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957

性別與科技~女科技人與吳嘉麗教授

接上文謝老師的邀約。在十八尖山終於與謝迺岳老師與遠哲基金會一行人相遇,謝老師跟大家介紹我,「這是來自台中福科國中的何莉芳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4127

分享連結 性別與科技~女科技人與吳嘉麗教授@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最後編修
2019-12-27 21:28:22 By zfang
 

接上文謝老師的邀約。在十八尖山終於與謝迺岳老師與遠哲基金會一行人相遇,謝老師跟大家介紹我,「這是來自台中福科國中的何莉芳」,zfang很好介紹,就只是寫了個科學小玩意。招呼後,大夥又各自散步。

意外的是,一位和藹的女長者從人群後方走來按住我的手。「我是女科技人的吳嘉麗,我們之前曾經email連絡過。」她說。
很驚訝,好多年前受戴明鳳教授之邀,曾幫女科技人寫過一篇部落格經營的心路歷程,原文刊載於 2011年2月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38期 。又在半年後因稿費事宜而與淡江大學化學系吳嘉麗教授聯繫過幾次,但從沒見過面,也覺得沒什麼機會會遇見她。沒想到隔了這麼多年,居然在謝迺岳老師的科學同好場合中遇見,吳嘉麗教授還記得我。她還跟同行的先生介紹我與女科技人的淵源。

直到餐敘時才知道,原來吳教授的另一半正是遠哲基金會董事長曾憲政博士(前新竹教育大學校長)。他們沒有架子,親和力十足。


左起:張君豪主任、遠哲基金會曾憲政董事長與夫人吳嘉麗教授

對董事長的名字印象深刻,因為之前他擔任過高雄市教育局長,「我領過曾董事長的獎狀喔。」
「妳領過我什麼獎狀?」董事長問,我突然答不出來。是科展嗎?記得科展獎狀屬名是市長,還是花燈製作?


回娘家翻出了獎狀,原來是實驗競賽^__^!

在餐敘中有機會和吳嘉麗老師多聊,她跟我分享女科技人在做的事。

不只是發行女科技人電子報,她們用心將「女性」與「科技」結合在一起,為小朋友策畫、出版了女科技人生涯故事繪本《築夢飛翔,我的世界宇宙大》,介紹包括輸血醫學之母林媽利、泌尿科醫師張美玉、高科技主管劉麗雲等人,以及各行各業的女性成長故事,讓孩子看到這些不同世代、生活在我們周遭的阿姨、姐姐,如何突破性別限制,進入科技領域,自在地成就了自己。甚至還拍攝了『女科技人的一天』紀錄片介紹女科技人,辦理一系列活動,讓國中以上每一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女學生,乃至科技專業女性,認識不同領域的女科技人。

已經在youtube可以看的有四部影片分別是《當科技遇見性別-植物化學家吳嘉麗》、《從吳郭魚的腦神經到內化海洋教育-魚類神經科學家蔡錦玲》、《妙哉女醫—泌尿科張美玉醫師及方芸牙醫》、《科技工程女豪傑—魏貞利、張芳淑、鐘慧諭》。

從記錄片中看到了吳嘉麗教授,「她將自己的專業與興趣融合,帶領大家探索植物與科學的關係,她是位­嚴謹、有條理且生活紀律的女科技人,除了將此精神發揮在專業領域,也致力於婦 女運動的­推廣。看完影片除了能感受到吳嘉麗老師在專業領域的用心外,亦能體會到在理性的態度下­隱藏著熱情且善解人意的心。」

後來才知道,原來吳教授也是婦女新知基金會的核心成員,人間福報的介紹:「……雖然熱心社會事務,但吳嘉麗對教學研究本業一點都未輕忽。她永遠充分準備,習慣在上課前五分鐘就進入教室;為了引起學生 對有機化學的學習興趣,她常拿新聞或廣告和學生探討其中的化學原理,讓學生覺得化學知識與生活相關、是有用的。吳嘉麗研究苔蘚植物的化學成分,過去每年都 帶學生上山採植物,有時甚至跟學生一起睡通鋪……」

為什麼要拍紀錄片,為什麼要做這些?「孩子以及年輕女孩缺少典範可以學習,如果請他們說出一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幾乎所有人都只說得出居里夫人。」明明臺灣就有很多女性從事科學研究或是科技工程啊。透過記錄片分享,讓我們認識她們的選擇、她們的專業、她們的生活、以及她們工作中的性別經驗。一般大眾媒體很少觸及這些層面,年輕學子甚難想像,女性走入這些科技領域可能會是什麼樣的一種生活面貌?藉由這些影片豐富女孩的多元選擇,而科技領域則可能因此獲得多元參與的創新發現。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2014暑輔課程隨記 這篇是記錄,簡單記錄2014暑輔上課的內容。純記錄,隨便書寫。相片不知道拍到哪了。 每二年帶一次國二,上的內容差不多。由

[生物課]生態系黑板塗鴉(3)森林生態系、淡水生態系 這堂課是畫森林生態系、淡水生態系。(關於塗鴉課的作法請參考第一篇。) 參與的同學非常多,有一些愛畫畫的同學手癢也跑來幫忙

[拔河影片]為即將要來的拔河比賽加油! 親愛的218,除了奔跑(『犇』跑吧!218~ 參加全市國中生接力賽記錄),咱們要來拔河了! 明天就要比賽,時間緊迫,可能

[生物課]生態系黑板塗鴉(4)都市生態系、外星生態系 (活動檢討) 班上的生態系塗鴉,本來想寫五篇但最後只完成四篇。這篇主要是活動檢討,並介紹學生的都市生態系、外星生態系。 我是偽生物老師

我的視訊課初體驗。在iPad遇到小鑽石(4) 215令人感動的同學情 與215、小鑽石間的互動與感動過程,讓我今年的理化教學上在理性與趣味之外,多了些感動。我開始想~是不是要借台攝影機放在215,以便及時捕捉這些鏡頭,拍下好多好多的感動瞬間?

用陀螺來教學 繼骨牌之後,我的綜合課展開新單元:『陀螺』。 第一節課觀賞NHK『10分鐘的科學—陀螺科技』,影片中介紹各種

隨機好文

越夜越迷人~螢光、磷光與夜光書 小蒨的『夜光書』敘述不聽話的東東,不小心打翻爸爸工作室的螢光漆,而變成在黑夜中發出黃綠色光線的怪物…..

課本電路實驗有問題?談電阻的瓦數計算 課本實驗或附圖照片所使用的電阻,在指定的電路上是否超出功率上限?什麼樣的電阻才合適課本的實驗設計呢?

[也是紀念] 遇見幸運草與曾經的第一個10萬人次紀念 『遇見幸運草』,這篇文章是科學小玩意當年(2009)在yahoo的第一個10萬人次紀念

[在scratch發現與學習] 鬆開空白鍵 這天,在mBlock看到一個積木[鬆開空白鍵]~ scratch沒有這個積木,要怎麼控制

童謠背後的科學故事~蛋頭先生與馬德堡半球 英文童書“Humpty Dumpty”的故事,居然與馬德堡半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