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9930

[聲音波動]跟著聲音轉圈圈的毛根

嘴巴靠近杯子側邊的洞發出聲音,毛根為何跟著轉動?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0566

分享連結 [聲音波動]跟著聲音轉圈圈的毛根@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12:59:52 最後編修
2017-01-06 18:06:20 By zfang
 

聲音源自振動,也透過介質(例如空氣)振動傳遞,人利用耳膜接收空氣振動,進而在腦中產生解讀成聲音。我們是否能透過眼睛觀察聲音?將綠豆米粒放置在鼓面上敲擊,藉由綠豆彈跳而感受發聲體的振動。或是將發聲的音叉迅速放入水面觀察水花濺起。

 

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聲音的振動?在科學玩具柑仔店看到聞嘰起舞的聲動杯,來試試!

 

Part A  製作方法

1. 準備的材料很簡單:毛根、剪刀、紙杯。先在小紙杯的側邊以美工刀畫十字形,往內壓作一個開口。

 

    
2. 取一小段毛根摺成圓弧狀,放在紙杯底部的上面。嘴對著開口發出『ㄨ~』的聲音(或透過粗吸管傳遞聲音),觀察毛根的跳動。

 
如果毛根沒有動作,試著調整毛根的形狀(例如一端捲曲一端直立),直到看到毛根隨著聲音在紙杯上移動或旋轉



3.毛根形狀不同,改變大小聲,或輪流發出ㄚㄨㄟㄡ運動情形有什麼不一樣?

參考結果與原理:

嘴巴靠近杯子側邊的洞,向杯中發出聲音即可發現毛根隨紙杯底部的振動而轉動。毛根本身的摩擦與毛的方向性,因此產生單向的運動,我們的毛根是捲曲著的,因此就會出現打轉的情形。聲音小而低,毛根轉動慢。聲音高而快,毛根轉動快。紙杯的材質也會影響效果,紙杯較薄軟,振動越明顯,毛根的轉動越容易被觀察。
 

 

Part B  學生實驗花絮

先聲明,這個實驗簡單學生很快就能上手,也很有趣......但一群學生叫起來,真的是非常大聲,很恐怖。活動時要注意場所安排,避免影響其它班級上課。

     

準備的毛根不足~剪得比較短。如果長一點或多幾根,就能方便學生改變造型觀察比較。另外,ㄨ與ㄚ的音,哪一種會讓毛根轉得快?輪流發出ㄚ一ㄨㄟㄡ,試試。要轉得持久且快速有沒有撇步呢?


用吹的,會讓人質疑是否是吹出去的氣造成振動,來試試看用麥克風會如何?

以下"尖叫"過程影片經過轉檔,畫質稍差:

 

 

最後~讓我們來欣賞316四大男高音的演出!

悶的時候,叫一叫就對了。

2014.05.20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保麗龍小球與駐波1~肯特管 (Kundt tube)內的波漣 透過裝有小顆粒保麗龍球的透明塑膠管(稱為肯特管),可以觀察管柱內聲波的共振現象

鳥笛、木笛、兒童排笛 鳥笛中沒有加水,只能吹出一個單調的聲音。加水後,發出幾個不同頻率的聲音

聲音的遊戲~回聲桶 利用洋芋片的罐子可以製作有意思的聲音玩具,對著罐口講話,會出現令人意外的效果喔。

[聲音影片]玻璃杯與水晶音樂 玻璃杯可以發出美妙動人的音樂,集合各種大小不同的玻璃杯,視需要加水調整音調,就形成特別的打擊樂器了

[共振影片]橋、節拍器、火焰的共振 頻率相同會發生共振,除了聲音、單擺的共振外,也在網路上找到幾段相關的影片,可作為教學上補充使用。

看youtube影片學理化~氦氣(下)唐老鴨的"變聲氣體"? 氣體能變聲這玩意真的好好玩,裡頭的科學點也是有意思,雖然不敢嘗試~有影片輔助,教學目的一樣能夠達到!

隨機好文

養樂多大聲公與多多笛選美大賽 便宜不起眼的多多罐,有辦法變身成聲音教具?這個不難。還有方法能提高它的價值喔!

[ZF科學食驗] 簡單好做又好吃的黑糖涼糕DIY 黑糖涼糕,簡單好吃。很適合科學食宴客來做,搭配澱粉特性或是非牛頓流體的現象,可以結合科學原理。

科學家變臉了?! 在理化課本上塗鴉創作! K版用活潑的漫畫呈現發展過程幾個重要的科學家。上課到此處,忍不住就在科學家的臉上做創作

週期表教學~元素之最(教師解答版) 可以配合線上互動週期表Ptable應用的幾個題目與答案

讓迴紋針浮在水面~用迴紋針玩一節課(表面張力篇) 國三會考後超簡單的一節實驗課,也適用於暑輔。材料只需水槽與一些迴紋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