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976

性別與科技~女科技人與吳嘉麗教授

接上文謝老師的邀約。在十八尖山終於與謝迺岳老師與遠哲基金會一行人相遇,謝老師跟大家介紹我,「這是來自台中福科國中的何莉芳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4127

分享連結 性別與科技~女科技人與吳嘉麗教授@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最後編修
2019-12-27 21:28:22 By zfang
 

接上文謝老師的邀約。在十八尖山終於與謝迺岳老師與遠哲基金會一行人相遇,謝老師跟大家介紹我,「這是來自台中福科國中的何莉芳」,zfang很好介紹,就只是寫了個科學小玩意。招呼後,大夥又各自散步。

意外的是,一位和藹的女長者從人群後方走來按住我的手。「我是女科技人的吳嘉麗,我們之前曾經email連絡過。」她說。
很驚訝,好多年前受戴明鳳教授之邀,曾幫女科技人寫過一篇部落格經營的心路歷程,原文刊載於 2011年2月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38期 。又在半年後因稿費事宜而與淡江大學化學系吳嘉麗教授聯繫過幾次,但從沒見過面,也覺得沒什麼機會會遇見她。沒想到隔了這麼多年,居然在謝迺岳老師的科學同好場合中遇見,吳嘉麗教授還記得我。她還跟同行的先生介紹我與女科技人的淵源。

直到餐敘時才知道,原來吳教授的另一半正是遠哲基金會董事長曾憲政博士(前新竹教育大學校長)。他們沒有架子,親和力十足。


左起:張君豪主任、遠哲基金會曾憲政董事長與夫人吳嘉麗教授

對董事長的名字印象深刻,因為之前他擔任過高雄市教育局長,「我領過曾董事長的獎狀喔。」
「妳領過我什麼獎狀?」董事長問,我突然答不出來。是科展嗎?記得科展獎狀屬名是市長,還是花燈製作?


回娘家翻出了獎狀,原來是實驗競賽^__^!

在餐敘中有機會和吳嘉麗老師多聊,她跟我分享女科技人在做的事。

不只是發行女科技人電子報,她們用心將「女性」與「科技」結合在一起,為小朋友策畫、出版了女科技人生涯故事繪本《築夢飛翔,我的世界宇宙大》,介紹包括輸血醫學之母林媽利、泌尿科醫師張美玉、高科技主管劉麗雲等人,以及各行各業的女性成長故事,讓孩子看到這些不同世代、生活在我們周遭的阿姨、姐姐,如何突破性別限制,進入科技領域,自在地成就了自己。甚至還拍攝了『女科技人的一天』紀錄片介紹女科技人,辦理一系列活動,讓國中以上每一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女學生,乃至科技專業女性,認識不同領域的女科技人。

已經在youtube可以看的有四部影片分別是《當科技遇見性別-植物化學家吳嘉麗》、《從吳郭魚的腦神經到內化海洋教育-魚類神經科學家蔡錦玲》、《妙哉女醫—泌尿科張美玉醫師及方芸牙醫》、《科技工程女豪傑—魏貞利、張芳淑、鐘慧諭》。

從記錄片中看到了吳嘉麗教授,「她將自己的專業與興趣融合,帶領大家探索植物與科學的關係,她是位­嚴謹、有條理且生活紀律的女科技人,除了將此精神發揮在專業領域,也致力於婦 女運動的­推廣。看完影片除了能感受到吳嘉麗老師在專業領域的用心外,亦能體會到在理性的態度下­隱藏著熱情且善解人意的心。」

後來才知道,原來吳教授也是婦女新知基金會的核心成員,人間福報的介紹:「……雖然熱心社會事務,但吳嘉麗對教學研究本業一點都未輕忽。她永遠充分準備,習慣在上課前五分鐘就進入教室;為了引起學生 對有機化學的學習興趣,她常拿新聞或廣告和學生探討其中的化學原理,讓學生覺得化學知識與生活相關、是有用的。吳嘉麗研究苔蘚植物的化學成分,過去每年都 帶學生上山採植物,有時甚至跟學生一起睡通鋪……」

為什麼要拍紀錄片,為什麼要做這些?「孩子以及年輕女孩缺少典範可以學習,如果請他們說出一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幾乎所有人都只說得出居里夫人。」明明臺灣就有很多女性從事科學研究或是科技工程啊。透過記錄片分享,讓我們認識她們的選擇、她們的專業、她們的生活、以及她們工作中的性別經驗。一般大眾媒體很少觸及這些層面,年輕學子甚難想像,女性走入這些科技領域可能會是什麼樣的一種生活面貌?藉由這些影片豐富女孩的多元選擇,而科技領域則可能因此獲得多元參與的創新發現。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素材] 科學裡的人文關懷(波拉納族採鹽人、印尼爪哇採硫人) 我想要在傳統理化課程裡多放一點人文有生命的東西。 這二段影片波拉納族採鹽人、印尼爪哇採硫人都可以談。

看Youtube影片學健康~向菸說不!拒菸宣導與菸害影片教學 健康老師請產假,所以導師班的健康教育課由我代課,學校的健教老師們都相當認真,並沒有因為基測不考而輕忽,反而更用心地把握每

生物實驗課~蕨類植物觀察 對於一個許久沒有接觸生物的理化老師而言,教生物真的很有挑戰性(備課與回答問題……我的程度在今

多說好話218~班級感謝小卡 小小的感謝卡, 常常是老師鼓勵學生的重要法寶,也是班級經營的好幫手喔。

一首搖滾上月球~睏熊霸樂團的『I Love You』 次要 『一首搖滾上月球』記錄家有罕見疾病兒老爸組團、成軍到出賽的過程。這部片還沒看過,但我聽過罕爸睏熊霸樂團的『I Love

[學生映象] 一份可愛的小禮物(紀念光碟) 搭配上特選的音樂,播放與我相處的點點滴滴,看的時候滿心快樂與說不出的感動……

隨機好文

油水不互溶~彩色小珍珠 這個彩色小珍珠實驗利用過期的油與食用色素『油水不互溶』與『密度』的觀念,簡單又漂亮。

功與能的簡易動手做~吸管吹箭與做功 我的活動習慣是完全開放,略講大致方法,其餘由他們自己試。根據經驗,不是那麼容易就成功的活動可以玩比較久,也會讓學生有挑戰性。

附放大鏡的指甲剪 指甲剪加放大鏡,簡單的創意!但~我總是擔心:在陽光下剪著剪著,會不會就發熱起來了?

火焰與駐波之舞~魯賓斯之管(Rubens’tube) 裝置被稱為魯賓斯之管(Rubens’tube)。在一根長管子上面固定距離鑽一排小孔,當音樂播放時,一排小火焰就會跳躍,隨音樂變化

葉面上的小寶寶 ~蕾絲姑娘落地生根 這回,看到的不是落地才生根,而是『葉還未落地,小葉芽就先準備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