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2165

撿來的一堂蜂巢課

意外出現的天然蜂巢,讓大夥親見它的六角形結構,與藏身其中未能破蛹而出的幼蜂~順便也講解蜜蜂『完全變態』的一生,以及蜂巢為何六角形的幾種推論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0739

分享連結 撿來的一堂蜂巢課@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12:31:58 最後編修
2017-02-07 20:46:55 By zfang
 

雨後的某個周一,學生撿來一個褐色濕搭搭的東西,吸了水又沾了土,像是泡水的瓦楞紙板。
『老師,您要研究這個嗎?』
『是什麼?』 


厚度大約 3公分 ,單層有孔,孔洞之間緊貼又是六角形整齊的排列,是蜂窩!

『哪來的蜂窩?』
『前幾天就有看到,更大塊~有些早被同學分解了。』學生表示:『裡面還有死掉的蜜蜂喔!』不必再多問蜜蜂的下落,也能猜到結果~看來這塊泡水的蜂巢倖免於難,及時脫離頑童魔掌!

拿到辦公室,放在通風的窗台邊曬著,第一次看到這種形式的蜂窩,不知道是什麼蜂。同事已經習慣我帶的怪東西,也順便對好奇的同事解說著......


曬乾後的蜂窩好輕,稍微用點力就會碎掉~


整體像是用瓦楞紙作的,摸起來也像。

許多文章都說:『蜂巢是用分泌的蜂蠟修築的,原本質地柔軟而且呈白,因此初建成的巢室是白色半透明的;經過風吹乾化後,會逐漸變黃、變硬。』

之前在蜜蜂農場嚐過帶蜜的蜂巢,那是在蜂箱中的違章建築。當時的真的有嚼蠟的感覺,且是白色柔軟。而這個蜂巢不一樣,薄薄脆脆的有紙質感。

單層的蜂巢,每個巢室和鄰接的六個巢室用很薄的厚度相連,開口處是天然的六角形,偶而幾間較突出的則接近圓形。


六角形對邊直徑約1公分左右,單層高度2.5~3公分。(剛好容納一隻蜜蜂進出~)

『蜂巢為何是六角形?』上回的文章六六大順~談蜂巢結構與正六邊形提到幾種可能,越來越認為是『緊密接觸後自然形成的正六邊形』。許多柔軟的圓形排列在一起,均勻乾燥後空隙自然密合,整齊而有秩序,形成這以六邊形結構存在的蜂巢。

 
蜂巢背面呢?巢底部有一點點的圓突起,某一二間還是加長型喔!

剝開巢室外圍,好好剝~感覺更像紙了,某幾個巢室底部有些黑褐色物質,似乎是已失水分且變質的蜂蜜。


還有幾個巢穴上有白色的封膜,『是什麼呢?』

之前聽蜂農說,收集滿的蜂蜜,蜜蜂們也會封蓋,好讓蜂蜜熟成,水分慢慢散失。但這個看來不是封蠟,說不定是蜂蛹。

仔細撥開邊邊的巢,露出一隻頭朝外蜷著手腳的幼蜂,整個身軀全是黑色,無法辨識~體色是原來的黑還是變質後的結果。


牠不再是蜂『蛹』,變成蜜蜂標本,成了貨真價實蜂『俑』!

 

這個意外出現的天然蜂巢,讓大夥親見它的六角形結構,與藏身其中未能破蛹而出的幼蜂~順便也講解蜜蜂『完全變態』的一生,以及蜂巢為何六角形的幾種推論,為大夥補充知識!

 

後記:
咱們班的學生似乎撿習慣了,一年級還撿過蛇皮、竹筍呢!可能是因為導師也愛這些怪東西吧。
竹筍那次很有意思,記得那時在辦公桌上突然看到一支大竹筍,外皮還用原子筆寫著:『老師送給你!』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回班上問了學生才知,是上體育課撿來的。
『說不定是由哪個老師的菜籃中掉出來的....』
『不是啦!是學校正在整理竹林,在工人砍下的竹子堆中找到的…..』他們忙抱回來孝敬導師。
當時生物課正在教維管束,本打算用它來研究『猴子臉』(阿簡是用竹筷研究~詳情請見阿簡生物筆記: 你用的免洗筷是竹筷嗎?阿簡生物筆記: 阿簡含淚抗議北市環保局對猴子臉亂來
沒想到第二天放在冰箱中的竹筍不翼而飛.....
『說不定真是哪個老師拿錯了,帶回家煮了呢!』

 

分類:生活觀察(小花小草、景與物) 2010/05/11 06:41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熱對流熱氣上升~自動吸金爐(上)現象與原理篇 『為什麼金紙會自動進入金爐燃燒?金爐裡面是否有特殊裝置?』

超商折扣遇數學~四捨五入?五捨六入?還是四捨六入? 計算常常會遇到無法整除出現小數點的情況,『如果取整數,要怎麼取?』 我的直覺,四捨五入! 例如:63.5,63.6、63

ㄇㄡˋ與「咪哩哩特兒」~是ml?還是mL?理化老師看"毫升",L大小寫有差! 電視節目、新聞、購物頻道等常常將毫升唸做ㄇㄡˋ的音(「莫」或more),聽起來總覺得怪怪。不曉得指的是物質的數量單位:莫耳mole(縮寫為mol),還是體積的單位:毫升呢?

廁所標誌與凸透鏡成像 這樣特別的廁所指標,透過投影的方式使餐廳整體氣氛不會受到影響,反而增加趣味。

海苔的守護者~乾燥劑 避免食物腐敗就是抑制微生物生長,食品加工中,為了增加保存期限,常用低溫(降低微生物活動力)、高溫或放射線(殺菌)、隔絕氧

謝迺岳老師客家文物館參訪記(1)~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是傳統農業社會灌溉作物的工具,利用齒輪帶動串聯的刮板,產生連續動作,沿斜面引水向上,是中國人在二世紀的智慧發明。

隨機好文

讓光線轉彎~光纖玩具 這是常見的光纖玩具,像是半透明的塑膠線,點亮它會看見每一根細絲的前端,均會發出光點。

魔鏡~魔鏡~誰最愛? 照鏡子是所有人的最愛,特別是對正值青春期的國中生而言,面子>>裡子~~『外在』比『內涵』重要...

錢上的科學~驗鈔卡 塑膠片上的橫向紋路可以視為光柵,先利用光柵製作不同的隱藏式印紋,再讓光柵成為辨識的一個工具,這就是偽鈔辨識卡。

附放大鏡的指甲剪 指甲剪加放大鏡,簡單的創意!但~我總是擔心:在陽光下剪著剪著,會不會就發熱起來了?

永安漁港的彩虹橋 在港口邊欣賞的彩虹橋,配合落日餘暉,映出不一樣的風采。天色暗了,彩虹橋便會點亮照明燈,成為名副其實的『彩虹』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