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3815

[聲音] 拇指琴(卡林巴琴)與鐵尺音樂、音樂盒

拇指琴(又稱為卡林巴琴Klimba),來自非洲的傳統樂器,利用手指撥弄長度不同鐵片而「彈」奏出音樂。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680

分享連結 [聲音] 拇指琴(卡林巴琴)與鐵尺音樂、音樂盒@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02:16:29 最後編修
2017-08-22 22:12:31 By zfang
 

南一版的理化課本裡,有這樣一個小活動:在桌緣撥動突出的鐵尺,就會發出聲音。只要調整突出的長度,就能發出不同的音調。

在網路上就看到這樣的影片,利用改變鐵尺長度而「彈」奏出卡農。(鐵尺那麼硬,不知道手會不會痛~)

有沒有哪種樂器是利用不同長度的鐵片撥彈而演奏出音樂的呢?

 

腦海中想到音樂盒裡的發聲彈片,我好喜歡音樂盒~這個是23音的音樂盒:

以前就曾買過簡單版的音樂盒(只有機芯部分),放置在不同的介面上共震出不同的音色。

 

無意中發現,還有一種奇妙的樂器,也是透過不同長度的鐵片發出聲音,甚至加入了共鳴箱,而成為能發出空靈音樂好好聽的樂器。不同於音樂盒是由捲筒上的突起物去撥動鐵片,這個是用手指頭來撥弄。(用二隻大姆指按彈小鐵片)

這種樂器稱之為拇指琴(又稱為卡林巴琴Klimba),來自非洲的傳統樂器。

排列著一條條宽約0.3公分的不等長鐵片,最低音的鐵片在中間,隨著音階的上升分列在兩側。

乍看鐵片的排列,我想起以前的紙火柴。

 

另外又找到這段影片。這個拇指琴看起來也很精緻,屬於板式。造型和前面有圓孔共鳴箱的箱式琴不同,但發出的聲音同樣好聽。

感覺又回到音樂盒裡的鐵琴,透過放在不同的共鳴環境而發出不同的聲音。

 

另外~還看到3D列印的音樂盒,只是塑料所發出的聲音~怎麼樣都無法與金屬片相比啊!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匈牙利-埃斯泰戈姆Esztergom(上)-天主教堂與管風琴 許多教堂都有這樣造型別緻優雅的樂器,是歌頌、敬拜上帝的主要樂器。雖然是管樂器,卻是以鋼琴的方式彈奏,而且還能奏出各種音色

保麗龍小球與駐波1~肯特管 (Kundt tube)內的波漣 透過裝有小顆粒保麗龍球的透明塑膠管(稱為肯特管),可以觀察管柱內聲波的共振現象

[聲音] 拇指琴(卡林巴琴)與鐵尺音樂、音樂盒 拇指琴(又稱為卡林巴琴Klimba),來自非洲的傳統樂器,利用手指撥弄長度不同鐵片而「彈」奏出音樂。

看youtube影片學理化~氦氣(下)唐老鴨的"變聲氣體"? 氣體能變聲這玩意真的好好玩,裡頭的科學點也是有意思,雖然不敢嘗試~有影片輔助,教學目的一樣能夠達到!

縱波?還是人體骨牌? 教到波動,總是得要在課堂上示範才能加深印象,最好的教具是彈簧,另一個波動最棒的教具是

鳥笛、木笛、兒童排笛 鳥笛中沒有加水,只能吹出一個單調的聲音。加水後,發出幾個不同頻率的聲音

隨機好文

[scratch新手]下載scratch2.0與中文化介面設定 stratch2.0下載與中文化介面設定...

越夜越迷人~螢光、磷光與夜光書 小蒨的『夜光書』敘述不聽話的東東,不小心打翻爸爸工作室的螢光漆,而變成在黑夜中發出黃綠色光線的怪物…..

化靜為動,視覺暫留小玩意~魔幻動漫卡 利用拉動黑片,讓靜態的圖案產生動態的效果

進入轉動與力矩單元的課本小活動 搭配N版課本的warm up,來做個小活動。很欣賞這個設計,藉由隨手可以做的小活動,讓學生體會轉動。

[也是紀念] 遇見幸運草與曾經的第一個10萬人次紀念 『遇見幸運草』,這篇文章是科學小玩意當年(2009)在yahoo的第一個10萬人次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