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466

謝迺岳老師客家文物館參訪記(1)~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是傳統農業社會灌溉作物的工具,利用齒輪帶動串聯的刮板,產生連續動作,沿斜面引水向上,是中國人在二世紀的智慧發明。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301

分享連結 謝迺岳老師客家文物館參訪記(1)~龍骨水車@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7-06-14 14:10:14 最後編修
2017-06-14 14:09:05 By zfang
 

『台灣地狹人少,要能在國際上與人接軌競爭並不容易,』 謝迺岳老師曾這麼說過, 『科學人人會做,若能將科學設計與傳統文化結合,便有機會與人比較!甚至~我們的創意更優質!』

許多科學人都知道謝迺岳老師與原住民文化有深刻的關係,除了原住民文化,其實客家生活裡的衣食住行也處處可見科學。謝老師早已將科學與客家文化相結合,除了透過遊客家搞科學的節目外,並提供收藏的客家文物,在新竹高峰國小設置"客家文物館"。(目前~他的收藏經整理展示,已經布置了五個展館,位於高峰國小的是玩具館、客家館與原住民館)

今年寒假,便參觀謝老師的客家文物館。原本陌生的展品,在謝老師的說明之下,變得有趣許多。

除了客家特有的飲食之外,古早農具也吸引我這個鄉巴佬,在金屬機械取代木製的年代,保留這些古早文物顯得格外有意義。


地上有一架迷你的木製龍骨水車,吸引我的注意。


撥水板的接合處,並沒有使用金屬釘子,部分卡榫已經脫落。

龍骨水車是傳統農業社會灌溉作物的工具,利用齒輪帶動串聯的刮板,產生連續動作,沿斜面引水向上,是中國人在二世紀的智慧發明。不僅乾旱時能引水向上,積水時也能做為排水工具,將低窪地積水清除。關於龍骨水車的科學原理,請見之前文章:引水上流的龍骨水車 。從早期梯田引水的實用農具,到目前龍骨水車已經成為博物館級的收藏品了。

對於龍骨水車感到熟悉,是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參與科學節目的主題(客家台的遊客家搞科學)。拍攝之前,對龍骨水車是陌生的。錄影現場(小叮噹科學園區)雖然有龍骨水車展品,但那裡擺的是塑膠加金屬的機械,並結合現代的腳踏車為動力,感覺上與傳統,或著說是古色古香差很大。


手邊也有一個超迷你的龍骨水車模型(玩具?),在跳蚤市場找到的。


用橡膠繩穿過一片片的撥水板。


模型畢竟是模型,雖然可以動,但搖著轉著~卻是常常會卡住呢。

至今尚未得緣見過古色古香且實際能用的龍骨水車,仍一直惦念著,希望有一天能帶孩子趴趴走尋訪科學,在青青稻田畔,看到木製龍骨水車引水向上,瞧瞧老祖宗的科技發明有多厲害!


科博館雖然也有木製龍骨水車,但它是不會轉動的"展品"。


帶孩子湊近觀看時,發現水車上面有一個帶斗笠的人在踩踏著!


原來~這是假人,在昏暗的燈光下,猛一見~還真的會被嚇到呢!

 

 

分類:自然領域與研習心得 2011/02/24 10:18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雲為什麼是彩色的?遇見火彩虹(環地平弧) 意外地看到了有著紅橙黃綠藍子的彩虹雲,它是什麼?虹彩雲?還是火彩虹(環地平弧)?

煮飯電鍋也有學問? 週末回鄉下,洗碗時赫然發現:煮飯電鍋的內鍋居然已經損壞,甚至還可以剝下一層『皮』~心中暗叫不妙:『哇~鐵氟龍內鍋一旦破損

困擾也能變發明~魔鬼粘 從讓人困擾的種子變身讓人方便的發明

吾家有女初長成~好彩頭怎麼扯上蒸散作用? 在三個氣球布置的拱門上,分別掛上蔥、芹菜與蘿蔔。蔥、芹、蘿蔔(菜頭)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

用科學方法去解釋『靈魂出竅』? 寫完前一篇不久,就出現相關的報導,用科學方法去解釋『靈魂出竅』。物質與能量;硬體與軟體;肉體與靈魂>以前常常疑惑的

廁所標誌與凸透鏡成像 這樣特別的廁所指標,透過投影的方式使餐廳整體氣氛不會受到影響,反而增加趣味。

隨機好文

嘴開開,傻楞楞~輕鬆一下 無聊小玩意,輕鬆一下

光與色~指上型LED手電筒 小小的指上型LED手電筒,有許多顏色,它也有科學嗎?

眼花撩亂~萬花筒實驗 『想想~三面鏡子其中之一夾角為45°的萬花筒,得到的圖案會是什麼形呢? 』

進入轉動與力矩單元的課本小活動 搭配N版課本的warm up,來做個小活動。很欣賞這個設計,藉由隨手可以做的小活動,讓學生體會轉動。

葉面上的小寶寶 ~蕾絲姑娘落地生根 這回,看到的不是落地才生根,而是『葉還未落地,小葉芽就先準備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