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2479

0℃~魔冰包

這是一種攜帶式冷包,需要冷敷時,用雙手扭轉,很快便會感受溫度急速下降,冰冰涼涼。拆開取出內容物,會發現裡面有裝著白色圓圓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818

分享連結 0℃~魔冰包@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最後編修
2019-11-30 12:56:04 By zfang
 

這是一種攜帶式冷包,需要冷敷時,用雙手扭轉,很快便會感受溫度急速下降,冰冰涼涼。拆開取出內容物,會發現裡面有裝著白色圓圓小顆粒與裝著液體的小袋子。
物質溶解於水中會伴隨熱能進出,強酸強鹼溶解會放熱,使溶液溫度上升;而硝酸銨(NH4NO3)溶解水中時,會吸收熱能使溫度下降。攜帶式冷包便是利用後者

  

原理,白色小顆粒是硝酸銨,液體則是水,使用時搓揉使內層水袋破裂,硝酸銨溶解於水吸熱,溫度迅速下降。生活上,我們使用食鹽與冰水混合作為冷劑,也是利用它的吸熱原理。

除了硝酸銨,冷包也混合尿素,這二種物質容易溶於水中,且能夠吸收熱能,硝酸銨的吸熱反應非常快速,尿素較慢。混合使用,能夠持續冷卻時間。硝酸銨本身有強的吸水性,所以放置於空氣中會潮解。也有些商品使用銨鹽與鹼金屬化合物,雖然冷卻性相當高,但使用時不小心,袋子破掉會有氨氣外洩之虞。

附一篇有趣的報導,說它有趣,是因為可以來學習與『找碴』。標題很嚇人~『裡面的成分可以當炸藥!』,看你敢不敢玩!其中主成分:硝酸銨,記者寫成硝酸氨,甚至是硝氨酸~
關於『ㄢ』,一般常見有三類寫法:
氨,NH3,氨氣。銨(根),NH4+,銨鹽的陽離子,例如:鹽酸與『氨』反應生成硝酸『銨』。胺,有機化合物含-NH2官能基,例如:蛋白質是由『胺』基酸構成。

學童愛玩的「魔冰包」真危險 成份竟然可以當炸藥
ETtoday 2007/08/09記者:記者陳諺瑩、王瑞璋/台北報導
夏天裡,小學生很愛用一種名為零度C「魔冰包」的玩具消暑。不過早在今年五月,就已經有小學生因為被裡頭的液體誤傷眼睛,緊急送醫。但到現在,這種產品還是到處都買得到,可是產品外包裝幾乎都沒有沒標示任何成份及製造廠商,如果您知道裡面所含的成分可以製造炸藥,那麼您應該不會再允許小朋友買來當玩具了。
小學生拿來當消暑玩具的「魔冰包」,每個約莫巴掌大小,售價也不貴,記者買了一包後,前往採訪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他在打開後,倒出一堆白色顆粒與一小包水,把這兩樣東西倒在一起,混合後產生化學變化,15秒後溫度立刻下降三度。
吳家誠表示,「魔冰包」裏有硝酸氨和水兩種物質(錯誤!應為硝酸銨),由於硝酸氨(錯誤!應為硝酸銨)能吸收熱能,所以接觸水之後就會結冰。他表示,硝酸氨呈弱酸(錯誤!應為硝酸銨),可以做炸藥,一般都是用來做肥料,不過,它還是有危險性,「即使只是這樣小小一包,如果不慎摔在地上,也是可能造成爆炸,威力大到可以破壞一個大櫥櫃,要是小朋友不小心吃下肚,後果更是不可設想。」
這麼危險的魔冰包,外包裝竟然大大寫著「無毒」「安全玩具」,雖然廠商特別標明「請勿破壞袋子」,顯然還是無法防止好奇心強的小朋友動手拆解。
事實上,早在今年五月底,就已經有一名小朋友在玩魔冰包時,被裡頭的液體噴出濺入眼睛,導致眼角膜輕微剝落。吳家誠解釋說,主要原因是魔冰包裡的硝氨酸(嗯~錯誤的離譜)溶化後,會浮出一層白色粉末,證明魔冰包裡不但裝有具危險性的硝氨酸,而且還是「劣質的硝氨酸」。

「魔冰包」這可是一個科學教材喔!你想怎麼玩?

 

∣2007年08月17日 (Fri) 12:48:

END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杯子怎麼哭了?『神奇吸水杯墊』與『冒汗小子』 能否反向思考,把缺點(水珠凝結的現象)化為賣點呢?果然又被我看到了這個小玩意,『冒汗小子』

綠色之火~變色打火機? 火是什麼顏色?你有看過綠色火焰的打火機嗎? 這是學生送我的打火機,一只是老爸買菸的贈品、另一只則是購自雜貨店(10元),

神奇測電條 用力按住兩個小白點時,由底部慢慢變色到上端,電力越足變色越快~ 測電條運用了二個科學原理:電流的熱效應、熱變色液晶(或塗料)

熱對流轉呀轉~風火輪燭台(走馬燈)東方篇 這也是熱對流的好教具

吸水膨脹玩具 有一種小時候玩過的玩具,把一隻塑膠小烏龜放在裝水的寶特瓶中,經過一二天,就會看到烏龜長大了,塞滿了寶特瓶…

這個不就是那個嗎?髮飾與科學玩具 本來只是看起來沒什麼的小玩具,賦予科學意義,就成了科學教具。若是再多一點創意或設計呢? 既是科學教具,也是女孩專屬的可愛髮飾!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scratch新手]下載scratch2.0與中文化介面設定 stratch2.0下載與中文化介面設定...

哇!好驚人的發散 實驗中學生閒的無聊,就把眼鏡摘下放在光源前...

不只是『立竿見影』~我在德國的日晷映像 相片是2005年暑假去德國旅遊時拍攝的,將我所看見的日晷整理如下,當時只覺得日晷很漂亮,沒想到其中學問大~

附放大鏡的指甲剪 指甲剪加放大鏡,簡單的創意!但~我總是擔心:在陽光下剪著剪著,會不會就發熱起來了?

[scratch新手] 用開關控制手電筒明滅(ㄧ) 想好久,終於做出來。同一個按鈕,按一下亮,再按一下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