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0042

ㄇㄡˋ與「咪哩哩特兒」~是ml?還是mL?理化老師看"毫升",L大小寫有差!

電視節目、新聞、購物頻道等常常將毫升唸做ㄇㄡˋ的音(「莫」或more),聽起來總覺得怪怪。不曉得指的是物質的數量單位:莫耳mole(縮寫為mol),還是體積的單位:毫升呢?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428

分享連結 ㄇㄡˋ與「咪哩哩特兒」~是ml?還是mL?理化老師看"毫升",L大小寫有差!@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13:01:48 最後編修
2019-08-07 15:03:27 By zfang
 

電視節目、新聞、購物頻道等常常將毫升唸做ㄇㄡˋ的音(「莫」或more),聽起來總覺得怪怪。不曉得指的是物質的數量單位:莫耳mole(縮寫為mol),還是體積的單位:毫升呢?



物質的數量單位:莫耳mole(縮寫為mol)

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個謎語,便是與這個音有關:『一ㄇㄡˋ的水有多重? 』『是1克?還是18克?』

二個居然都對!回答1克的人是將ㄇㄡˋ視為毫升,一毫升的水質量為1克。
說18克的人也是正確,因為”一莫耳”的水就是18克!

同事說:『毫升是短音ㄇㄡˋ,而莫耳的mol是長音~』
對於科學老師來說,大眾對毫升的奇怪唸法實在容易對學生造成混淆。為什麼會有ㄇㄡˋ這樣的唸法?

我寫ml在紙上,問辦公室的英文老師怎麼唸。
『外國人很自然都會將ml唸一起,唸ㄇㄡˊ (好像哞~的音)』

但如果是大寫的L呢?也就是mL。英文老師會怎麼唸?
將mL寫在紙上讓她看,問她:『是否還是會唸ㄇㄡˊ?』
『唸mL (~照字母音)』她說。

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錯誤關鍵可能在於大小寫!
『究竟毫升的縮寫是大寫L的mL,還是小寫l的ml?』
就我的認知,毫升的縮寫是mL,不是ml!(備註:我的認知有誤,請見後記。)

找出課本。



無論哪個版本的國中理化課本毫升的縮寫都是mL,m小寫,L大寫。



m代表的是milli,10-3 (千分之一),中文為”毫”。

 

那國外的課本呢?大學普通化學,也的確是大寫L。

 



有趣的是,實驗室的量筒燒杯刻度,居然全是ml,顯然標示錯誤

一時興起,找來生活中瓶瓶罐罐,來看看標示。



瓶裝水的升,寫做L,但毫升寫成ml,錯



歐洲的商品也是標示ml,錯!不過~好奇為什麼還要加個e?



常以毫升計量體積的酒,也是標成小寫l,右下角75cl ,應寫成cL,c代表1/10,750毫升。



還好,生活中也有正確的,這二罐清潔用品標示都是mL!



日本從化妝品到藥品,毫升都是縮寫mL。



我在想,是否是因為克是小寫g,毫克寫做mg,
而使人誤以為毫升的升也是小寫,所以寫成ml?

國外的人的確看到ml是如此連音唸。某些國外實驗室有慣用唸法,唸mil的音,發音反而類似”妙”,請參考關於ml 的唸法@ MinC::dream*chaser :: 痞客邦PIXNET ::

或許最早是由喝過洋墨水的美妝師開始,讓台灣人才開始創造這樣的流行用語?對一般人來說,大寫小寫可能代表一樣的意思,但在科學上的縮寫與符號,有些大小寫是有不同意義的!這是商品標示的錯誤造成的。換句話說:沒有ml,就不會有ㄇㄡˋ。



商品應該標示正確,毫升縮寫是mL

有沒有可能當大家都以為是ml,都唸ㄇㄡˋ時,就這麼『積非成是』發展出台式獨特的唸法?希望不要!真的請不要「莫」名其「妙」的唸ㄇㄡˋ,或是「more」!在ml的正確唸法-samujess 的網誌- udn部落格,看到很貼切的這句:No more "more", please!

 

『應該怎麼唸"毫升"?』
如果是英文,毫升milliliter,唸做「咪哩哩特兒」,milli代表千分之一(毫),liter是公升(升)。
也可以就這麼照字母唸mL。(小P老師將它翻譯成「ㄟ母ㄟ偶」。)

心目中最佳唸法是『ㄏㄠˊ ㄕㄥ』,雖然好像很俗,但絕對正確!

 

---------

後記:2014.05.27重新檢視這篇文章。根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參考資料:『單位符號一般使用小寫,但符號由人名導入時,第1個字母則大寫。公升非由人名導入,故其單位符號為小寫「l」,惟因小寫「l」與阿拉伯數字「1」容易混淆,故1979年第16屆國際度量衡大會決議6:允許使用大寫「L」或小寫「l」任一個。』也就是說,ml 或mL都是毫升的縮寫。很多東西(包含語言文字文法)隨著時間演變,慢慢產生使用上的默契,以現行的情況來看~ mL較ml常使用,二者在標示上沒有對與錯。感謝網友熱心指正,我也因此長知識。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販賣機與海拔高度~查詢所在地的海拔有多高? 知道居住地的海拔高度嗎?說真的,我不知道。 海拔高度是與平均海平面的高度差。自然科偶爾會提到海拔高度,理化教到高度與溫度

蜂蜜怎麼結晶了? 蜂蜜的結晶其實就是葡萄糖從蜂蜜中被析出分離的現象和過程。

撿來的一堂蜂巢課 意外出現的天然蜂巢,讓大夥親見它的六角形結構,與藏身其中未能破蛹而出的幼蜂~順便也講解蜜蜂『完全變態』的一生,以及蜂巢為何六角形的幾種推論

小蘇打?泡打?『粉』不一樣 ~由鬆餅實驗談食品膨鬆劑 之一 親子鬆餅實驗 這天,買了一包麵粉,帶小蒨做個小實驗。 將水與麵粉和勻後分成兩份,其中一份放入碳酸氫鈉 (小蘇打)。

火車頭要撒砂?摩擦力與阿里山森林小火車 寒假我帶三小孩搭乘阿里山小火車,我們的旅程在另一篇。這個行程對我很刺激,出發前幾天才決定,分二天才湊到四張旅客的退票剩票

科幻小說與科學 之所以喜歡科學,我想和小叮噹(哆啦A夢)與倪匡小說(早期的作品,遠景版風雲時代版,主角是衛斯理)脫不了關係。國中接觸倪匡

隨機好文

嘴開開,傻楞楞~輕鬆一下 無聊小玩意,輕鬆一下

二隻鹿子蛾的嘆息 軀體黃黑相間,黑褐色翅膀中還有許多透明的空窗,這個特徵也是鹿子蛾的重要分類依據。

在牙科遇見光學~光固化機的藍光與橘色遮光片 帶小孩看牙醫,看到有著橘色遮光片的光固化機...

油水不互溶~彩色小珍珠 這個彩色小珍珠實驗利用過期的油與食用色素『油水不互溶』與『密度』的觀念,簡單又漂亮。

越夜越迷人~螢光、磷光與夜光書 小蒨的『夜光書』敘述不聽話的東東,不小心打翻爸爸工作室的螢光漆,而變成在黑夜中發出黃綠色光線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