家中購買的其實是『長鼻子動物』牌的黑金剛電子鍋,內鍋材質從鐵氟龍升級(?)為不鏽鋼,這下放心多了,日本人比台灣人怕死,『長鼻子動物』牌用不鏽鋼製成的內鍋,分為三層到五層(厚度從1.4mm到4mm不等),材質以不鏽鋼、鋁、鋁合金層層包覆而成。我看到的皮皮,就是剝落的一層合金。
收集資料時還意外發現,原來過去電子鍋加熱方式大多以電熱管/電熱盤傳導加熱,最新方式則是電磁感應(IH Induction Heater)加熱 (神奇耶~),採用「IH磁場導熱」原理,加熱時電流透過線圈產生磁力線,讓鍋子產生渦電流,使鍋體發熱,內鍋直接成為一個發熱容器!(與電磁爐一樣,鍋子本身要能感磁,例如鐵質容器。)
以IH為關鍵字,發現有不少爐具早已是IH電磁感應加熱,真沒想到,除了電磁爐,連電子鍋都能是電磁感應的應用!
分類:科學五四三 2008/05/27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