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452

96.06.06~『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設計競賽』研習活動

2007.6/6參加科學教育館所辦的研習活動,目的是宣導『中小學老師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設計競賽』,邀請三位去年得獎老師分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4116

分享連結 96.06.06~『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設計競賽』研習活動 @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最後編修
2019-12-27 21:04:01 By zfang
 

2007.6/6參加科學教育館所辦的研習活動,目的是宣導『中小學老師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設計競賽』,邀請三位去年得獎老師分享教學設計成果與經驗交流。同行的還有修慎與如玉(本校自然與數學領召),這是一場很有收穫的研習活動,我看到了活力與熱情。 

(一) 這是一個適合團隊參加的比賽,高雄市港和國小、台北市永安國小,這二組都是團隊,總覺得國小老師比較團結?每回參加研習都覺得他們好有動力。這個年代強調團隊合作~激發創意點子、激盪火花。

港和國小鄭老師提醒大家:『分工不要計較太多,有人作多有人作少,若團隊開始計較便會瓦解,重點是共識!』參加比賽會不斷激發自己源源不絕的動力,發展創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二)台中縣長億高中林宣安老師:聞名已久,此次是第一次見到,果然是power教師,他以時間為主軸談『電』的科學史,搭配自製教具,設計教學活動,獲得去年優等。他的許多分享都讓我心有戚戚焉,猛點頭並做筆記。 

    

……『去教學生欣賞一場比賽,比教他們成為國手更有意義。』自然科學也是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理化老師,不能讓學生認為自然科學只是『原理計算』,還要加入『生活』,要讓學生知道國中理化課程學到的東西是日常生活可用的。若學生發現動手作小教具好像也不複雜,會更感興趣。因此他設計許多科學教具,把這些教具帶到課堂上,以『實驗融入教學』進行課程活動…… 

投入在物理教具的開發的他也是化學系出身,他告訴大家:『要多作讓自己有活力的事,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很認真在教。』當然他會羨慕其他人有團隊,獨立奮戰真的很辛苦,國中限制多,因為要考慮成績、進度,設計太多教學活動會變成壓力,林老師保證他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會喜歡上課,期待作實驗~但無法保證成績會增加……

他們參賽原因都相同:並非因比賽而作,而是本來就在作的東西,『反正都在作了,就留下紀錄,順便參加比賽!』得獎秘訣:『模仿加創新,用心加分工』 


∣2007年06月14日 (Thu) 20:20:18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參加2008物理教學與示範研討會心得 參加了今年的物理教學與示範研討會 (在彰師大),在阿簡的生物筆記中,有對於二天研討會內容的完整紀錄(2008物理教學及示

96.10.24自然領域校內研習(第一場)心得與檢討 自然領域校內研習(第一場) 時間:96.10.24(三)下午第五節 主題:『以CO2為主題的科學小玩意』 分享者:莉芳

[輔導團活動]109學年度輔導員公開課李俊穎老師公開課(中港高中2021/03/21) 109學年度輔導員公開課李俊穎老師公開課(中港高中2021/03/21) 說課 【教學目標】 透過影片觀察,讓學生能夠發

謝迺岳老師『創意教具DIY』 這是我第一次與謝老師的接觸,因為我的心得與部落格,使他對我產生印象。後來帶著我參與他的節目~遊客家搞科學,因而結下與科學節目的緣。而我也成為他口中的"台中市樁腳"!

Edu-Buffet課程分享~校園定向運動融入科學探索闖關遊戲 這篇簡介我在Edu-Buffet課程流動心饗宴新課綱教學的分享,「校園定向運動融入科學探索闖關遊戲」活動設計與花絮。

探究式教學~阿簡的生物不簡單!研習心得 上週在彰師大一場很奇妙的資優教學研討會中遇見阿簡。他受邀分享在資優班探究教學的成功經驗,我則是分享(?)在台中與高雄二個

隨機好文

乾的沙濕的沙 帶小孩玩沙,他們發現:乾沙濕沙顏色不一樣...

功與能的簡易動手做~吸管吹箭與做功 我的活動習慣是完全開放,略講大致方法,其餘由他們自己試。根據經驗,不是那麼容易就成功的活動可以玩比較久,也會讓學生有挑戰性。

投影小時鐘 看到王大胖介紹一個股東會紀念品~多功能開瓶罐器(他的文章內容很豐富,值得推薦),好生羨慕。自己好久沒有去兌換股東會紀念品

多出的一秒鐘~閏秒(Leap second) 2017.01.01上午 08:00將會多一秒喔!

腐朽的年輪 在海邊的木橋上看到不一樣的年輪,海風加速風化,年輪的紋路與刻痕變得有立體感, 腐朽的程度各異,橫面縱面產生豐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