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選務工作,為了怕選票數錯,主任準備了計票腊,雖然平常有看過這個東西,但我是第一次真正使用,原以為觸感像『凡士林』一樣(油油的),沒想到手指壓下『點鈔腊』時,有點水水的感覺,比較像果凍、凝膠。
指紋累積灰塵,變得平滑,所以無法一張張將鈔票順利清點,老一輩的人,在數鈔票、看書或是看報紙翻頁時,都會習慣性的用手指沾口水……但實在不衛生。沾點水讓指紋恢復凹凸,增加摩擦力,而且紙碰到水會有附著性,所以比較方便翻閱。要能數票,而不因手指太滑……則須靠『點鈔腊』增加摩擦力;印象中在處理卡住的拉鍊,總會用蠟燭滑過一遍,使拉鍊變的比較滑~『蠟』可以減少摩擦力。同樣是ㄌㄚˋ,一個增加摩擦力、一個則減少,不是矛盾嗎?它究竟有什麼科學?
這個看似粉紅色果凍的東西,叫做『算票腊』,也有人稱它『點鈔腊』、『點鈔油』,它也是科學小玩意嗎?照我的原則當然算呀~雖然不知它的成分,但我們用它上了一堂科學課呢。把這個問題帶到班上。
『你們看過這個東西嗎?』
『有,』學生表示:『在銀行看過。』我傳下去讓他們玩一玩。
『什麼場合會需要使用它?如何使用?它的工作原理?有沒有代替品?』
藉由一連串的提問引導,我告訴學生:『看到好奇的事物,要試試著去思考他有趣的點或著用疑問的角度去看這個東西,當你會提問,就表示你已經具備科學探究精神。』(科學探究的第一歩:好奇且勇於提問。)
『答案有時不是只用"想"~就可以得到的,可以查閱資料或是親自實驗。』相信,觀察操作之後,又有新的結論與想法產生。
『它是有機物嗎?』學生問:『裡面有不好的成份嗎?』
我認為應該是,生活中有機物隨處可見~如果是,它應該可燃,『那~我們來燒燒看吧!』
於是我拿了上回鋸骨牌的鋸子,挖了一塊果凍,我握住塑膠製的把柄,就在火上加熱。(機會教育,金屬的傳導~)
它很快就熔化了,接著開始『沸騰』冒出泡泡。
『它的熔點不高,但如果它是純物質,怎麼會熔點與沸點這麼相近?』我相信它不是純物質的汽化,不是『點鈔腊』的沸騰,而是某些低沸點的成分先釋放出來。
『汽化完畢後,還會發生什麼事?』
接著學生驚呼,它燒起來了。
將它移開火源,仍持續燃燒,火焰是橘色的。對於有機物而言,能夠燃燒並不足為奇,因為『點鈔腊』而產生的火焰,讓學生很興奮,不小心液體掉到蠟燭上,燭火熄滅了。
『為什麼?』
『它使蠟燭降溫~』有道理。
沒想到小小的『點鈔腊』,居然可以作為理化教材。
『它的燃燒是物理,還是化學?』前階段熔化、汽化是物理,後來則是化學。由於它的外觀與燃燒特性,讓我聯想到粉紅色的『固體酒精』,在早期的小火鍋店可以看到,現在多以酒精膏代替。所謂的固體酒精是在酒精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鈣飽和溶液,再迅速地用兩個燒杯來回的倒來倒去,過一陣子,液體便會越來越黏最後變成果凍狀,即是固體酒精。『點鈔腊』燃燒時產生的橘色火焰是不是Ca的焰色?『點鈔腊』裡面不會有太多酒精,否則會揮發且燃燒激烈,上網查,許多生產『點鈔腊』的工廠,同時也生產固體酒精呢。
『點鈔腊』書局都有賣,很便宜~成分多為化學成分,為低階的油蠟製成(石腊?),過度使用會傷害手指皮膚,使用完『點鈔腊』,記得要用肥皂洗手。
幾天之後月考發卷時......
『手指滑滑的不好數,怎麼辦?』我對等待試卷心切的學生說。
『用點鈔腊呀!』看來他們印象深刻。
『我沒有帶耶,』笑著對學生說:『那~我可以沾點口水再發卷嗎?』
ㄟ~每個學生臉上都出現三條線。
『求老師妳別鬧了!』
原文發表於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