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685

神奇測電條

用力按住兩個小白點時,由底部慢慢變色到上端,電力越足變色越快~ 測電條運用了二個科學原理:電流的熱效應、熱變色液晶(或塗料)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514

分享連結 神奇測電條@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4 23:30:19 最後編修
2019-09-27 15:06:23 By zfang
 

在一些廠牌的鹼性電池上可以看到神奇測電條(是金頂的專利喔)~當我們用力按住兩個小白點時,由底部慢慢變色到上端,電力越足變色越快~
測電條運用了二個科學原理:電流的熱效應、熱變色液晶(或塗料)。

『測試時為什麼要按住白點?』拆開來看,測電條其實是一個金屬薄片塗附熱變色液晶,平常未接觸並不通電,按住兩個小白點使金屬薄片和電極接觸,造成短路,因而使得金屬薄片的溫度升高,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就能讓液晶變色。
驗電條的變色方向由金屬片窄的一端向寬的一端逐步轉變,當電壓不足時,產生的熱太少,因此無法使測電條變色。
『為什麼是由底端負極的地方開始變色?跟電子由負極出來有關嗎?』
當然不是,仔細觀察,金屬薄片的形狀略呈梯形(底部較窄而上方較寬),使得金屬薄片二端電阻並不一樣,較窄處電阻大,寬的部分則電阻小(電阻大小和截面積成反比),根據P=I2×R(電功率=電流的平方*電阻),金屬片二端電流相同(串聯),電阻越大越熱,底部窄小的一端最先使液晶變色。

下回要回收電池前,別忘了將測電條剪下,好好觀察一下~做做實驗喔。
另一種指針型的簡易測電器,它的原理與伏特計類似,電壓越大,指針偏轉越大。

準備將文章放上網前,搜尋『測電條』相關資料,還不少,在東吳大學生活物理百科中,附有詳細的影片與說明,可以上去看看:
http://www.scu.edu.tw/physics/science-scu/LivePhysics/%B4%FA%B9q%B1%F8.htm
只是,它的解說與我的認知有些出入,引用原文:『……驗電條是將三片長度相同、寬度不同(由寬度大小來操縱改變電阻大小)的相同材料金屬並聯在一起,當驗電條與電池接在一起時,最靠近電池正負極的金屬片因寬度最窄(電阻最小),發熱功率最大(電功率P=V*V/R)……』
我的疑惑:
怎麼會是寬度最窄,電阻最小?
(2) 它的圖解是用P=V*V/R去解釋?看它的附圖,的確像是並聯~
怪哉,是否有二種測電條?不知誰能解答?
在教育部的科學學習網,有教大家利用鋁箔紙與魚缸溫度計,自製神奇的測電條!http://content.edu.tw/primary/nature/ks_gc/game/htm/g06.htm
2008/04/06,經余岳川教授回覆,原文如下:
『測電條其實有好幾種,我十年前曾講給台北市的老師聽,可惜沒有整理。9V的測電條是在包裝盒上而非電池上,早期1.5V的測電條也是在包裝盒上,後來才弄到電池上。9V的測電條是三個電阻並聯而非一整條由細到粗的電阻,你去網路上找看看圖片,就可明白。』

 

2008/01/07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沒有火焰的蠟燭 燭光搖曳雖美,也代表有風,稍一不慎傾倒就可能帶來危害。如果要一直持續看到燭光搖曳,是否有更安全的選擇呢?

液晶溫度計再變身~『紅酒測溫器』 聽起來名稱很專業,其實就是個溫度計,經過包裝後價值就變得不一樣

風火輪與水銀開關 『咦,什麼東西在一閃一閃?』選購小玩具時,發現當我碰觸包裝紙板時,上面的小玩意就會發出亮光,這下吸引我的興趣。無意中發現

磁浮陀螺 磁浮陀螺很炫,只要旋轉它,當高速旋轉平衡時,陀螺即會騰空飛起浮在空中,直到陀螺不在旋轉為止,才會慢慢降下來。 這種陀螺不

法拉第手電筒 我有三種免電池的手電筒,都是利用法拉第原理而製作,很適合在進行電池感應教學單元時分享給學生看,並加以解說,印證科學的實用

精緻的玻璃飾品~光車 轉動起來像風車,不過它的葉片置於密閉的精緻玻璃容器中,靠光驅動而轉動,所以叫做『光車』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紫色狂想~紫鑽不賠外一章 在紫鑽不賠之後,我又突發奇想,紫色的奶嘴糖是否可以?如果可以,多好~很天真吧!

光學創意作業~下水後圖案變變變? 分別在紙上與夾鏈袋上作圖,二者合成起來看似一個圖案,一旦將夾鏈袋放入水中,神奇的事即將發生……

[scratch新手] 用開關控制手電筒明滅(ㄧ) 想好久,終於做出來。同一個按鈕,按一下亮,再按一下暗。

神奇的力學魔術~手指也能抬人? 這是合力的展現,一鼓作氣,齊心齊力,

[在scratch發現與學習] 鬆開空白鍵 這天,在mBlock看到一個積木[鬆開空白鍵]~ scratch沒有這個積木,要怎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