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044

[速率影片]用均速(區間測速)抓超速2 新聞影片篇

很久以前ETC剛出來的時寫過平均還是瞬時?用平均速率抓超速?多年後真的用均速來抓隧道內的超速。這篇整理相關影片,作為國三運動學速率教學使用。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2724

分享連結 [速率影片]用均速(區間測速)抓超速2 新聞影片篇@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18 11:53:14 最後編修
2018-09-12 12:17:11 By zfang
 

很久以前ETC剛出來的時寫過平均還是瞬時?用平均速率抓超速?@zfangの科學小玩意,多年後真的用均速來抓隧道內的超速。現在車牌辨識很厲害,用ETC抓超速是遲早的。)

這篇整理相關影片,作為國三運動學速率教學使用。

 

為什麼要用均速呢?交通單位說法整理如下:

  1. 現行國內雷達測速執法設備(固定桿或活動式)雖能精準偵測車速,但多數駕駛人在接近固定桿前,會將車速降低至速限以下,一旦通過偵測區間便又回復超速行駛的行為,故目前固定桿測速器對於速率的控制,僅是侷限於定點附近距離很短的範圍,且駕駛人常於發現固定桿時驟然減速,反易發生追撞事故,對於速度管理的成效有限。
  2. 「區間平均速率」指車輛行經某路段特定兩點之間(距離固定),除以所行駛的時間,即為平均速率。現行「雷達測速」也是偵測車輛在雷達波特定範圍內移動距離與時間差的關係計算車速(只是距離很短),一般認定是定點的測速,實際上也算是區間平均速率。
  3. 區間平均速率執法,由點延伸為線,可大幅增加速率控制的有效範圍,除可抑制瞬間超速行為外,重點特色在於可減少車輛間行駛速度的差異,達到控制車行速度趨於穩定的效果,預期將會更有助減少事故發生。
  4. 區間測速較適用於封閉或半封閉路段,且以常違規或易肇事的路段為主。

平時測超速用的是瞬時速率,例如速限100Km/hr。萬里隧道全長1.1公里,一分鐘(1/60小時),平均速率66Km/hr,其實很寬裕。若用55秒來看,均速是72Km/h,還是鬆。之前速限(瞬時速度)50Km/hr,駕駛人多開到快60Km/hr。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利用PHET來玩(力與運動、功與能) 利用平板操作PHET,來玩(力與運動、功與能)

[走過中橫外一章]當焦耳遇上安全帽? 淺談工作安全帽的耐衝擊性與防護安全 這個部份的內容與相關知識,國三理化教學很快用得上。

[網路影片]用紙捲做科學玩具~投石器、弓與彈弓 網路上找到的幾個用紙捲做科學玩具~投石器、弓與彈,以後帶學生做。

當何某遇上江某(下)~吸管呼啦棒 利用這吸管玩意複習圓周運動、慣性、施力做功、力矩與轉動,順便還教學生簡單的『轉動慣量』觀念與『掌狀複葉』。

弓與箭(10) 箭簇與重心 箭桿、箭簇、箭尾(箭羽),組成一隻箭。箭有無羽箭,可曾聽聞無箭簇的箭?似乎沒有。令人好奇~箭為何有箭簇?

[功能影片]四個有趣的冷知識 在youtube找到關於功與能單元的補充影片,可依時間或需要播放與討論。

隨機好文

在牙科遇見光學~光固化機的藍光與橘色遮光片 帶小孩看牙醫,看到有著橘色遮光片的光固化機...

功與能的簡易動手做~吸管吹箭與做功 我的活動習慣是完全開放,略講大致方法,其餘由他們自己試。根據經驗,不是那麼容易就成功的活動可以玩比較久,也會讓學生有挑戰性。

杯與盤的對話~倒影杯 不銹鋼杯子本身就是曲面鏡,透過杯體的反射效果而形成有趣的圖案。

科學人的名片~房漢彬教授的光學名片 房老師的名片叫做『光學名片~幻鏡出色卡』,主題是『出色與感動』,透過光學幻鏡名片的協助,就可以還原出它原本就具有的特色,就是出色!

魚頭魚腦?再探黃魚頭骨與魚腦石(耳石) 耳石在魚頭中並不是以心型排列,看起來反而像蝴蝶。驚訝地發現黃魚頭顱的結構,就像是巧妙的建築構造,頭顱是空的,是左右對稱的,並且有菱形(倒鳶型)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