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495

黑糖涼糕製作與分享~番外篇

這篇先記錄我分享黑糖涼糕的二三事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0364

分享連結 黑糖涼糕製作與分享~番外篇@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06:09:25 最後編修
2016-12-05 09:01:20 By zfang
 

我喜歡做簡單的食物,好做,好分享。之前的糖心蛋、黑糖涼糕就是常常做的點心,天生的理化老師實驗個性,於是常常嘗試著改變條件,或是從錯誤中得到經驗,並與教學結合。因此,也衍伸了一些以吃為中心的食用科學。最近在整理這一塊的教學與分享經驗,從"吃"來學科學。

這篇先記錄我分享黑糖涼糕的二三事。

黑糖涼糕是用太白粉做的,所以可以搭配非牛頓流體的課程。調太白粉糊,體驗一下非牛頓流體非固體非液體的怪異特性。很好玩,要墊上報紙才不會弄得滿地都是。不過,這些太白粉糊的後續處裡麻煩,要倒餿水桶。

也因為觸感與性質像水黏土,也可以搭配水黏土的製作一起討論。水黏土是用硼砂與膠水混合而成,不必加熱,也不能吃。我們的黑糖涼糕雖然要煮,但可以吃。我個人較愛後者。

在很多次的研習,也帶著黑糖涼糕一起當作伴手點心。一早起來做,蒸熟,然後帶著逐漸放涼的黑糖涼糕與少許黃豆粉、剪刀盤子等,出發到研習會場。在休息時間,當場剪當場解說也當場讓人吃。這種感覺讓老師們覺得很新鮮,若是他們願意,也讓他們自己剪自己沾,體驗黑糖涼糕的黏性。

七月初,更是扛著電鍋、卡式爐、鍋子等傢私,來到中正大學的偏鄉教師研習,在上午的休息時間,當場示範如何烹煮,並把它當成我們探究教學課程的一個實驗,講解糊化與各式澱粉的特性。煮過在來米粉(製作蘿蔔糕),糊化後模樣與性質和木薯澱粉有相當大的差異。

製作非常簡單又好吃,研習結束後獲得不少回響,大夥紛紛試作分享。這讓我覺得很開心。

很快就在FB看到月鈴的作品了(下圖左)。「我成功了,夢二國中自然食晏客莉芳老師探究課程---木薯澱粉糊化與蔗糖 融合之探討!接著要進行攝食與消化的部分....哈哈....」融合後不是要吃嗎?月鈴很可愛,她說:「已完食!我們就是靠人體q彈度、及甜度檢測器來進行應變變因測量的!」

 
右邊這盤是怡嘉做的。她在SF14只吃到一點,我說要在夢二研習時教她,果然回家就試作,真可愛。

淑卿老師更厲害了,還作了鳳梨涼糕,標準探究精神:「好吃又好玩,真開心研習的時候學了黑糖糕的做法,按配方做了不過癮,剛好有姐姐送的鳳梨汁,半杯鳳梨汁,一杯木薯粉,1.5杯水,小火不斷攪拌到黏稠,倒到烘焙紙上入電鍋蒸,放涼,倒些綠豆粉比較不黏手(我家裡沒了,改用小麥胚芽粉,應該能吃、對味的都可以吧),再剪開成小塊,完成!謝謝莉芳老師分享,黑糖糕真的太好吃了。用鳳梨汁試做也很不錯,外面灑的粉可能要再找對味點的,糖粉或椰子粉,下次要來試自家種的檸檬,太有趣了,尤其是從烘焙紙剝離剪下的過程,很療癒。」

 

好有探究性的食用科學啊!!

也把這樣的"作品"送給我的麻吉Sulauda Su,用最原始的包裝,以半成品讓她感受動手做的樂趣。 親自切才能感受奇妙的黏性~~ 這是標準的何式送禮兼送體驗的風格啊!特別提醒她,「要切成漂亮不容易喔,放冷了再切。切面很黏手,要馬上沾粉喔。」


「像不像三分樣,我切的技術勉強可看哩!y^0^y」她說。
哈~切得棒極了!

 
2016-09-28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包葉檳榔誰來捲(下) 原鄉阿嬤的包檳榔巧手 原住民嚼檳榔喜歡塗抹白灰,包葉檳榔的白灰是包在荖葉的葉表(光滑面)。 將抹了白灰的荖葉折疊後,巧手捲成筒狀,再塞入一個

金黃色香甜的雪花~爆玉米花 像放鞭炮似的,一顆顆的玉米花滿滿地相際被推擠出來,像下雪一樣……這是金黃色香甜的雪花!

二合一、三合一、幾合一?調和咖啡與食品添加物 豈止三合一,至少也有十種東西在裡面!根本是多又多。 不是只有奶精、即溶咖啡、糖嗎?這一切都是合併標示的問題。

玩蛋~用暖暖包與乾燥劑來煮蛋 暖暖包或乾燥劑能煮蛋嗎?剛好在舊檔案看到以前(2013.04)曾帶學生在課堂中煮蛋的老照片,就把這二個小實驗簡單記錄一下。

[影片素材] 爆米香探究 這篇是與爆米香有關的影片素材,可以與爆玉米花一起討論與設計探究活動。

古早味童食~椪糖 本來就只是糖呀,爆米香的『爆ㄅㄥˇ』是狀聲;椪糖沒有爆炸,它的『ㄆㄥˋ』~其實是『凸』的台語發音。

隨機好文

上課也要動一動~手腦為何不協調? 這節課不談科學,坐膩了~ 來讓手腳~動一動囉!

在牙科遇見光學~光固化機的藍光與橘色遮光片 帶小孩看牙醫,看到有著橘色遮光片的光固化機...

凸面鏡是魔鏡? 我就在車上捕捉到這個鏡頭,相片本身只是小ㄚ頭的背影,可是吸引我注意的是~左方汽車後視鏡所清楚呈現的景象……

哇!好驚人的發散 實驗中學生閒的無聊,就把眼鏡摘下放在光源前...

影子怎麼斷了? 影子的形狀,根據光的直線前進,形狀該與原先物體相似,就算部份變形~也不會差太多,如果影子投影在非平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