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目錄
餐敘時,桌上出現了高粱酒。
根據當地人的傳統,喝上幾杯高粱很自然。不喝酒的zfang,只用唇抿了幾口,卻沒有勇氣入喉。(要喝~就在家裡喝,在外面失態就麻煩了)
聽說,如果有人摻水或是酒杯裝清水,高手一看就知道。被抓包還要多喝好幾杯!有時酒加水會變得有一點濁,酒裡面有許多溶於酒精卻不能溶在水裡的有機物,加了水改變溶解度就混濁了。但不是酒加水,而是酒杯裝純水,居然也能被一眼看出?
「真的有那麼神嗎?」愛玩愛做實驗的zfang拿出二個小杯,分別裝了清水與高粱(58度),搖一搖後放在桌上。
二相比對之下,真的明顯不一樣!就算我不喝酒,不常接觸酒,也知道哪一杯是酒。「哪一杯是酒呢?」
答案反白後可見:右杯杯壁上緣有液滴有油油的感覺的是高粱酒。左杯是開水。
酒淚與「吉布斯-馬蘭戈尼效應」(Gibbs-Marangoni Effect)
為什麼杯壁會有液滴呢?好奇去搜集資料,高粱酒與清水的辨識資料不多,但是,卻在紅酒上看到了酒淚(wine tears)這個東西。
酒淚是什麼?酒淚是酒嗎?為什麼會產生酒淚?
酒淚(Rivulets,legs)指的是搖杯後葡萄酒沿杯壁流下所形成的淚滴形狀。
為什麼會形成酒淚?下面的影片講得很清楚:
要理論講難一點的,可以看這段
這一看下去不得了了,酒淚,可不是葡萄酒的眼淚https://read01.com/6Qgnx5.html
輕搖酒杯後,葡萄酒會在酒杯內壁形成一層薄薄的液體膜。由於酒中的酒精容易揮發,這會影響液體膜表面的張力。酒精從液體膜處往外揮發,釋放出香氣,這一液體表面的張力就會失衡。在重力作用下,酒液又會沿著杯壁慢慢地流回到酒杯中,形成「酒淚」。
酒淚產生背後的原理被稱為「吉布斯-馬蘭戈尼效應」(Gibbs-Marangoni Effect)。
連之前牛奶上的抽象畫也是要用這個理論來解釋。
請看這段影片:
順帶一提,跳舞液滴也跟表面張力有關。
酒淚的多少跟酒的品質並沒有一定關係,而是跟酒精含量有關。酒精度越高的酒會有更多的酒淚。酒淚多少跟糖分和甘油等含量也相關,酒精揮發的快慢也與溫度和濕度相關。
拿出整罐未開封的高粱,搖搖看是否有酒淚?結果沒有。因為沒有開封,沒有開放條件下,酒精不會揮發,自然不會有酒淚。
關於高粱酒杯裡是酒還是水?也有人的辨識法是看杯子外側,如果有點水氣霧氣的是高粱酒,因為酒會揮發吸熱,因此水氣凝結。但若是遇上冰的礦泉水就沒轍,冰水也會讓水氣凝結。
另外也好奇,為什麼金門高粱是58度、38度,而不是60、40的整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