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830

弓與箭(1) 箭羽與鳥羽

在弓箭製作上,是會選擇特定部位的羽毛來做為箭羽,而且不同的箭是會用不同種的鳥羽喔。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994

分享連結 弓與箭(1) 箭羽與鳥羽 @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16 12:39:40 最後編修
2017-11-02 22:05:14 By zfang
 

[ 引子1]
社區水池最近重新整理,有幾株新栽的觀葉植物吸引我的注意。


植物葉片上有著特別的圖案,斑紋有長有短,葉片邊緣微微的波浪狀,葉背是紫色。

後來查到,原來這種植物為竹芋科,原產地在熱帶美洲,叫做:箭羽竹芋(學名:Calathea lancifolia),也稱為箭尾竹芋。


葉形漂亮,形狀似箭羽,因此而得名。

腦中閃過:箭羽多是鳥羽,為什麼不叫鳥羽竹芋哩?

[ 引子2]
假日,在國小校園不同處撿到二片鳥的羽毛。


羽毛約5公分長短,左右並不對稱~看得出這片羽毛來自鳥的左半部還是右半部嗎?


另一片羽毛的形狀則較為對稱,基部還有一些不成形的絨毛。

同樣是羽毛,有什麼不一樣?去年帶孩子到科博館看恐龍,在展示館中恰巧就遇到羽毛相關的知識。


禽鳥的羽毛可以分成保暖、體型修飾與飛羽。(圖片翻拍自科博館展品說明。)


保暖的絨毛,這種短短的絨毛在許多普通等級的睡袋常常會見到。
如果是幼鳥的絨毛更是細緻,而被作為羽絨衣。


禽鳥的廓羽,構成鳥的外型。


這裡用鳥的骨骼來表示沒有廓羽的禽鳥模樣。


飛羽顯得修長,形狀是不對稱的,有些禽鳥飼養人避免鳥飛逃會剪去部份飛羽。

箭尾常有二至四片箭羽,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箭為何有羽?箭一定要有羽嗎?為什麼常用鳥羽?什麼部位的鳥羽最合適?』

 

[ 引子3]
故宮斜對面有間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成立於1994年,館內蒐藏展示不少台灣原住民文物,也辦理不少推廣教育研習。博物館的門楣是撒古流.巴瓦瓦隆的雕塑作品:榮譽。


台灣各原住民族都有使用羽毛的習慣,可以是身分象徵,象徵至高的榮譽與權貴。


樹葉與鳥羽相互輝映,鳥羽也常是原住民獵具~弓箭尾部最重要的箭羽。

箭羽未必都是鳥羽,也有硬紙做的紙羽箭、塑膠羽,或是鐵片製成的鐵羽箭。並且,也不是禽鳥的每個羽毛都能做為箭羽,通常只有飛羽才能做為箭羽。

也由於飛羽並未對稱,不同位置的飛羽長短也不一,因此要特選同一部位的羽毛,還得分左翼右翼,才能使箭的飛行能夠左旋或右旋,提高箭在飛行時的精準度。鄒族在弓箭製作上,是會選擇特定部位的羽毛來做為箭羽,而且不同的箭是會用不同種的鳥羽喔。

本篇開始,將從台灣原住民族的弓箭出發,帶大家認識科學小原子,談談裡頭"弓與箭的科學"。

弓與箭(1) 箭羽與鳥羽
弓與箭(2) 箭為何有羽?簡易風洞實驗篇
弓與箭(3) 箭為何會追風?箭與風向計
弓與箭(4) 離弦之箭如何飛行?
弓與箭(5) 氣球箭的飛行實驗
弓與箭(6) 番外篇 小朋友玩氣球火箭
弓與箭(7) 紙火箭(紙吹箭)
弓與箭(8) 番外篇~親子來玩紙吹箭
弓與箭(9) 吹箭與吸管吹箭DIY
弓與箭(10) 箭簇與重心
弓與箭(11) 吸管箭與發射器
弓與箭(12) 弓的科學
弓與箭(13) 竹筷弓DIY
弓與箭(14) 原住民族的弓箭與狩獵文化

 

分類:科學五四三 2011/04/06 09:42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時光旅行不是夢? 關於時空交錯的影片、小說還真不少。 倪匡小說的『迷藏』提到了穿越時空,『狐變』則是不成功的時光旅行,引入了宇宙膨脹概念。

夕陽無限好 新家的夜景很迷人,面對著大度山,抬頭便見寶成裕元花園酒店的璀璨燈光。站在窗邊,看著上弦月與金星,星月相伴,彎彎的月好漂亮

當小車遇上大車~白努力與道路安全 開車在高速公路上,只要旁邊有大車高速通過,都會覺得我的車身似乎也跟著不穩,有些偏甚至會飄移,得隨時調整握緊方向盤。卻發現

小蒨住院記(三) 點滴與表面張力篇 點滴滴下的小液滴,居然在液面上跳舞~好像『蓮葉效應』或是水滴在熱鍋上跳舞的情形!甚至還有聚成一大滴,再慢慢掉入液中!

我的日晷映像(2011東歐篇) 當別人在景點前留影,在名店中購買衣服、包包與水晶時,我總帶著發現的心去尋訪日晷。尋找日晷與發現科學,使我常在旅途中自得其樂!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熱變色足弓檢測 在高雄世運主場館園區看到這個。 以花崗岩雕塑足部運動姿態,展現原始單純的運動精神。 巧的是,在百貨公司看到足型足弓檢測,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不只是『立竿見影』~我在德國的日晷映像 相片是2005年暑假去德國旅遊時拍攝的,將我所看見的日晷整理如下,當時只覺得日晷很漂亮,沒想到其中學問大~

附放大鏡的指甲剪 指甲剪加放大鏡,簡單的創意!但~我總是擔心:在陽光下剪著剪著,會不會就發熱起來了?

[ZF科學食驗] 簡單好做又好吃的黑糖涼糕DIY 黑糖涼糕,簡單好吃。很適合科學食宴客來做,搭配澱粉特性或是非牛頓流體的現象,可以結合科學原理。

氣泡不見了?當汽水遇到冰塊 為什麼把不冷的汽水倒入裝冰塊的玻璃杯,二氧化碳氣體一下子就散失了?

課本電路實驗有問題?談電阻的瓦數計算 課本實驗或附圖照片所使用的電阻,在指定的電路上是否超出功率上限?什麼樣的電阻才合適課本的實驗設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