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756

甘蔗渣的乾餾實驗

一年多前在阿簡的生物筆記中,曾看到阿簡介紹甘蔗的維管束,以及用顯微鏡對甘蔗渣進行觀察(甘蔗渣也可以很美麗),便一直在想,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881

分享連結 甘蔗渣的乾餾實驗@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最後編修
2019-12-01 12:16:08 By zfang
 

一年多前在阿簡的生物筆記中,曾看到阿簡介紹甘蔗的維管束,以及用顯微鏡對甘蔗渣進行觀察(甘蔗渣也可以很美麗),便一直在想,甘蔗渣能否也用在理化教學,例如:燒燒看?台灣柳丁常常滯銷,如何將過產的柳丁再現春天,曾看過柳丁炭的科學研究,如果甘蔗渣也能做成甘蔗炭就太好了。(倪匡小說『木炭』,也有版本稱為『黑靈魂』,講一個靈魂被關在一塊木炭的故事,書中就針對木炭的製造有詳細的介紹,常在講授乾餾、聲音單元時會對學生提及這個故事,主角衛斯理與靈魂之間的溝通,還得利用超音波的『波形』來『看』!)

去梧棲漁港看到如山一樣的甘蔗渣,就向賣甘蔗汁的小販索取一些。


這麼多的甘蔗渣~能夠做什麼再利用呢?

『您好,我要作實驗~可以給我一些甘蔗渣嗎?』
『要作堆肥啊?』沒想過耶~有興趣的人做看看 (作科展)。
『我要把甘蔗渣燒成木炭。』乾餾甘蔗渣是我一直的想法。
『這不能作木炭,』老闆摸摸著壓扁扁的甘蔗渣:『去除水分後,纖維只剩一點點。』試試看吧!

曾想過帶甘蔗到班上請學生吃,吃完後再將剩下的渣進行『乾餾』實驗。只是一直沒機會,這下子,應該有希望先對甘蔗渣試試看了!

『一斤甘蔗去除水分之後剩多重?』甘蔗渣內部結構鬆散,而外部較韌。
『沒有這樣算過,』老闆指著杯子:『只知道一杯500CC的汁,要用1斤10兩的甘蔗去壓榨。』
老闆問我要多少,『一點點(幾根)就好。』我說。
他轉身拿出大垃圾袋要裝…….嚇我一跳!

*******

星期天帶回的甘蔗渣,到星期二才記得拿到學校,甘蔗渣由袋中已經出現發酵後的酒味與酯味~還有一種怪怪的酸味,也許甘蔗渣可以作成酒。有味道了,趁好天氣挑一點來曬,上面有果蠅飛呀飛…..

星期四要做實驗時,表面出現黴菌……味道更特別了~(已經蠻乾燥的。)


來~來~來~曬甘蔗,怎麼還沒開始化學實驗,黴菌已經展開『生物實驗』……

『真的要燒燒看?』沒試過怎知結果。

先乾餾正常版,竹筷冒出濃煙(氣體可燃)可以產生火焰;再進行甘蔗渣的乾餾,一開始沒有很多煙,之後越來越濃,呈現微黃時就可以燃燒,火焰很旺!與竹筷看起來差不多…..(我們把黴菌也乾餾了~)


以鋁箔包住甘蔗渣進行乾餾,上方小孔冒出可燃性氣體,火焰一樣不小。

最後將打開鋁箔將乾餾後的產物共同比較,二者皆有黃褐色焦油,竹筷乾餾後的炭筆可以畫畫寫字~


 竹筷燒過久,竹炭會有些彎曲,外形和原本相似,質地較緻密。
學生對於將竹筷變身感到意外,特別是它真的可寫字~

而甘蔗炭,只有皮的部分較硬,而中間部分的炭一捏就碎,就比較適合作成炭粉!此炭粉可否稱之活性碳??打算用『甘蔗炭粉』拿來測試紅糖水的脫色,後續再整理。


白甘蔗的外皮堅靭,產生的甘蔗炭保有原來形狀。


內部為絲狀維管束,產生的甘蔗炭體積變小,質地鬆軟。


甘蔗炭結構鬆散,不適合寫字(可以畫畫抹大面積?),一捏就粉碎,很容易變成炭粉。

甘蔗榨汁所剩下來的甘蔗渣就是甘蔗莖的維管束,呈絲狀分散,維管束比較纖細、柔軟。剩餘的甘蔗渣如何再利用?最單純的處理方式就是當柴火,或拿來做煙燻之用?給豬吃,纖維太硬,即使碾碎作飼料?也不知道牠吃不吃。作為堆肥也不錯,據網路資料~甘蔗渣具有高度的保水力,含糖量高,且因其碳氮比高,分解快速,適用於回收作有機堆肥使用。也可以當作木板製品的原料吧,以前聽過的甘蔗板~是否就是用甘蔗渣做的?

甘蔗渣還可以拿來製紙~『……過去甘蔗渣只能丟棄或製作堆肥,埔里鎮廣興紙寮將蔗渣加工製成手工紙,並研發多種手工藝品,達到環保再生目標,』2008/11/05自由時報網路新聞:『甘蔗榨汁後的殘渣放久後會變黑,必須烹煮軟化纖維後以水漂洗,再經過打漿程序與添加一定比例的木漿後,即可進行手工抄紙……』至於國外,也有由甘蔗、甘蔗渣發酵再製『生質酒精』之做法。

 

分類:創意教學與科學活動 2009/04/20 07:07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許多乾粉滅火器成分不含碳酸氫鈉喔! 課本上總說:『乾粉滅火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小蘇打粉)』,如果你也這麼深信不疑,那麼你就錯了,乾粉滅火器是目前最常見滅

強化玻璃與安全玻璃 家裡有個養魚成癡的先生,客廳有個五尺的隔間魚缸,當初買下這間房子,便是因為這個缸子。屋主為了風水而養大型龍魚,而先生飼養

撿來的一堂蜂巢課 意外出現的天然蜂巢,讓大夥親見它的六角形結構,與藏身其中未能破蛹而出的幼蜂~順便也講解蜜蜂『完全變態』的一生,以及蜂巢為何六角形的幾種推論

科學於生活的『絕妙好句』 科學於生活的『哲學』: 鑽石的璀璨並非源自於碳原子的外表,而是因為它們的排列方式;人也一樣,結構模式也會影響一個團體的表

[光學] 誰來開門?紅外線感應開關 原以為紅外線感應開關是被動地偵測生物”產生”的紅外線,僅能感測『有一定溫度的移動體』,後來搜集資料整理才發現不是這樣的。

挑西瓜時~為什麼用拍打的方式? 『挑西瓜時~為什麼用拍打的方式可以區分甜或不甜?』『拍打準確嗎?可否定量測量?』 前幾天對223學生聊到如何由生活中發現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針孔成像與暗箱攝影 18世紀的風景畫,流行用『暗箱』一種工具。它的原理其實就是針孔成像...

凸面鏡是魔鏡? 我就在車上捕捉到這個鏡頭,相片本身只是小ㄚ頭的背影,可是吸引我注意的是~左方汽車後視鏡所清楚呈現的景象……

立體圖卡與多變幻卡 『用正面的角度看世界,快樂就會無所不在。』翻動會出現二個變換的圖案,你們知道它也是科學嗎?

親親校樹~生病還是枯了?黃連木救樹記 校園中庭有一棵樹生病了,葉子都完好,但是就是整株枯黃。為什麼會這樣?七月底學校請專家來施作,居然有機會能救?

[scratch新手] 在角色造型中加入中文字 用scratch2繪製造型或角色,插入文字不能輸入中文,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