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544

謝迺岳老師客家文物館參訪記(2)

2008年起,謝老師應客家電視台邀約製作『遊客家搞科學』節目,開始到全台灣的客家庄作田野調查,他告訴我們,『客家生活中許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4093

分享連結 謝迺岳老師客家文物館參訪記(2) @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最後編修
2019-12-27 20:13:46 By zfang
 

2008年起,謝老師應客家電視台邀約製作『遊客家搞科學』節目,開始到全台灣的客家庄作田野調查,他告訴我們,『客家生活中許多物品與生活模式,包括農具、童玩、染布、醃製、秤量…..等,都有先人的經驗與智慧,裡頭也處處可見科學!』

客家館內的展品大多都已經被製作成節目,前半部是達人解說與製作,後半部則是科學老師針對原理設計實驗,『如果想更了解這些展品其中的科學,可以看遊客家搞科學!裡頭的每一集都是很棒的教案呢!』

 
『老祖宗的創造發明裡頭處處可見科學,內容涵蓋了數、理、化、生、地等學科!』

參觀時間有限,除了龍骨水車之外(謝迺岳老師客家文物館參訪記(1)~龍骨水車),這兒只分享當日走馬看花幾個印象較深的展品。(因為我更有興趣的是謝老師的玩具館!)


這個是啥?編織得巧妙,不是網球拍.....那是什麼拍?

這玩意是用來打棉被的, 『正面~利用慣性可以拍打棉被,』謝老師開玩笑說,『反過來~可以用來打孩子!』


這個又是啥?比起叉子大一號,是拿來扒土的農具嗎?

原來~是用來扒油飯,平常的飯匙是片狀扁扁的,這個玩意是用來扒油飯,可以讓飯變得鬆鬆的。(想想,科學點在哪?如果是理化老師,要如何將這個玩意兒切入教學?看寺尋常小物,卻可處處見科學。)


最有趣的就是這個!猜猜~撈魚嗎?舀水嗎?

都不是,它是用來撈蟲,叫做"秧苗除蟲器",可以用來抓稻田小蟲,撈呀撈~最後翻過來把蟲蟲倒出來餵鴨!


至於這個,超長桿秤!利用槓桿原理製成。

這麼大,拿來秤魚秤雞未免大材小用,它可以用來秤稻穀或豬隻。


特別的是,尾端有玄機,原來秤桿是空心的,打開裡頭倒出一堆鉛粒。

為什麼要這麼做?鉛粒的作用是什麼?這些鉛粒,會不會是像天平的校準螺絲一樣,是為了要在使用前歸零用的?還是利用鉛粒的增減,彈性調整秤量的最大值呢?但,卻有這麼一說,『以黑心的角度看,這樣方便商人做手腳,依需要調整鉛粒數目或重心位置(前一點、後一點),就能使得秤出的數值不準確呢!.』

細細探訪將會發現,這些與生活有關的『實作型的智慧結晶』,雖然談不上是熱門『高』科技,只能算是『中等』科技,但是呀,只要我們多用心......

 
看似生冷的科學教育,會因為結合了文化,而增添更多溫暖呢!

 

分類:自然領域與研習心得 2011/03/04 06:47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96.01.10~台中市47屆科展研習 能參加研習真的很幸福,不用上課、有人代課,還可以聽取他人經驗,很珍惜學習的機會! 忠孝國小張明容老師74歲了,他是台中科

SPET教育創意二百五!第一屆科學美食同好會 紀錄 紀錄第一屆SPET(super power eating teacher)教育創意二百五。

96.05.23~自然領域教學研究會 這次會議主要目的是討論新生自編教材。桌上展示每位老師提供的資料,大家先行翻閱,再請提供者進行說明。 鄭淳波老師提供一份完

謝迺岳老師『創意教具DIY』 這是我第一次與謝老師的接觸,因為我的心得與部落格,使他對我產生印象。後來帶著我參與他的節目~遊客家搞科學,因而結下與科學節目的緣。而我也成為他口中的"台中市樁腳"!

96.12.12自然領域校內研習(第三場):『物理教學小道具』 自然領域校內研習(第三場) 時間:96.12.12(三)下午第一節 主題:『物理教學小道具』 分享者:翠伶~修慎~ 修慎

SPET教育創意二百五!第三屆科學美食同好會 2020.11.22@仁愛自造中心 SPET教育創意二百五!第三屆科學美食同好會 2020.11.22@仁愛自造中心

隨機好文

乾的沙濕的沙 帶小孩玩沙,他們發現:乾沙濕沙顏色不一樣...

光與色~指上型LED手電筒 小小的指上型LED手電筒,有許多顏色,它也有科學嗎?

火焰與駐波之舞~魯賓斯之管(Rubens’tube) 裝置被稱為魯賓斯之管(Rubens’tube)。在一根長管子上面固定距離鑽一排小孔,當音樂播放時,一排小火焰就會跳躍,隨音樂變化

進入轉動與力矩單元的課本小活動 搭配N版課本的warm up,來做個小活動。很欣賞這個設計,藉由隨手可以做的小活動,讓學生體會轉動。

[scratch新手] 我的作品~從排紅磚開始變化(2) 親子小遊戲~黑白棋與五子棋(分身、重複、造型切換) 利用排紅磚概念做個簡單的類圍棋遊戲,當成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