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6768

[生活有機] DIY彈跳球與『聚乙烯醇』

二包看起來像彩色砂糖的結晶體,一個球形模型,根據包裝說明,將粉末倒入模型中,浸入水中~過一陣子,彈跳球就完成了,超簡單吧!『粉末是什麼?』『為什麼泡到水中就好了?水扮演什麼角色?』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364

分享連結 [生活有機] DIY彈跳球與『聚乙烯醇』@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13:36:05 最後編修
2017-06-21 10:36:08 By zfang
 

市面上關於物理原理的科學小玩意不少,化學類的就沒那麼多(膨脹玩具、紙樹開花、水晶寶寶……),主要在於化學藥品的安全問題吧。最近在數字便利商店可以看到一系列『酷博士實驗室DIY』的科學小玩意,就有不少化學實驗,例如吸水樹脂、自製彈跳球、紙樹開花與結晶花園……,每份約50元上下。本以為是大陸製的,沒想到仔細看標示,喔~台灣製造的。將科學實驗做成材料包,也是商機呀,不過安全性真的要注意,小朋友做實驗一定要有大人在身邊。(如果是學校老師帶學生在實驗室製作,藥品的成本會低一點。)

國中教久~化學都生疏了,虧我還是唸化學的~印象中,化學實驗雖有趣,但好像都沒有這些玩意來的新奇,現在的學生真幸福!於是呢~科學小玩意也來談談這些科學實驗吧,首先是『DIY彈跳球』。

*******

DIY彈跳球,二包看起來像彩色砂糖的結晶體,一個球形模型,根據包裝說明,將粉末倒入模型中,浸入水中~過一陣子,彈跳球就完成了,超簡單吧!『粉末是什麼?』『為什麼泡到水中就好了?水扮演什麼角色?』包裝上標示成份是聚乙烯醇。它是什麼?很特別嗎?其實還好,我們用的膠水就是聚乙烯醇水溶液。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簡稱PVA)是一種水溶性塑膠。它含有許多醇基,具有極性,可與水形成氫鍵,故能溶於極性的水,具有黏性,緩慢的流動性。

根據手邊的工業化學(很久沒翻的書)寫到,聚乙烯醇,並不是由乙烯醇聚合而得(乙烯醇(CH2=CHOH)並非穩定的分子),所以須由聚醋酸乙烯酯經皂化而製造。製造方法:將PVAc溶於甲醇CH3OH中,加入NaOH的甲醇溶液,徐徐加熱進行皂化(或稱醇解)。生成的PVA自溶液中沉澱出,將沉澱物做成碎粒,蒸發除去副產物醋酸甲酯與溶劑甲醇,即可。

另一說法是先由乙烯乙酯單體,聚合形成聚乙烯乙酯,之後再水解,形成聚乙烯醇[(CH2—CHOH)n]。

******

彈力球的製作中加了水,這牽涉到複雜的化學反應嗎?我認為這個彈力球,只是運用單純的『溶解』原理:染色的聚乙烯醇顆粒,當它浸到水中,表面部分逐漸溶解變成『膠水』,而將這些軟塑膠粒黏結成球狀。如果將少許聚乙烯醇顆粒加點水放在手中,可以發現它逐漸溶解,溶的速度不快,變成滑滑的黏液。

我做的彈力球,彈性不是很好,底部因為粉末顆粒壓的密實,所以外觀光滑,但球的上半部,則因為顆粒鬆散,雖然仍是黏結在一塊,但是『顆粒感』還在,感覺怪怪的!(這個東西小朋友做應該安全,還沒有帶小蒨做,她很想玩!)

還有一種彈力球,也是利用聚乙烯醇,不過還要加入硼砂。隨著硼砂與水量的改變,可以做出具伸展性的水黏土(鼻涕蟲)或是彈性好的彈力球!

 

 

分類:科學小玩意 2008/12/31 18:50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圓周運動與拖把甩水器 這可是科學玩意啊~水被甩出結合了慣性、摩擦力與圓周運動!

神奇測電條 用力按住兩個小白點時,由底部慢慢變色到上端,電力越足變色越快~ 測電條運用了二個科學原理:電流的熱效應、熱變色液晶(或塗料)

1000克拉可愛水晶大鑽石 ~變色『紫鑽』 鑽石的色澤會因為照射光源而不同,日光(白天)或鹵素燈下是紫色,而在省電燈泡下則是藍色...

跟光玩遊戲~魔術骰子 乍看之下,它只是一個像骰子的鑰匙圈,再一看原來有一面是鏡子……然後呢?

沙漏與油漏 我有一個沙漏,流完一回要十二分鐘三十秒,沒事總瞧著它發呆,自然課本裡有提到沙漏是一種計時工具,令我好奇的是,沙漏在流動時

[聲音] 四管火車木笛與Singer 四管木笛,吹起來就會發出火車的聲音。這是吹起來會發出火車鳴笛的四管型木笛,二管常見,四管比較少見到。

隨機好文

嘴開開,傻楞楞~輕鬆一下 無聊小玩意,輕鬆一下

針孔成像與暗箱攝影 18世紀的風景畫,流行用『暗箱』一種工具。它的原理其實就是針孔成像...

魔鏡~魔鏡~誰最愛? 照鏡子是所有人的最愛,特別是對正值青春期的國中生而言,面子>>裡子~~『外在』比『內涵』重要...

科學人的名片~房漢彬教授的光學名片 房老師的名片叫做『光學名片~幻鏡出色卡』,主題是『出色與感動』,透過光學幻鏡名片的協助,就可以還原出它原本就具有的特色,就是出色!

[ZF科學食驗] 簡單好做又好吃的黑糖涼糕DIY 黑糖涼糕,簡單好吃。很適合科學食宴客來做,搭配澱粉特性或是非牛頓流體的現象,可以結合科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