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007

測量比較的絕對與相對?從海賊王身高海報談起

國中理化先學測量與估計值,長度測量、體積測量等等。 包含溫度的測量,也是把抽象的冷熱感覺,透過一個標準,將程度數字化。但在生活上,一定要處處定量與數字化嗎??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2518

分享連結 測量比較的絕對與相對?從海賊王身高海報談起@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8-07-20 22:05:06 最後編修
2018-07-19 14:59:49 By zfang
 

在某家動漫店裡看到了這張海報。

看動漫時,還未曾注意到角色們的身高差異。

站在海報前細看,才發現看起來都是Q版三到五頭身的人物,身高懸殊這麼大啊!

海報裡可以看出順序,但比例是看不出的。(點相片可放大,幾乎每個傢伙都比魯夫高呢!)

 

國中理化先學測量與估計值,長度測量、體積測量等等。

測量要有對應的標準單位,在以前,可能是用身體部位,幾掌長或幾指寬。

後來有公定的單位標準,以長度來說,定義了一公尺,就能將物體的長度以公尺來表示,也比較容易比較。

溫度的測量,也是把抽象的冷熱感覺,透過一個標準,將程度”數字化“。

 

只是,數字與單位當然比較精準,但若要“感受”,還是要找個熟悉的標準來比。

光是身高或面積,有時候光看數字還是覺得抽象。這時候又會回到原本的模樣,找個我們熟悉的東西做為比較。

例如恐龍的大小,旁邊配上一個人,就可以由人與恐龍的比例知道他有多大。(這個大小不是絕對,但足以感受。)

地質探查實,也會在標本旁放的十元硬幣,來看相對大小。小朋友童書裡提到國土面積,也是用幾個台灣來表示,當然,也會搭配真正的數值(例如多少千(或萬)平方公里)等等。


回到前面的海賊王身高。

雖然比例不太對,但是在同一張圖裡標示出來,就可以看出高低次序(或趨勢)。

除了量化的數字,怎樣呈現出相對比較的順序似乎也是滿有意思的。

想起南一版理化課本裡也曾出現過把數字轉成次序比較的圖形。

「人跑得快?還是豬跑得快?」

老實說。誰在乎這個啊~ 但看到圖之後,原來人跑得比豬的還快啊!

其他的動物或物體的速度呢?

從圖裡就能輕鬆比較快慢,原來大象跟人差不多,花豹比獅子快,而燕子比花豹還快得多呢!

此時,物體大小的實際比例與速度倍數關係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生活上,一定要處處定量與數字化嗎??當然未必。

如果說實際數值是量化與定量的”絕對大小“,那麼感受趨勢關係就像是定性的比較。

只要找到合適的參照對應,就可以感受物體間的“相對大小”。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理化創意作業~設計一個新款式的天平! 『如果你是一個設計師,你想要設計出怎樣的一個天平?』

[測量補充影片] 關於測量的一些影片(垃圾袋容積、測量神器、雷射測距) 測量是進入理化的第一堂量化的課。 為什麼要測量?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測量的東西?而那些是如何被測量出來?

如何估算面積?利用 free map tool 來估算區域的面積 如何估算面積?利用 free map tool 來估算區域的面積

比重計 我有二個與密度相關的小玩意,二種不同形式的比重計,是從水族館買的。二者都是密度與浮力的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刻度』。指針型的讀數是越上面液體密度越小,而浮標狀玻璃比重計則是剛好相反,它的刻度是愈往下愈大

測量比較的絕對與相對?從海賊王身高海報談起 國中理化先學測量與估計值,長度測量、體積測量等等。 包含溫度的測量,也是把抽象的冷熱感覺,透過一個標準,將程度數字化。但在生活上,一定要處處定量與數字化嗎??

[理化實驗課側記] 未知物密度的測量 這個密度的測量實驗看似簡單,卻蘊涵了專注用心耐心團隊合作的重要。要專注,才能準確的測量出結果;要用心,才不會忘了小細節;要耐心,才不會因為太急使實驗失敗,要有團隊合作,才能快速而精確的完成實驗。

隨機好文

乾的沙濕的沙 帶小孩玩沙,他們發現:乾沙濕沙顏色不一樣...

2012日偏食~ 利用電鍋蒸盤針孔成像觀察日偏食 記錄2012/5/21在家帶小孩做的日偏食觀測

玻璃水晶球 雖說是『水晶球』,其實是玻璃做的,它是一個光學小玩意。

跟光玩遊戲~魔術骰子 乍看之下,它只是一個像骰子的鑰匙圈,再一看原來有一面是鏡子……然後呢?

讓光線轉彎~光纖玩具 這是常見的光纖玩具,像是半透明的塑膠線,點亮它會看見每一根細絲的前端,均會發出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