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2129

包葉檳榔誰來捲(下) 原鄉阿嬤的包檳榔巧手

原住民嚼檳榔喜歡塗抹白灰,包葉檳榔的白灰是包在荖葉的葉表(光滑面)。 將抹了白灰的荖葉折疊後,巧手捲成筒狀,再塞入一個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855

分享連結 包葉檳榔誰來捲(下) 原鄉阿嬤的包檳榔巧手@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12:30:38 最後編修
2017-09-28 21:41:51 By zfang
 

雖以包葉檳榔為標題,前二篇文章 蟲蟲的包葉捲、茄苳樹與茄苳窗蛾的葉捲,都不是真正的包葉檳榔,這篇的包葉仔才是正港的!  

   
包葉檳榔像檳榔寶寶被包巾裹著,怎麼包的呢?  警語:嚼食檳榔,有害健康

前一陣子,隨原住民朋友來到三地門進行訪談工作。她下車去買檳榔,卻是提回一大袋,印象中檳榔商品明明是盒裝或小夾鏈袋裝的呀!


仔細看這袋的檳榔,除了一顆顆未處理過的檳榔,裡頭還有一包白灰。

看到我驚訝,她解釋:『這兒很少盒裝,都是一袋袋在賣的,回家自己再處理。』
司機陳大哥補充說:『自己處理比較便宜,也比較衛生。』 灰也自己抹?
『吃檳榔可以不加灰嗎?』
『不加灰像吃水果,吃纖維。』陳大哥回答。
見我猛拍,他們笑著說:『喜歡拍,等會兒拿一掛檳榔給妳拍!』

那倒不用啦,『其實,我見過的檳榔樹比看過的檳榔商品還要多!』對檳榔成品遠不如常在山間看到檳榔樹來的熟悉。 身邊的朋友沒有在嚼檳榔的,我對檳榔有滿滿的好奇呢!

交流道附近見到都是透明貨櫃屋外加檳榔西施,醉翁之意不在檳榔而是在西施!不靠招牌、辣妹,擺著小桌子由老婆婆販售的檳榔攤也會有客人嗎?會,有些人就是會喜歡這一家的味。檳榔的味由啥來決定?正是裡頭調味過的白灰、紅灰!

市售的檳榔成品有兩種作法:一種是將荖葉塗上白石灰再包檳榔,稱為包葉檳榔。另一種是將檳榔剖開,中間加上一塊荖花和紅石灰(石灰加其他添加物,例如柑仔蜜、荳蔻…等各種秘方成份),稱為紅灰檳榔。白灰及紅灰都是以消石灰為基質,也就是俗稱熟石灰的氫氧化鈣Ca(OH)2

『檳榔渣(汁)會變紅,是因為有加灰嗎?』這是我一直好奇的問題:『還是紅灰吐出來的是紅的,而加白灰的檳榔渣是白的?』

『不管是白灰紅灰,吐出來的汁都是紅的!』他們這樣告訴我。
還一直以為紅灰檳榔渣是紅的,而白灰檳榔渣是白的呢。

必須注意的是,添加的石灰造成口腔中形成高鹼性的環境,加上檳榔的檳榔素、檳榔鹼和多酚類會導致細胞變性,以及紅灰白灰的添加物容易引起刺激作用,口腔黏膜因而產生病變,可能導致口腔癌的發生!

他們也買一些包好的”包葉檳榔”,打算等會兒要請訪談的達人。
『包葉檳榔也有加白石灰嗎?』
『有。』加在那兒呢?沒再問下去了,等訪談結束再要幾顆來好好研究!

訪談過程發現了桌上有一個小蓋子,這是包葉檳榔上的蓋子!
『吃包葉檳榔之前,原來要去"頭"呀?』
『為什麼要去頭?為什麼不一開始在賣的時後就把頭去掉?』好奇的我直追問。
原來,保留頭部是怕檳榔會乾掉,頭不能吃(不好吃),所以要吃之前要將頭剝除(通常是先咬掉)。


包葉檳榔,怎麼包的?恰巧可以跟之前的蟲蟲捲一起寫成系列文章呢!

 

中午用餐後,趁著原住民朋友與老鄰居婆婆們打招呼聊天時,拍下她們製作包葉檳榔的過程。


『來吃,吃一顆!』這是他們的待客之道,本省婚宴送客,新娘也會端著一盤包葉檳榔。


原住民嚼檳榔喜歡塗抹白灰,包葉檳榔的白灰是包在荖葉的葉表(光滑面)。

 將抹了白灰的荖葉折疊後,巧手捲成筒狀,再塞入一個"有頭”的檳榔就完成了。 

另外我還發現了,放進去的檳榔有將尾部先切除,之前那袋買回家自己處理的檳榔的尾部還在。
『為什麼要切除尾部?』
保留”頭蓋”是為了保濕,那麼尾部呢?為什麼不保留?
答案相當簡單,請反白:因為尾部太硬不好吃!


一邊包著檳榔,一邊露出染色的牙齒,阿嬤的笑容帶著原鄉濃濃的原味!


被綠色黃金染紅的這雙手,也刻劃著歲月的痕跡......

 

臨去前,他們又買了幾包打算帶回北部。

『不好意思啊!』司機陳大哥塞了一顆包葉檳榔在口中,也準備了一個紙杯放在杯架。他告訴我們,這是因為得為接下來的長途開車而提神。
『檳榔要吃多久才會變紅?』好奇寶寶又發問了。
『一下子。』
『這是因為口水的關係嗎?如果不是經過口在嚼,切碎也會變紅嗎?』
『會。』他們告訴我,以前老人家沒牙咬不動,就會用一個小臼將檳榔搗碎再吃,有看過是會變紅。
『這是化學變化。』陳大哥下了結論。
看來檳榔是個又生物又化學的學問呢!

『那檳榔的味道好嗎?』這算一個笨問題嗎?
『來吃吃看嘛!』
『不用了!』純屬好奇的我猛搖頭。
『但是…….可以送給我幾顆包葉檳榔嗎? 』我拿了三顆。

目前,三顆包葉檳榔被放在冰箱中,足足冰了二個星期。過年嘛,加上真的忘了….. 接下來的時間,要來準備做實驗囉!

 


嚼食檳榔,有害健康。那麼......就來研究檳榔吧!

 

包葉檳榔誰來捲(上) 蟲蟲的包葉捲
包葉檳榔誰來捲(中) 茄苳樹與茄苳窗蛾的葉捲
包葉檳榔誰來捲(下) 原鄉阿嬤的包檳榔巧手

 

分類:生活觀察(小花小草、景與物) 2012/02/01 13:44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火龍果果實篇~ 紅肉火龍果之酸鹼變色實驗 這種紅紅的色素不是花青素,而是莧紅素-Amaranthin,又名甜菜素-Betanin。

翻滾吧!油條~ 淺談讓油條『生氣』的化學 膨發劑受熱或在高溫下反應會在短時間產生大量氣體,將柔韌的麵糰脹開,因此使油條在很短的時間內膨脹。

玩蛋~用暖暖包與乾燥劑來煮蛋 暖暖包或乾燥劑能煮蛋嗎?剛好在舊檔案看到以前(2013.04)曾帶學生在課堂中煮蛋的老照片,就把這二個小實驗簡單記錄一下。

動手搖冰沙 (親子篇) 這篇記錄親子動手搖冰沙的過程。另外也帶學生做過,以及寫成探究版本發表在科學少年的實驗遊樂園。

[課程素材] 用甘蔗來設計自然科學課程(探究與教學) 這篇是甘蔗的課程與探究設計之素材。 先從甘蔗去發想,或進行強迫連結。其實~甘蔗可以融入課程喔!

包葉檳榔誰來捲(下) 原鄉阿嬤的包檳榔巧手 原住民嚼檳榔喜歡塗抹白灰,包葉檳榔的白灰是包在荖葉的葉表(光滑面)。 將抹了白灰的荖葉折疊後,巧手捲成筒狀,再塞入一個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嘴開開,傻楞楞~輕鬆一下 無聊小玩意,輕鬆一下

2012日偏食~ 利用電鍋蒸盤針孔成像觀察日偏食 記錄2012/5/21在家帶小孩做的日偏食觀測

1000克拉可愛水晶大鑽石 ~變色『紫鑽』 鑽石的色澤會因為照射光源而不同,日光(白天)或鹵素燈下是紫色,而在省電燈泡下則是藍色...

光與色~指上型LED手電筒 小小的指上型LED手電筒,有許多顏色,它也有科學嗎?

功與能的簡易動手做~吸管吹箭與做功 我的活動習慣是完全開放,略講大致方法,其餘由他們自己試。根據經驗,不是那麼容易就成功的活動可以玩比較久,也會讓學生有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