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8998

ㄇㄡˋ與「咪哩哩特兒」~是ml?還是mL?理化老師看"毫升",L大小寫有差!

電視節目、新聞、購物頻道等常常將毫升唸做ㄇㄡˋ的音(「莫」或more),聽起來總覺得怪怪。不曉得指的是物質的數量單位:莫耳mole(縮寫為mol),還是體積的單位:毫升呢?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428

分享連結 ㄇㄡˋ與「咪哩哩特兒」~是ml?還是mL?理化老師看"毫升",L大小寫有差!@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13:01:48 最後編修
2019-08-07 15:03:27 By zfang
 

電視節目、新聞、購物頻道等常常將毫升唸做ㄇㄡˋ的音(「莫」或more),聽起來總覺得怪怪。不曉得指的是物質的數量單位:莫耳mole(縮寫為mol),還是體積的單位:毫升呢?



物質的數量單位:莫耳mole(縮寫為mol)

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個謎語,便是與這個音有關:『一ㄇㄡˋ的水有多重? 』『是1克?還是18克?』

二個居然都對!回答1克的人是將ㄇㄡˋ視為毫升,一毫升的水質量為1克。
說18克的人也是正確,因為”一莫耳”的水就是18克!

同事說:『毫升是短音ㄇㄡˋ,而莫耳的mol是長音~』
對於科學老師來說,大眾對毫升的奇怪唸法實在容易對學生造成混淆。為什麼會有ㄇㄡˋ這樣的唸法?

我寫ml在紙上,問辦公室的英文老師怎麼唸。
『外國人很自然都會將ml唸一起,唸ㄇㄡˊ (好像哞~的音)』

但如果是大寫的L呢?也就是mL。英文老師會怎麼唸?
將mL寫在紙上讓她看,問她:『是否還是會唸ㄇㄡˊ?』
『唸mL (~照字母音)』她說。

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錯誤關鍵可能在於大小寫!
『究竟毫升的縮寫是大寫L的mL,還是小寫l的ml?』
就我的認知,毫升的縮寫是mL,不是ml!(備註:我的認知有誤,請見後記。)

找出課本。



無論哪個版本的國中理化課本毫升的縮寫都是mL,m小寫,L大寫。



m代表的是milli,10-3 (千分之一),中文為”毫”。

 

那國外的課本呢?大學普通化學,也的確是大寫L。

 



有趣的是,實驗室的量筒燒杯刻度,居然全是ml,顯然標示錯誤

一時興起,找來生活中瓶瓶罐罐,來看看標示。



瓶裝水的升,寫做L,但毫升寫成ml,錯



歐洲的商品也是標示ml,錯!不過~好奇為什麼還要加個e?



常以毫升計量體積的酒,也是標成小寫l,右下角75cl ,應寫成cL,c代表1/10,750毫升。



還好,生活中也有正確的,這二罐清潔用品標示都是mL!



日本從化妝品到藥品,毫升都是縮寫mL。



我在想,是否是因為克是小寫g,毫克寫做mg,
而使人誤以為毫升的升也是小寫,所以寫成ml?

國外的人的確看到ml是如此連音唸。某些國外實驗室有慣用唸法,唸mil的音,發音反而類似”妙”,請參考關於ml 的唸法@ MinC::dream*chaser :: 痞客邦PIXNET ::

或許最早是由喝過洋墨水的美妝師開始,讓台灣人才開始創造這樣的流行用語?對一般人來說,大寫小寫可能代表一樣的意思,但在科學上的縮寫與符號,有些大小寫是有不同意義的!這是商品標示的錯誤造成的。換句話說:沒有ml,就不會有ㄇㄡˋ。



商品應該標示正確,毫升縮寫是mL

有沒有可能當大家都以為是ml,都唸ㄇㄡˋ時,就這麼『積非成是』發展出台式獨特的唸法?希望不要!真的請不要「莫」名其「妙」的唸ㄇㄡˋ,或是「more」!在ml的正確唸法-samujess 的網誌- udn部落格,看到很貼切的這句:No more "more", please!

 

『應該怎麼唸"毫升"?』
如果是英文,毫升milliliter,唸做「咪哩哩特兒」,milli代表千分之一(毫),liter是公升(升)。
也可以就這麼照字母唸mL。(小P老師將它翻譯成「ㄟ母ㄟ偶」。)

心目中最佳唸法是『ㄏㄠˊ ㄕㄥ』,雖然好像很俗,但絕對正確!

 

---------

後記:2014.05.27重新檢視這篇文章。根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參考資料:『單位符號一般使用小寫,但符號由人名導入時,第1個字母則大寫。公升非由人名導入,故其單位符號為小寫「l」,惟因小寫「l」與阿拉伯數字「1」容易混淆,故1979年第16屆國際度量衡大會決議6:允許使用大寫「L」或小寫「l」任一個。』也就是說,ml 或mL都是毫升的縮寫。很多東西(包含語言文字文法)隨著時間演變,慢慢產生使用上的默契,以現行的情況來看~ mL較ml常使用,二者在標示上沒有對與錯。感謝網友熱心指正,我也因此長知識。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我們看見彩虹! 傍晚四點五點多,開車帶孩子去探險,許多鄉間小路對我們仍是陌生的,看看有沒有新奇的東西。在一處田地附近,我們看到彩虹! 出

撿來的一堂蜂巢課 意外出現的天然蜂巢,讓大夥親見它的六角形結構,與藏身其中未能破蛹而出的幼蜂~順便也講解蜜蜂『完全變態』的一生,以及蜂巢為何六角形的幾種推論

吃燒烤也見學問~炭火的溫度 探測器本身不必與物體表面接觸,而且回應時間超快,只要將紅外線對準被測物體,不到一秒立即可知它的表面溫度。

火是什麼顏色?(下) 色溫篇 為什麼大家都說:『藍色比較冷,黃色紅色比較暖?』

[氧化還原] 神奇去汙洗淨劑背後的科學(一)氧化還原實驗超市體驗篇 有別於試吃、試用與影片觀看的展示,去汙劑採用動手做來親自體驗

[摩擦力] 以滾動代替滑動的溜滑梯 一般的溜滑梯共同點是滑道為光滑斜面,可曾看過溜滑梯的滑道是由許多圓管組成?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上課也要動一動~手腦為何不協調? 這節課不談科學,坐膩了~ 來讓手腳~動一動囉!

可擦拭的暗記筆 用暗記筆劃上重點,再利用暗記尺蓋住重點,可反覆背誦幫助記憶,若希望能恢復乾淨,用另一端擦拭即可清潔如新...

凸面鏡是魔鏡? 我就在車上捕捉到這個鏡頭,相片本身只是小ㄚ頭的背影,可是吸引我注意的是~左方汽車後視鏡所清楚呈現的景象……

眼花撩亂~萬花筒實驗 『想想~三面鏡子其中之一夾角為45°的萬花筒,得到的圖案會是什麼形呢? 』

燃燒五月雪~木棉花驚『焰』 那陣子木棉花棉絮滿天飛,我想試著把困擾變成教學應用,不知道燒起來會如何?就燒燒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