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時候總希望能多一點時間。
如果真的多給了時間,你會如何?
不過,給的只有一秒鐘喔。
2015.07在中正大學我有一個夢的共備討論時,夥伴分享了這個影片。
發現了嗎?平常07:59:59 的下一秒為08:00:00,但是加了閏秒,就變成07:59:59、07:59:60、08:00:00
原來,在不久前(2015.07.01),七點跨八點時,這世界真的多了一秒。只是,給的這一秒,我居然沒感覺~
這一秒,恰巧可以在國三理化的”時間”單元,當個小話題。
大家對閏年閏月較熟悉:
但,閏秒?它是什麼?為什麼要加閏秒?每年都有閏秒嗎?誰制定的?為什麼是7月1日?台灣為什麼是要選在七點五十九分六十秒? |
閏秒的訊息是由國際地球轉動服務組織(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IERS)統一發布,今年(2015)是在7月1日上午全球同步調整閏一秒。台灣位在UTC+8時區,所以是在7點59分60秒做調整。
影像擷取自NASA。加了閏秒,就變成23:59:59、23:59:60、00:00:00
時間是人定義的:
- 以地球運轉週期計時的 “世界時” (Universal Time, UT)。一秒是依據地球繞著軸自轉和繞太陽的公轉,以平均太陽日的1⁄86400來定義。
- 以銫原子鐘計時(原子振盪周期)的“原子時"(國際原子時,TAI)。一秒為銫-133原子基態兩個超精細能級間躍遷輻射9,192,631,770週所持續的時間。
銫原子鐘相對穩定,國際電信聯盟(ITU)據此定義世界協調時間(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作為國際時間標準,台灣位在UTC+8 時區。因為地球自轉受到月球潮汐的摩擦力影響變慢,為了要保持UTC與世界時的一致性,因此每隔一段時間需添加閏秒(Leap second)調整。詳細可參考這裡。
這次的閏秒並非唯一,自1972年出現第一次「閏秒」以來,2015是第26次閏秒。圖片擷自維基。
多出的這一秒,你有感嗎?
文章寫於201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