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3011

爆米香與理化教學(1)~活動篇

邀請爆米香(台語:ㄅㄥˇ ㄇㄧ ㄆㄤ)師父到校表演,是我當理化老師以來一直有的想法...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0755

分享連結 爆米香與理化教學(1)~活動篇@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13:04:37 最後編修
2017-02-08 23:31:20 By zfang
 

爆米香(台語:ㄅㄥˇ ㄇㄧ ㄆㄤ),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能邀請爆米香師父到校表演,是我當理化老師以來一直有的想法,透過康軒昭聖的協助,在五權辦了校內自然領域研習,圓了一個夢!

第三節課,昭聖與劉師父很早就來了,此時還沒有參與的師生(刻意安排我的學生第四節再參與),和劉師父聊了一下。
爆米香要使用特殊爐具,必須耐得住高溫產生的壓力,而且還要能邊熱邊轉,現代版的爆米香已改用瓦斯加熱,利用馬達轉動爐具(不再用手搖),食材多了薏仁、小麥、蓮子、黑糯米等。
『為什麼要轉?』
『為了受熱均勻、不要燒焦。』

事前特別拜託要爆不一樣的~除了白米之外,劉師父準備了薏仁、大麥與燕麥。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米麩(台語:ㄇㄧ ㄏㄨ)」,正是由爆出來的榖類研磨製成的。師父給我看了今天要爆的材料~
『米要洗嗎?』
『白米不能洗,含水量太多不會膨脹。』
『要煮多久才能爆(ㄅㄥˇ)?』
『看壓力而不是時間,白米、薏仁是10;燕麥、大麥比較硬,要到12。』
10?12?我看了壓力表,它的單位是kgw/cm2,1大氣壓=1.0336 kgw/cm2,壓力不小喔!

『哪一種會變比較大?』
『薏仁的膨脹程度較大,它的口感較軟;米與大麥口感較脆。』
『豆類也可以爆嗎?』豆類、花生含油脂,不適合!

第一批學生來了(二個班),準備開始。劉師父一邊解說一邊將米放入特殊容器中,關緊,加熱,壓力最初上升慢,後來快……等壓力一到即熄火,準備了~師父吹哨提醒大家:『要爆了』,圍觀的師生們摀住耳朵,每個人臉上滿是期待與興奮。

師父將鐵製鍋爐轉向置入裝米香的鐵網狀容器(比較安全),插入轉動的鐵條,再吹一聲哨音~『ㄅ一』用力一轉,瞬間爆破聲一響(ㄅㄥˋ),煙霧瀰漫(小水滴)…容器門被打開,米香在一瞬間就爆開了。抽出鐵網下方拉片,白花花的米香『跌』入大圓盆。

為了增加效果,劉師父還邀請在場老師,參與這『震撼的一秒』,在許多老師親身試過之後,終於輪到我這個工作人員了。他指導我技巧,好期待!
『要爆的時候要吐氣!』
『為什麼?』
『這樣耳朵才不會受傷!』

原來,要爆的時候,師父吹哨子的用意有二個,一個是提醒大家,另一個是吹哨時,剛好就是吐氣,可避免耳膜因爆炸瞬間變化過大而受損!

我們傳閱一小盆爆好的米香,爆好的米香,比原來的米大了好幾倍,偷吃一口,咦~沒有什麼特別口感。『要加麥芽糖~固化之後才好吃!』劉師父將米香放在大臉盆中與麥牙糖充份攪拌。

『只有麥芽糖嗎?』
『麥芽糖、水、砂糖、油,這樣切塊時不易黏刀。』
之後倒入四方形的木框中,將米香攤平,再用力將米香碾平紮實,長木條做尺,用特殊的菜刀,將米香切成小方塊,分給在場學生一人一小塊。

因為活動真的很有趣,吸引許多非領域老師也帶學生參與,第四節課最多同時出現八個班~過程中遇上下課時間,哇~學生『爭食』的場面有些混亂,像暴動,甚至不少學生以為『搶』,就能吃到。(我看傻了,沒想到會這樣,一邊管秩序,還得提防學生闖入鍋爐禁區……這不是自然領域研習嗎?對領域教師『擠』不進來,感到抱歉…)

事後進行檢討,活動欠缺規劃,可以採取登記制,先報名限定班級,才可控制秩序維持品質。劉師父很希望能順便機會教育,他說在國小有生活課,通常都安排一個上午,一節課固定幾個班,例如看場地,若能容納三個班,就一個時段三個班,才有品質。首次舉辦我也沒經驗,今天的場面雖亂,總是一個開始~相信以後會順利些。

12點多~活動終於結束了~短短的二個小時,累到不行。(同事們很貼心,怕我來不及用午餐,還主動幫我盛飯…好感動!)
問一問劉師父:『此行做多久?』
『由黑髮做到白髮~』
『平常在那兒擺攤?一個人,還是有助手?』
『傳統市場與黃昏市場~平常一個人,假日就請兒子一起做。』
『生意還好嗎?』
他笑而不答~劉師父比較聰明,跑學校~一方面做『機會教育』,另一方面學校老師的『購買力』很驚人,業績應該不錯!

儘管我事先拜託不能在學校出現買賣行為,師父還是『貼心地』準備許多……這個行業會沒落嗎?我在舊版拋了個議題,當作學生作業。

 

原文發表於2008/04/07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用糖果來學科學~熔化、溶解與物質變化 這堂甜蜜蜜的科學課,分成幾個部分,先用巧克力來上熔化與溶解的概念,再用跳跳糖溶解釋出的二氧化碳,對比發泡錠的反應,來進行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比較。

糖果的科學觀察~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將跳跳糖與發泡錠共同作比較,科學的第一歩就是觀察,它們好觀察、有變化、新奇又可以喝,有意思。

火龍果果實篇~ 紅肉火龍果之酸鹼變色實驗 這種紅紅的色素不是花青素,而是莧紅素-Amaranthin,又名甜菜素-Betanin。

把舌頭染色的薑黃茶 第一次煮薑黃茶的趣味發現與『驚』驗

[相關影片連結] 真假愛玉仙草 補充真假愛玉仙草測試相關影片

這個玩意不簡單~從膠囊玩具談『膠囊』 對膠囊的溶解過程感到好奇,膠囊泡在熱水中變先軟黏,再慢慢『融』化,有透明物質液體流….為什麼沾到水會變黏黏的?

隨機好文

嘴開開,傻楞楞~輕鬆一下 無聊小玩意,輕鬆一下

跟光玩遊戲~魔術骰子 乍看之下,它只是一個像骰子的鑰匙圈,再一看原來有一面是鏡子……然後呢?

錢上的科學~驗鈔卡 塑膠片上的橫向紋路可以視為光柵,先利用光柵製作不同的隱藏式印紋,再讓光柵成為辨識的一個工具,這就是偽鈔辨識卡。

[scratch新手] 用開關控制手電筒明滅(ㄧ) 想好久,終於做出來。同一個按鈕,按一下亮,再按一下暗。

親近週期表~元素諧音成語 學生會感到害怕的周期表,要怎麼讓學生親近它呢?把學生國文課在背的成語,用元素諧音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