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了槓桿原理,我先解說科學玩具『平衡鳥』的基本原理,再利用鐵絲,帶我的學生,做個簡單的動手做『自製平衡玩具』。
教學目標:透過實際動手操作以了解槓桿原理的應用,以達成寓教於樂的目的。
科學原理:平衡玩具之所以會平衡,主要在於它是重心在支點下的穩定平衡。稍微傾倒會自行回復的過程,則可用力矩觀念來解釋。不需力臂等長,也不必考慮物體輕重是否相同,神奇的是,透過操作調整,它們自會找到平衡點,使合力矩=0。(程度好的同學可以再引導思考計算~)
方法一:
材料:牙籤、鐵絲、螺帽
將鐵絲纏在牙籤上,螺帽則固定在二端,小小調整一下,如果把螺帽視為雙手,則『雙手下垂』,最容易穩定。(為什麼呢?思考一下)
方法二:
材料:鐵絲、隨身小物品
將鐵絲折出一個小小的支點,將鐵絲二端捲成迴旋狀,即完成最簡單的小平衡鳥。
或將自己的小物品掛在鐵絲上,調整一下就可以完成。
技巧加上耐心,調整一下,每位同學都可以做得到。
當自製的平衡玩具立在手指頭上、筆尖,甚至刀鋒上時,學生會驚訝於~
原來製作平衡玩具並不困難。
一個平時上課常打瞌睡的學生,對於動手做相當有興趣,做出很棒的成果,同學們向他觀摩。
『要有技巧慢慢試,做出來時~』他的回答:『超有成就感的!』
學生喜歡『做』,只要課堂時間允許,我也希望學生多多動手玩科學。
延伸思考:
為什麼馬戲團走鋼索的表演人員要在手上持一根長竿維持平衡?
空中腳踏車又是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好好想一想喔!)
∣2007年12月11日 (Tue) 2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