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813

[輔導團活動]109學年度輔導員公開課李俊穎老師公開課(中港高中2021/03/21)

109學年度輔導員公開課李俊穎老師公開課(中港高中2021/03/21) 說課 【教學目標】 透過影片觀察,讓學生能夠發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5018

分享連結 [輔導團活動]109學年度輔導員公開課李俊穎老師公開課(中港高中2021/03/21)@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21-03-26 12:01:51 最後編修
2021-03-26 11:18:08 By zfang
 

109學年度輔導員公開課李俊穎老師公開課(2021/03/21)

地點:中港高中

授課班級:二年級美術班

授課教師:李俊穎老師

授課單元:大象牙膏與化學反應實驗設計

 

說課

這一堂公開課聚焦在實際操作,例如碘化鉀的數量、質量、誰倒進誰或者是探討燒杯的形狀等等變因。課程安排帶學生走完「計畫執行pe」、「分析發現pa」與「討論傳達pc」,教師提前準備好學生實驗設計中所需要的器材。

【教學目標】透過影片觀察,讓學生能夠發現問題。之後引導學生學到提出假設、設定變因及實驗設計,展現利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驗器材與藥品】藥品:雙氧水、碘化鉀、洗碗精、碳酸鈉、色素、線香、器材:手套、玻棒、量筒或錐形瓶、小燒杯、淺盤、秤量紙、尺

前一堂課的內容著重「觀察定題PO」,教師提供多樣變因素材的影片讓學生觀察分析,討論出什麼樣算是成功。

問題一:從兩部影片,你覺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問題二:你覺得造成兩部影片不同效果的原因?

活動二:請你設計實驗步驟,研究造成兩部影片效果不同的原因?

問題三:請寫下你的實驗設計(基本操作:雙氧水加入洗碗精及碳酸鈉後,倒入碘化鉀)

 

觀課

對象是國二的美術班學生,這一個課程不提太多催化劑,而是專注於化學反應現象的探討與觀察。

老師先說明器材與注意事項,這一節討論實驗步驟,老師並善用計時工具。並提醒學生使用雙氧水必須要戴手套,學生也會討論。

請學生備好器材和量秤藥品,10分鐘左右的器材領取,終於進入了實驗。

提醒學生觀察泡泡產生的過程並記錄泡泡噴出最大高度離洞口距離。

實驗後,請同學摸摸量筒的溫度。請同學拿線香去接觸泡泡,觀察有什麼現象?在進行線香測試所產生泡泡的性質的時候是最有趣的,一下子變得非常的明亮。

其中有一組因為使用50%的雙氧水,所以做出非常巨大的泡泡,許多學生都圍觀。

請各組將實驗結果記錄在大黑板,實驗結果只有質性描述、噴出高度及時間。利用歸納方式,找出影響大象牙膏噴發效果的變因,回想實驗過程中有什麼發現。

問題四:做完實驗後,想想為什麼會產生類似牙膏狀的東西

問題五:請解釋你們的操縱變因為什麼(不)會影響噴發效果。

各組上台報告,實驗結果及過程中的發現。教師統整學生的報告及實驗的原因和概念,包含反應物的功能、生成物的內容物、放熱反應等。

最後,俊穎老師帶著學生去看黑板上綜合的成果,引導他們去有氣泡產生最高探討哪一隻?哪些有影響?哪些是不會影響。整堂課時間拿捏剛剛好,俊穎老師留下個問題讓學生回去之後進行後設實驗反思。

問題六:你覺得你的實驗有什麼可以改進的?

問題七:你覺得哪一組實驗表現最好,哪一個地方值得你學習?

問題八:做完實驗後,你想問什麼問題?

 

議課

龍卿校長:小孩子在老師帶領之下完整的進行實驗的操作觀察,以完全探索的方式進行。這種實驗方式最接近自然科的本意。只是所有的東西放在桌上自由企業,幸好大多是安全的器材。但也可以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如何拿取較安全?怕別班不像這個班如此乖巧。兩相衝突之下到底是要思考是先配好不過是先配好就少了探索還是開放探索呢?量高度的時候校長也發現學生因為手懸空所以會發抖,如果要讓數據更具說服力,建議一開始就是由桌上進行測量。

文昭老師:碘化鉀本身也會參與反應,在這個地方對國中生指導催化劑是否合適?俊穎老師表示,課程全程並未刻意提到催化劑的角色,目的是讓學生進行化學反應的觀察,並且進行實驗設計與及分析致中則說,看到學生看過影片,所以大部分的操作是OK的。

莉芳老師:對於器材的領取來說,動線的安排可以再作調整。自助式取用的優缺點,在於前者可以讓學生自由探索,但後者也可能出現藥品拿錯,或者是碰撞干擾等等。老師引導學生注意小組必須要上去黑板填寫資料。老師的指令明確,也具體。下課前10分鐘邀請幾組學生進行發表。發表的時候雖然學生聲音小,但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安靜聆聽。老師並適時切入與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聚焦在影響反應的各項變因,總結做得非常好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研習資料] 分區巡迴輔導與領召共備課程(以戶外探索環境教育為例)~霧峰國中(20181123) 輔導團團務資料

[共備觀課紀錄] 敏慈老師的浮力探索第一堂課 這篇是我參與新竹縣成功國中共備與觀課的紀錄,敏慈老師以二個浮力小實驗引發學生對影響物體浮沈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輔導團資料] 106.04.28全市領域召集人會議第二場與生活科技與理化教學實作 單純輔導團工作記錄

迷你肯特管(下) 科展分享心得與迷你肯特管實作 2014.10.17上午,在熟悉又陌生的福科視聽教室(會議室)進行一場全市科展指導經驗研習活動。『為何而來? 為誰而戰?

96.10.24自然領域校內研習(第一場)心得與檢討 自然領域校內研習(第一場) 時間:96.10.24(三)下午第五節 主題:『以CO2為主題的科學小玩意』 分享者:莉芳

111學年度自然科學輔導團全國研討會暨策略聯盟—中區場次—下午場—磁轉發電「簡易發電陀螺組」劉之聖老師 研習紀錄

隨機好文

越夜越迷人~螢光、磷光與夜光書 小蒨的『夜光書』敘述不聽話的東東,不小心打翻爸爸工作室的螢光漆,而變成在黑夜中發出黃綠色光線的怪物…..

哇!好驚人的發散 實驗中學生閒的無聊,就把眼鏡摘下放在光源前...

多出的一秒鐘~閏秒(Leap second) 2017.01.01上午 08:00將會多一秒喔!

[scratch新手] 我的作品~從排紅磚開始變化(2) 親子小遊戲~黑白棋與五子棋(分身、重複、造型切換) 利用排紅磚概念做個簡單的類圍棋遊戲,當成親子活動

葉面上的小寶寶 ~蕾絲姑娘落地生根 這回,看到的不是落地才生根,而是『葉還未落地,小葉芽就先準備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