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7421

鹽與冰(二)~灑鹽為何能除雪?

在許多會下雪的國家,冬季道路積雪,常以灑鹽的方式除雪,其原因為何?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512

分享連結 鹽與冰(二)~灑鹽為何能除雪?@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13:30:20 最後編修
2019-09-27 15:02:49 By zfang
 

接續用鹽釣冰塊(鹽與冰(一)~用鹽釣冰塊)的話題,繼續討論『鹽與冰』。

這是高中化學的題目:『在許多會下雪的國家,冬季道路積雪,常以灑鹽的方式除雪,其原因為何?』
A.鹽可吸收水分,使路面變乾
B.增加接觸面積,可增加雪的融化速率
C.使水溶液的凝固點下降,雪易融化成水
D.鹽溶解時放熱,使冰雪融化
答案(反白後可見):C,使水溶液的凝固點下降,雪易融化成水

*******

在水中若溶有其他的物質,水的凝固點會下降(關於下降的計算在高中化學會教授,國中理化僅在介紹水溶液時提及:加鹽會使水溶液沸點上升),剛撒上鹽時,只有一小部分冰雪化為水,隨著更多的鹽溶解,鹽水溶液的凝固點會再下降,促使冰雪的融化…提升道路安全。(如果是飽和鹽水的話,水溶液要到零下二十多度才會結冰,在此溫度之前,道路上的冰雪會熔化成水。但如果當時氣溫低於零下二十多度,水溶液還是會結冰,就得用其他方式了。)

高緯度地區,除雪方式除了推雪、鏟雪、融雪(加溫、灑鹽),還有噴灑除雪劑….其中還是以灑鹽最為方便,然而在雪上灑鹽雖加速融雪,卻可能導致地下水及河水的鹽化;有時未必直接影響飲用水源,卻因撒過融雪劑、除雪鹽的積雪堆放路邊,仍使得土壤鹽鹼化,造成道路二旁樹木枯萎發黃。

關於灑鹽除雪,Sciscape科景一篇文章可參考地球科學:灑鹽融雪的後遺症

 

分類:科學五四三 2008/09/24 22:59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體感溫度與溫度溼度計 第一次看到這種體貼的溫濕度計,在溫度濕度紅色交會區顯示會有食物中毒的危險。溫度高,濕度高,就容易孳生細菌

隨處遇科學~水壺裡頭冰水有多少? 旅遊用餐時,看到餐廳準備的二瓶水。 「這是冰水還是熱水?」另外,「要怎麼知道裡頭的冰水有多少呢?」文章為簡單親子對話。

[熱的補充影片] 熱脹冷縮與熱傳遞 教學用,擇合適影片片段與課堂一起討論,或課後自學。 在影片播放前,我的學生已經進行過喝水鳥、尿尿小童、鋁罐扁罐實驗。影片

[熱學影片整理] 溫度計與熱顯像儀的應用 溫度與熱單元補充影片整理

掀保溫杯的底! 『有誰真正看過~保溫瓶夾層內的構造嗎?』少之又少~ 於是這堂課就由宗翰差點被K到開始談起,拿出差點肇禍的兇器。 由被拆開的保溫瓶底部,果然見到其中玄機。

[溫度與熱]彭巴效應(Mpemba Effect)與相關影片 網路上找的非常有趣的結冰現象~ 拿來當課堂話題討論與補充。

隨機好文

針孔成像與暗箱攝影 18世紀的風景畫,流行用『暗箱』一種工具。它的原理其實就是針孔成像...

可擦拭的暗記筆 用暗記筆劃上重點,再利用暗記尺蓋住重點,可反覆背誦幫助記憶,若希望能恢復乾淨,用另一端擦拭即可清潔如新...

生活中的彩虹 地上有彩虹!在餐廳落地窗前,陽光以某個角度穿過玻璃,而投影出彩虹。

[ZF科學食驗] 簡單好做又好吃的黑糖涼糕DIY 黑糖涼糕,簡單好吃。很適合科學食宴客來做,搭配澱粉特性或是非牛頓流體的現象,可以結合科學原理。

氣泡不見了?當汽水遇到冰塊 為什麼把不冷的汽水倒入裝冰塊的玻璃杯,二氧化碳氣體一下子就散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