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0338

Speed?速率,還是速度?

速度?速率?有差嗎?有時候還會跟頻率搞混呢!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735

分享連結 Speed?速率,還是速度? @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08:23:32 最後編修
2017-09-05 12:46:26 By zfang
 

按滑鼠的遊戲中,甲10秒按20下,乙則是20秒按50下,誰按的速度快?

看起來,似乎是乙的速度快,但……在科學上,按滑鼠沒有位移,這個不是速度,這是頻率。路跑時,談到的運動快慢也不是速度,其實是速率。(化學反應的快慢,則用反應速率來表示,雖然是速率~但並沒有路徑長。)

速度?速率?有差嗎?

速度是生活中常用來描述運動快慢的詞,講話或寫文章時常用『速度』,鮮少用『速率』。對一般人來說速度速率差不多,甚至是覺得一樣。但到了國三的理化課,這二個明顯不同!(還是考試的重點呢!)

速率是單位時間所走的路徑長,沒有方向性;速度則是單位時間內的位移變化量,是有方向性的物理量。

路徑長是實際走的距離,可能是彎彎曲曲;位移則是起點到終點的位置變化(有方向性的直線距離)。跑操場一圈400公尺40秒,以路徑長來說,是跑完400公尺,所以速率是400/40=10(m/s)。但對位移來說卻是0,速度是0/40=0(m/s)。

也就是說,你以為跑超快~很抱歉,其實你的速度為零,因為你又回到原點!

*******

對理化老師來說,速度、速率二個的意義大不同。對一般人或是英文老師呢?先去查定義,速度的英文是velocity,而速率是speed。(速度縮寫的v,就是取自velocity)

手邊沒有普物原文課本,跟同事借英漢辭典(朗文辭典),來看看這二者的不同:


speed,速度、速率,這個較常用。例句來看,每小時多少公里~這是我們熟知的速度(率)單位。
印象中,常看見英文用speed來代表速度,但speed在學術上的意義是”速率”。


velocity,是較專業的術語,沿一定方向的速度,強調方向性。

英文老師怎麼說速度?『速度的英文是什麼?』我問同事。
『pace』她說了讓我陌生的單字。(我的英文很遜,當初就是要逃避英文才念理工組,卻沒想到課本與paper,全部還是英文~~)


pace,也是翻作速度,還有非物理學定義的快慢~例如:計畫的"進度"。

到底形容物體運動的快慢是速度,還是速率?是speed、pace,還是velocity?

我覺得,速率也好、速度也罷~懂得對方講的就好,真實生活不必複雜!除非是在理化考試或是用在專業上才要去細說分明,對日常用語來說,中文用速度,英文用pace和speed都較velocity來的口語。

另外,我也發現,原來speed和pace在跑步練習配速上,意義是不一樣的:

speed是固定時間看距離,每小時跑多少公里(公里/小時)。
  pace則是固定距離看時間,每公里需多少分鐘(分鐘/公里)。

 

後記:
科學與生活常常可以相互呼應。繞了一圈回到原點,位移雖然是0,但過程中的風景與體會,絕對是比同樣是位移為0的原地靜止,獲得或學得更多。曾經付出過的,不會憑空消失。

延伸閱讀與參考資料:速度與速率的迷思速度與速率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能量轉換] 幾段能量轉換影片(介紹動能位能) 由影片的梗,可以切入位能(重力位能)與動能,然後呢,誰提供能量讓石頭上山?老師再引入做功的概念。

弓與箭(4) 離弦之箭如何飛行? 箭在離弦之後,究竟是如何飛行的?人類一定很早就知道箭的飛行是扭曲、抖動的。所以囉~透過箭羽的運用,使箭的飛行更穩定。

[網路影片]用紙捲做科學玩具~投石器、弓與彈弓 網路上找到的幾個用紙捲做科學玩具~投石器、弓與彈,以後帶學生做。

「人體打點計時器」活動記錄 如何讓國三直線運動課程不再枯燥無聊?這篇,分享不一樣的人體打點計時器活動。

簡單機械動手做~投石機大賽(上)製作篇 從投石器體驗槓桿與能樣轉換,從動念、製作到比賽,在考前很緊的時間裡,還是堅持留時間讓國三學生完成投石機大賽。這篇記錄第一二堂製作過程。

簡單機械動手做~投石機大賽(下)比賽篇 從投石器體驗槓桿與能樣轉換,從動念、製作到比賽,在考前很緊的時間裡,很慶幸自己還是堅持留了時間,讓國三學生完成投石機大賽。本篇介紹比賽過程。

隨機好文

可擦拭的暗記筆 用暗記筆劃上重點,再利用暗記尺蓋住重點,可反覆背誦幫助記憶,若希望能恢復乾淨,用另一端擦拭即可清潔如新...

凸面鏡是魔鏡? 我就在車上捕捉到這個鏡頭,相片本身只是小ㄚ頭的背影,可是吸引我注意的是~左方汽車後視鏡所清楚呈現的景象……

魚頭魚腦?再探黃魚頭骨與魚腦石(耳石) 耳石在魚頭中並不是以心型排列,看起來反而像蝴蝶。驚訝地發現黃魚頭顱的結構,就像是巧妙的建築構造,頭顱是空的,是左右對稱的,並且有菱形(倒鳶型)的圖案

[受訪記錄] 科普教育好好玩 ! 古典音樂教育花園受訪紀錄 2016年2月,zfang接受古典音樂台教育花園節目的採訪,談科普教育

看新聞學科學~酸會腐蝕保麗龍?熱桔茶! 保麗龍杯與柑橘果皮油脂的化學變化,這個新聞也適合做探究教學課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