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3126

[力與壓力] 玻璃瓶的長嘴巴~注酒器

『這個像不像瓶子的嘴巴?』想一想,長長的嘴裝在玻璃瓶上是做什麼用的呢?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243

分享連結 [力與壓力] 玻璃瓶的長嘴巴~注酒器@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3 18:43:54 最後編修
2017-06-12 15:36:48 By zfang
 

在一家咖啡廳內,看到幾個漂亮的瓶子。


透明的玻璃瓶內裝有各式顏色液體,瓶子本身就像是店裡的擺飾之一。

『這個瓶子裡面也是裝酒喔,跟阿公的酒瓶有什麼不一樣?』裝酒裝醋都行,花式調酒常用這樣的道具,泡沫紅茶店中也能見到。
『阿公的瓶子比較不漂亮,這個瓶子比較漂亮。』還有呢?
『瓶子前面有長長的東西。』
『這個像不像瓶子的嘴巴?』想一想,長長的嘴裝在玻璃瓶上是做什麼用的呢?

因為瓶口太大,要瓶內液體倒出來時,常常都會流到瓶身上,如果是黏滯性高的醬油膏,瓶口更是常有液體殘留。有什麼方法可以不會讓液體流的到處都是?另外,瓶口太大不容易控制流量,是否也有能讓瓶口變小的方法?

方法很簡單,只要在瓶口裝上一個酒嘴,就能解決上述困擾。

注酒器(Pourer) (又稱:酒嘴或倒酒器)~是我們常見的小玩意。長長的酒嘴,不只可以調整瓶口大小,還要能讓酒水可以沒有障礙的自由流出。

這個玩意也有科學嗎?當然有,這個簡單的長嘴倒酒器與大氣壓力有關喔。


是否有注意到注酒器的下方有個細長管子,它是做什麼用的?

『酒是從這裡被倒出來的嗎?』當然不是。真正的酒是從旁邊比較大的出口流出的,內部細細長長的管子功用很簡單,是為了方便氣體的進入:『當瓶口變窄,受到大氣壓力作用,瓶子裡面的液體不容易被倒出,為了平衡壓力,得設計一些孔洞讓空氣進入,就像茶壺壺蓋上要有一個孔,用來平衡內外壓力。 』 這樣,就算壺嘴小,也能輕鬆倒出囉!

這根長管的空氣由哪裡導入?看過二種款式,一種如圖A,細管通往旁邊的塑膠小開孔讓氣體由側邊流入,防脹氣奶嘴也常常有這種設計。另一種則是與酒嘴同出口,如圖B。位置不同,但原理都是一樣的。

調酒用的注酒器還有計量功能,更方便的是,有些上方還有個小蓋子,沒倒完的時候還可以蓋起來。

一次一點點倒,容易控制量,沒用完又便於保存。
『一定不適合阿公,阿公的酒很少會剩下來!』
酒精類的只怕不適合,瓶口如果沒能密閉,沸點低易蒸發的酒精,只怕會讓酒味變淡,且有空氣進入也會有變質之虞。


塑膠製注酒器是我的科學教具,不過~小朋友居然把它當哨子來吹呢!

雖然不喝酒,但發現酒與酒器本身就有不少科學,科學小玩意中還有一些與酒有關的文章:液晶溫度計再變身~『紅酒測溫器』 、『莫非』有玄機~黑啤酒罐中的秘密  、也是螺旋~紅酒開瓶器 、超可愛的迷你酒瓶架 、充滿了力與美的酒瓶架  


 

分類:科學小玩意 2010/06/19 08:45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巧克力豆の物理(熔化)與化學(色層分析) 這種牌子的巧克力,號稱『只溶你口,不溶你手』。 背面英文字是這樣的:『The Milk Chocolate melts in your mouth…not in your hand.』

科學人的名片~房漢彬教授的光學名片 房老師的名片叫做『光學名片~幻鏡出色卡』,主題是『出色與感動』,透過光學幻鏡名片的協助,就可以還原出它原本就具有的特色,就是出色!

[生活有機] DIY彈跳球與『聚乙烯醇』 二包看起來像彩色砂糖的結晶體,一個球形模型,根據包裝說明,將粉末倒入模型中,浸入水中~過一陣子,彈跳球就完成了,超簡單吧!『粉末是什麼?』『為什麼泡到水中就好了?水扮演什麼角色?』

杯子怎麼哭了?『神奇吸水杯墊』與『冒汗小子』 能否反向思考,把缺點(水珠凝結的現象)化為賣點呢?果然又被我看到了這個小玩意,『冒汗小子』

跟光玩遊戲~魔術骰子 乍看之下,它只是一個像骰子的鑰匙圈,再一看原來有一面是鏡子……然後呢?

去味鋼皂 『無需任何清潔劑,只要將鋼皂邊搓揉雙手邊用水沖洗,就可以有效去除腥味……』在德國旅遊時就在免

隨機好文

凸面鏡是魔鏡? 我就在車上捕捉到這個鏡頭,相片本身只是小ㄚ頭的背影,可是吸引我注意的是~左方汽車後視鏡所清楚呈現的景象……

流轉的圖案~萬花筒 由三面玻璃鏡子組成(相交成60°角)的萬花筒,『小碎花』透過三面玻璃鏡子的重複反射,就會出現對稱的圖案。

孤陋寡聞?汽車抬頭顯示器 有開車的人都知道,在前方平台上放一些物品,常常會因為反射而造成視線干擾…,如果有這麼一個東西把干擾變成賣點,豈不又是一種創意?

紫色狂想~紫鑽不賠外一章 在紫鑽不賠之後,我又突發奇想,紫色的奶嘴糖是否可以?如果可以,多好~很天真吧!

[scratch新手] 用開關控制手電筒明滅(ㄧ) 想好久,終於做出來。同一個按鈕,按一下亮,再按一下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