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2175

弓與箭(1) 箭羽與鳥羽

在弓箭製作上,是會選擇特定部位的羽毛來做為箭羽,而且不同的箭是會用不同種的鳥羽喔。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994

分享連結 弓與箭(1) 箭羽與鳥羽 @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16 12:39:40 最後編修
2017-11-02 22:05:14 By zfang
 

[ 引子1]
社區水池最近重新整理,有幾株新栽的觀葉植物吸引我的注意。


植物葉片上有著特別的圖案,斑紋有長有短,葉片邊緣微微的波浪狀,葉背是紫色。

後來查到,原來這種植物為竹芋科,原產地在熱帶美洲,叫做:箭羽竹芋(學名:Calathea lancifolia),也稱為箭尾竹芋。


葉形漂亮,形狀似箭羽,因此而得名。

腦中閃過:箭羽多是鳥羽,為什麼不叫鳥羽竹芋哩?

[ 引子2]
假日,在國小校園不同處撿到二片鳥的羽毛。


羽毛約5公分長短,左右並不對稱~看得出這片羽毛來自鳥的左半部還是右半部嗎?


另一片羽毛的形狀則較為對稱,基部還有一些不成形的絨毛。

同樣是羽毛,有什麼不一樣?去年帶孩子到科博館看恐龍,在展示館中恰巧就遇到羽毛相關的知識。


禽鳥的羽毛可以分成保暖、體型修飾與飛羽。(圖片翻拍自科博館展品說明。)


保暖的絨毛,這種短短的絨毛在許多普通等級的睡袋常常會見到。
如果是幼鳥的絨毛更是細緻,而被作為羽絨衣。


禽鳥的廓羽,構成鳥的外型。


這裡用鳥的骨骼來表示沒有廓羽的禽鳥模樣。


飛羽顯得修長,形狀是不對稱的,有些禽鳥飼養人避免鳥飛逃會剪去部份飛羽。

箭尾常有二至四片箭羽,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箭為何有羽?箭一定要有羽嗎?為什麼常用鳥羽?什麼部位的鳥羽最合適?』

 

[ 引子3]
故宮斜對面有間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成立於1994年,館內蒐藏展示不少台灣原住民文物,也辦理不少推廣教育研習。博物館的門楣是撒古流.巴瓦瓦隆的雕塑作品:榮譽。


台灣各原住民族都有使用羽毛的習慣,可以是身分象徵,象徵至高的榮譽與權貴。


樹葉與鳥羽相互輝映,鳥羽也常是原住民獵具~弓箭尾部最重要的箭羽。

箭羽未必都是鳥羽,也有硬紙做的紙羽箭、塑膠羽,或是鐵片製成的鐵羽箭。並且,也不是禽鳥的每個羽毛都能做為箭羽,通常只有飛羽才能做為箭羽。

也由於飛羽並未對稱,不同位置的飛羽長短也不一,因此要特選同一部位的羽毛,還得分左翼右翼,才能使箭的飛行能夠左旋或右旋,提高箭在飛行時的精準度。鄒族在弓箭製作上,是會選擇特定部位的羽毛來做為箭羽,而且不同的箭是會用不同種的鳥羽喔。

本篇開始,將從台灣原住民族的弓箭出發,帶大家認識科學小原子,談談裡頭"弓與箭的科學"。

弓與箭(1) 箭羽與鳥羽
弓與箭(2) 箭為何有羽?簡易風洞實驗篇
弓與箭(3) 箭為何會追風?箭與風向計
弓與箭(4) 離弦之箭如何飛行?
弓與箭(5) 氣球箭的飛行實驗
弓與箭(6) 番外篇 小朋友玩氣球火箭
弓與箭(7) 紙火箭(紙吹箭)
弓與箭(8) 番外篇~親子來玩紙吹箭
弓與箭(9) 吹箭與吸管吹箭DIY
弓與箭(10) 箭簇與重心
弓與箭(11) 吸管箭與發射器
弓與箭(12) 弓的科學
弓與箭(13) 竹筷弓DIY
弓與箭(14) 原住民族的弓箭與狩獵文化

 

分類:科學五四三 2011/04/06 09:42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氦氣(上) 造型氣球灌啥氣? 涼亭前搭了架子,擺些塑膠玩具槍、太陽眼鏡等玩意,其中一角有著造型各異的鋁箔塑膠氣球,還有一隻追著球的老鼠玩具&helli

強化玻璃與安全玻璃 家裡有個養魚成癡的先生,客廳有個五尺的隔間魚缸,當初買下這間房子,便是因為這個缸子。屋主為了風水而養大型龍魚,而先生飼養

奶皮?腐皮? 泡咖啡時常會加一些鮮奶,讓它變成”咖啡牛奶”或”牛奶咖啡”,管它是拿鐵還

天然還是桶裝?瓦斯爐也有學問呢! 崁入式的爐台須搭配套裝流理台與櫥櫃,外表只看到檯面與爐嘴,其餘隱藏在檯面下。

都會公園種子日晷與小女孩的青春躍動 日晷造型特別,取發芽種子象徵,一個種子一個希望。

用科學方法去解釋『靈魂出竅』? 寫完前一篇不久,就出現相關的報導,用科學方法去解釋『靈魂出竅』。物質與能量;硬體與軟體;肉體與靈魂>以前常常疑惑的

隨機好文

上課也要動一動~手腦為何不協調? 這節課不談科學,坐膩了~ 來讓手腳~動一動囉!

生活中的彩虹 地上有彩虹!在餐廳落地窗前,陽光以某個角度穿過玻璃,而投影出彩虹。

哇!好驚人的發散 實驗中學生閒的無聊,就把眼鏡摘下放在光源前...

氣泡不見了?當汽水遇到冰塊 為什麼把不冷的汽水倒入裝冰塊的玻璃杯,二氧化碳氣體一下子就散失了?

進入轉動與力矩單元的課本小活動 搭配N版課本的warm up,來做個小活動。很欣賞這個設計,藉由隨手可以做的小活動,讓學生體會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