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557

謝迺岳老師客家文物館參訪記(1)~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是傳統農業社會灌溉作物的工具,利用齒輪帶動串聯的刮板,產生連續動作,沿斜面引水向上,是中國人在二世紀的智慧發明。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301

分享連結 謝迺岳老師客家文物館參訪記(1)~龍骨水車@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7-06-14 14:10:14 最後編修
2017-06-14 14:09:05 By zfang
 

『台灣地狹人少,要能在國際上與人接軌競爭並不容易,』 謝迺岳老師曾這麼說過, 『科學人人會做,若能將科學設計與傳統文化結合,便有機會與人比較!甚至~我們的創意更優質!』

許多科學人都知道謝迺岳老師與原住民文化有深刻的關係,除了原住民文化,其實客家生活裡的衣食住行也處處可見科學。謝老師早已將科學與客家文化相結合,除了透過遊客家搞科學的節目外,並提供收藏的客家文物,在新竹高峰國小設置"客家文物館"。(目前~他的收藏經整理展示,已經布置了五個展館,位於高峰國小的是玩具館、客家館與原住民館)

今年寒假,便參觀謝老師的客家文物館。原本陌生的展品,在謝老師的說明之下,變得有趣許多。

除了客家特有的飲食之外,古早農具也吸引我這個鄉巴佬,在金屬機械取代木製的年代,保留這些古早文物顯得格外有意義。


地上有一架迷你的木製龍骨水車,吸引我的注意。


撥水板的接合處,並沒有使用金屬釘子,部分卡榫已經脫落。

龍骨水車是傳統農業社會灌溉作物的工具,利用齒輪帶動串聯的刮板,產生連續動作,沿斜面引水向上,是中國人在二世紀的智慧發明。不僅乾旱時能引水向上,積水時也能做為排水工具,將低窪地積水清除。關於龍骨水車的科學原理,請見之前文章:引水上流的龍骨水車 。從早期梯田引水的實用農具,到目前龍骨水車已經成為博物館級的收藏品了。

對於龍骨水車感到熟悉,是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參與科學節目的主題(客家台的遊客家搞科學)。拍攝之前,對龍骨水車是陌生的。錄影現場(小叮噹科學園區)雖然有龍骨水車展品,但那裡擺的是塑膠加金屬的機械,並結合現代的腳踏車為動力,感覺上與傳統,或著說是古色古香差很大。


手邊也有一個超迷你的龍骨水車模型(玩具?),在跳蚤市場找到的。


用橡膠繩穿過一片片的撥水板。


模型畢竟是模型,雖然可以動,但搖著轉著~卻是常常會卡住呢。

至今尚未得緣見過古色古香且實際能用的龍骨水車,仍一直惦念著,希望有一天能帶孩子趴趴走尋訪科學,在青青稻田畔,看到木製龍骨水車引水向上,瞧瞧老祖宗的科技發明有多厲害!


科博館雖然也有木製龍骨水車,但它是不會轉動的"展品"。


帶孩子湊近觀看時,發現水車上面有一個帶斗笠的人在踩踏著!


原來~這是假人,在昏暗的燈光下,猛一見~還真的會被嚇到呢!

 

 

分類:自然領域與研習心得 2011/02/24 10:18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從引擎的「口罩」簡單談摺痕 引擎也要口罩?它長得什麼模樣?

弓與箭(1) 箭羽與鳥羽 在弓箭製作上,是會選擇特定部位的羽毛來做為箭羽,而且不同的箭是會用不同種的鳥羽喔。

梨子也要美白?水果套袋與遮光窗簾 不少套袋都是雙層,套袋的外銀內黑也有學問 外層銀色可以將光反射,減少輻射,內層黑色則能遮光。

六六大順~談蜂巢結構與正六邊形 談到正六邊形就常讓人想到蜂巢,『為什麼是蜂巢正六邊形?』人類對於蜂巢的結構,驚奇連連!

老廠房隨處遇科學~水塔、避雷針、通風塔與U型管 這天帶著相機,站上附近的天橋,去窺探這間老廠房,也找尋一些耐人尋味的科學點。

速食店裡玩科學~孩子與謝迺岳老師的科學互動 11月某個星期五晚上,接到謝迺岳老師的電話,隔日他要在嘉義北興國中進行三小時演講,邀請我帶孩子去一塊玩,分享他最新設計的

隨機好文

2012日偏食~ 利用電鍋蒸盤針孔成像觀察日偏食 記錄2012/5/21在家帶小孩做的日偏食觀測

讓光線轉彎~光纖玩具 這是常見的光纖玩具,像是半透明的塑膠線,點亮它會看見每一根細絲的前端,均會發出光點。

真菌附身!非動物非植物的冬蟲夏草 並非所有被真菌寄生的昆蟲都稱為冬蟲夏草,中醫裡的冬蟲夏草專指

[scratch新手] 從排紅磚開始變化(1) 發牌與隨機花色發牌(分身、重複、清單) 從排紅磚開始,慢慢加入一點變化,隨機花色發牌,讓scratch新手的我想了好久

[在scratch發現與學習] 迷宮遊戲切換關卡的三種方法 帶學生製作迷宮遊戲發現,要切換關卡有好多注意事項,這是學生常見的問題,所以就記錄下來。