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2305

鋁罐,『水』來扁?

很喜歡扁罐的實驗,簡單有趣~『加熱的鋁罐,為什麼沉到水裡,居然就扁掉了?……』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623

分享連結 鋁罐,『水』來扁?@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0 05:15:10 最後編修
2019-10-09 10:40:46 By zfang
 

很喜歡扁罐的實驗,簡單有趣~總將它戲稱為沉水扁實驗(絕無政治意圖),『加熱的鋁罐,為什麼沉到水裡,居然就扁掉了?……』

這個實驗很多老師都會做,在某版教科書中也有,我的作法稍有不同,在這裡將內容整理出來,讓不熟悉的人也能做。更重要的是,主角不是別人,是五權318的大朋友,答應要為他們在科學小玩意中多記錄些全班的回憶。(得先聲明,不是因為要走了才給大家做實驗,平日的我如果時間夠,教學內容可是多元的喔!!   實驗背後還有個小故事,請見318扁罐實驗番外篇)

材料:坩堝夾、酒精燈、水槽一個(裝水八分能淹過鋁罐為最佳)。
做法:
1. 在鋁罐中加入少許的水,再將水倒出,讓鋁罐裡面殘餘一些水份就好。
2. 以坩堝夾固定鋁罐,放置於酒精燈上加熱,直到內部水份沸騰,罐口冒出大量的水蒸氣。

3. 將鋁罐倒立開口向下,迅速垂直地放入水中,可聽到罐子被擠壓發出巨響,觀察到罐身凹陷。

科學原理很簡單,不是因為熱脹冷縮,而是利用水蒸氣遇冷凝結的原理,當鋁罐中的水分加熱時,產生的水蒸氣將原本的空氣趕走,使罐中充滿了水蒸氣。
我們將鋁罐反扣壓向水面時,鋁罐形成密閉狀態。而當鋁罐更浸入水面下,罐內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氣體分子變少,使罐內氣壓迅速變小,所以,罐外的水壓與大氣壓力就會讓鋁罐「被水扁」囉!

請學生幫忙拍短片,影片沒有剪輯,放的是原始檔。
大廖自願幫忙,跟他們約好,我開始錄了之後,他們默數三二一就將罐子放入水中。
『開始,』我按了~等著,怎麼還沒動靜。
 『三二一,放嗎?』他們看著我,還在等候指示。
啊~『我已經在錄了!!』這個誇張的聲音就是zfang老大不溫柔的聲音。
18班男生在鏡頭前酷酷的,與下課時很會玩鬼抓人與摔角的表現大不同。影片中,手叉著腰不發一語完成最後動作~手拿鋁罐的是班長家鈞,允文允武~書讀得好,又會跑步呢!

 

再拍一次。
鏡頭一旁的宗圓居然在玩起酒精燈,他想讓火焰變大,在調整燈蕊長度。
反手扣入水……扁的漂亮!
宗圓嚇到了……這下他又不懂了~(真正的實驗效果,其實聲勢與水勢都驚人。) 

如果使用冰水,溫度差異大,效果更是明顯。而鐵罐不適合作此實驗,罐身太硬了,進入水中,見不到明顯變化。

在操作時,會請學生先練習將鋁罐反扣入水的動作,否則會因為浮力的關係,鋁罐壓不下去而使罐身扁得不夠徹底。不過別擔心,即使扁得不夠徹底,聰明學生還是會用同一個罐子做第二次、第三次,直到……
『老師,它已經極限了。』學生拿著一個很扁的罐子給我看。

另外也有一些”更聰明”的學生,大喇喇地展示他們的罐子,『 哇~超扁的,怎麼可能?』
原來那些不是被『水』扁的,而是『腳』來扁!

還有一種方式,不是用倒扣的方式,而是在開口處貼上大膠帶,隨著時間,罐內水汽逐漸冷卻凝結,內壓下降,大氣壓力就會使鋁罐罐身慢慢凹陷了。

『如果資源回收的鋁罐都用這個方式來做,一定很好玩?』學生開心地說。
先生,你確定嗎? 

 
分類:科學動手做 2010/07/17 05:56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謝老師的愛心~簡易鐵絲陀螺DIY 一根小小的鐵絲,要怎樣才能變身成一個可愛又能造型多變的陀螺呢?

用鹽水調出七彩分層 這篇,我們利用鹽(或糖)來調配出多層的七彩分層

碘的自身氧化還原~趣味變色實驗 課堂上或家中,有『碘』真的不一樣,只要一罐碘酒......透過演示操作的顏色變化,學習科學~有如變魔術,讓生活加些小趣味。

吸與吹之間~寶特瓶簡易噴水槍與二氧化碳測試器 利用家中的寶特瓶與吸管做了個簡單的小水槍,除了讓孩子玩;另一方面,這也是個大氣壓力教學中很好的小道具。

鋁片哨子與哨子裡的小球兒 『哨子裡為什麼會有一個小球球?沒有小球,哨子還會響嗎?』透過鋁片自製小哨子 ,就能操作比較。

油麵大變身~彩虹涼麵DIY 我會做另一種彩色涼麵,利用黃色的油麵與紫色高麗菜,紫色蕃薯也可以。

隨機好文

[scratch新手]下載scratch2.0與中文化介面設定 stratch2.0下載與中文化介面設定...

油水不互溶~彩色小珍珠 這個彩色小珍珠實驗利用過期的油與食用色素『油水不互溶』與『密度』的觀念,簡單又漂亮。

永安漁港的彩虹橋 在港口邊欣賞的彩虹橋,配合落日餘暉,映出不一樣的風采。天色暗了,彩虹橋便會點亮照明燈,成為名副其實的『彩虹』橋

新聞來找碴~結晶還是發霉?肥皂長毛了 (60's Fuzzy Wuzzy Bath Soap) 「…打開一盒新的肥皂時,發現肥皂上竟然有白色的毛,不禁懷疑難道肥皂也會發霉?」光滑的肥皂上怎麼會長出毛髮?要怎麼知道是發霉還是結晶呢?

體感溫度與溫度溼度計 第一次看到這種體貼的溫濕度計,在溫度濕度紅色交會區顯示會有食物中毒的危險。溫度高,濕度高,就容易孳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