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608

[輔導團資料] 106.05.05分區巡迴輔導第六場(沙鹿國中場次)107課綱宣導與跨科探究教學共備

單純輔導團工作記錄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122

分享連結 [輔導團資料] 106.05.05分區巡迴輔導第六場(沙鹿國中場次)107課綱宣導與跨科探究教學共備@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7-05-18 13:46:03 最後編修
2017-05-18 12:03:05 By zfang
 

自動目錄

106.05.05,同一天分別在中港高中與沙鹿國中進行第五場次、第六場次的分區巡迴輔導。

本年度分區巡迴輔導的主要分享內容為107課綱宣導與課綱導讀。

中港高中場次由鍾昌宏老師主講,沙鹿國中場次由林宣安老師主講。

這篇紀錄沙鹿國中場次,由大甲國中黃馥鵑老師、光正國中許淑娟老師、福科國中何莉芳老師協助。

 

第一階段,進行課綱宣導

當天宣安老師有事,由何莉芳老師上場。

相關檔案連結:

  1. 107課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發布版
  2. 107課綱/國民中小學及普通型高中-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3. 107課綱/國民中小學及普通型高中-科技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4.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Q&A
  5. 國家教育研究院 范信賢主任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總綱解析與實施準備
  6. 中正大學 林永豐教授   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核心素養與十大基本能力

整理後的內容下載:

  1. 自然領綱(國中物理化學科學習內容說明).pdf
  2. 自然領綱(國中生物科學習內容說明).pdf
  3. 自然領綱(國中地科內容說明).pdf
  4. 自然領綱(國中跨科議題舉例).pdf
  5. 課程變動整理.docx
  6.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發布版.pdf
  7. 國民中小學及普通型高中-科技領域課程綱要草案.pdf
  8. 國民中小學及普通型高中-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草案.pdf

第二階段,共備

未來的國中國文,每學期將增加至少三篇的「自學課文」。國中數學也將學習用計算機計算開根號、三角函數等複雜的數學式。國中科技課要上程式設計。自然科新增的「探究與實作」,更要跨科學習,更貼近生活。配合領綱,進行跨科課程設計與探究教學共備,由大甲國中黃馥鵑老師、光正國中許淑娟老師主持。

分區巡迴輔導參考議題

Q1.超額的困境與各校做法交換。

Q2.生活科技出走~跨科跨領域與配課,生物老師教理化?理化老師上生科?

Q3.生活科技大熱門,會朝第二專長發展嗎?

Q4.協同教學、探究實驗、跨科議題

Q5.搶彈性時數!!

Q6.只剩3節課,教得完嗎?哪些內容有增刪?

Q7.提到教材,抽掉之後的空洞~目前教科書的編排順序,覺得哪些順序是可以調整的?有沒有大刀闊斧重組的想法。可以怎麼整合?

Q8.實驗探究怎麼上?大型實驗?微型實驗?

Q9.考試領導教學?還是教學改變考試?考試如何考?校內開始改變!有哪些作法?

Q10.課綱目前還是草案,有什麼想法也請提出建議。(書面建議)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好影集~趣味科學影片 『怪頭博士』(怪頭博士理化教學索引 ) 剛教書時很喜歡的科學影片,到了現在,還是覺得它很棒,以下是2005整理的。

迷你肯特管(下) 科展分享心得與迷你肯特管實作 2014.10.17上午,在熟悉又陌生的福科視聽教室(會議室)進行一場全市科展指導經驗研習活動。『為何而來? 為誰而戰?

「輔導團紀錄」國中自然團到校服務(東峰國中2019.09.27) 輔導團活動紀錄

「教師運算思維推動計畫」研習紀錄3/3(Day 3) 承前篇http://zfang.zipko.info/1135.html,這是我參與開放硬體與scratch的研習的紀錄

96.01.03~『衆樹歌唱』的研習 96.01.03參加『衆樹歌唱』的研習,參與的多是國小老師,出席老師可獲得一份豐富的教材。『衆樹歌唱』是一部以「樹」為起

科學動手做與我的科學小玩意 前言:受邀爲台中市自然領域分享一場研習,這篇文章是紀錄自己971022在立人國中的研習活動~關於『動手做』且以老師為對象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針孔成像與暗箱攝影 18世紀的風景畫,流行用『暗箱』一種工具。它的原理其實就是針孔成像...

油水不互溶~彩色小珍珠 這個彩色小珍珠實驗利用過期的油與食用色素『油水不互溶』與『密度』的觀念,簡單又漂亮。

不只是『立竿見影』~我在德國的日晷映像 相片是2005年暑假去德國旅遊時拍攝的,將我所看見的日晷整理如下,當時只覺得日晷很漂亮,沒想到其中學問大~

氣泡不見了?當汽水遇到冰塊 為什麼把不冷的汽水倒入裝冰塊的玻璃杯,二氧化碳氣體一下子就散失了?

體感溫度與溫度溼度計 第一次看到這種體貼的溫濕度計,在溫度濕度紅色交會區顯示會有食物中毒的危險。溫度高,濕度高,就容易孳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