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2919

打點?還是燒點?電火花式打點計時器

傳統撞擊覆寫的打點計時器容易因為摩擦力或撞擊而影響測量出的間隔,使用電火花燒出來的就順多了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0728

分享連結 打點?還是燒點?電火花式打點計時器@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4 23:45:09 最後編修
2017-02-05 22:26:16 By zfang
 

國三進入運動學,那天利用一節課帶學生到實驗室一起操作『單擺實驗』與『打點計時器』。

打點計時器的實驗是將紙帶放在複寫紙下,用手或滑車拉動紙帶,通電的打點器就會做規律而快速的振動,使複寫紙下方的紙帶留下軌跡。紙帶上的點,每兩點間的時間間隔是一樣的,如果打點計時器是20Hz,就表示相鄰二點的時間間隔是1/20秒(0.05秒)。


打點計時器可做為計時的工具,藉由點與點之間的距離來可以表示物體的運動情形。

學校是新學校,設備器材多是近三年才購置,打點計時器的外型和課本的”陽春型”不一樣。


學校的看起來比較高級,被白色塑膠外殼包裹著,看不到內部構造。

來實驗室上課前已經教導學生打點計時器的構造與原理,課本上的打點計時器是利用電磁鐵原理吸引撞針敲擊複寫紙而留下痕跡。看了標示,我們的是50Hz,也就是點與點的間隔是0.02秒。

發下一組一臺打點計時器,每個學生撕一條20公分的紙帶,嘗試著拉出等速度,等速度代表物體運動速度維持固定,點與點的距離都相同,要能穩定地拉出等速度並不容易。不過呢~卻發現有些組打出來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坨模糊的軌跡。


是因為複寫紙已經模糊了嗎?可能是因為長時間撞擊某一點而變得不清晰。

建議他們將黑色複寫紙轉個角度,看看點與點之間是否能夠分明。
學生試了,但仍是模糊。
『老師,我覺得點不是打出來的,很像是燒出來的。』
燒出來的?這個發現有趣了!


學生們分享他的發現,原來他們把塑膠殼拆了!


『老師你看,有火花耶!』仔細一看,果真有火花,看樣子"點"真的是被燒出來的。


『我們還發現,用手也會有火花!』學生示範給我看。

這看起來像是尖端放電的火花,似乎和之前用電漿球產生的火花一般。
『不痛嗎?』會痛!
為了想讓老師拍個清楚,他算是為實驗”犧牲”。(警語:在實驗室中請勿進行危險動作,拍攝前已經確認電流的安全性。)

後來才知道,原來學校用的是電火花式的打點計時器。傳統撞擊覆寫的打點計時器容易因為摩擦力或撞擊而影響測量出的間隔,使用電火花燒出來的就順多了,只是~若是一次燒出一堆點,可也就會哭笑不得了。

 

分類:教學現場與課堂側記 2012/09/14 11:06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弓與箭(3) 箭為何追風?箭與風向計 有什麼活動也能展現出"箭的迎風飛行"呢?我們將『風向計為什麼會迎著風?』與『有羽箭會何會追風前進?』做為類比。

[慣性影片]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抽桌巾與慣性 幾段跟慣性有關的影片,跟學生上課一起討論。

當何某遇上江某(下)~吸管呼啦棒 利用這吸管玩意複習圓周運動、慣性、施力做功、力矩與轉動,順便還教學生簡單的『轉動慣量』觀念與『掌狀複葉』。

[槓桿影片]平衡之美!一根羽毛的重量 極輕的羽翼,能否壓住泰山?找尋平衡鳥相關資料時發現這幾段影片!

簡單機械動手做~投石機大賽(上)製作篇 從投石器體驗槓桿與能樣轉換,從動念、製作到比賽,在考前很緊的時間裡,還是堅持留時間讓國三學生完成投石機大賽。這篇記錄第一二堂製作過程。

[影片]卡通頑皮豹與簡單機械 頑皮豹影片裡也有不少片段,可以用來上理化或討論簡單機械。

隨機好文

功與能的簡易動手做~吸管吹箭與做功 我的活動習慣是完全開放,略講大致方法,其餘由他們自己試。根據經驗,不是那麼容易就成功的活動可以玩比較久,也會讓學生有挑戰性。

影子怎麼斷了? 影子的形狀,根據光的直線前進,形狀該與原先物體相似,就算部份變形~也不會差太多,如果影子投影在非平面呢?

錢上的科學~驗鈔卡 塑膠片上的橫向紋路可以視為光柵,先利用光柵製作不同的隱藏式印紋,再讓光柵成為辨識的一個工具,這就是偽鈔辨識卡。

光學創意作業~下水後圖案變變變? 分別在紙上與夾鏈袋上作圖,二者合成起來看似一個圖案,一旦將夾鏈袋放入水中,神奇的事即將發生……

永安漁港的彩虹橋 在港口邊欣賞的彩虹橋,配合落日餘暉,映出不一樣的風采。天色暗了,彩虹橋便會點亮照明燈,成為名副其實的『彩虹』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